北京:超99%小學生和初中生家門口上好學
霍營地鐵站往東(dong) ,一條在地圖上還沒有正式命名的小路兩(liang) 側(ce) ,一邊是綠色的圍擋,裏麵挖掘機、吊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另一邊是上個(ge) 月剛投入使用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昌平學校,校園裏書(shu) 聲琅琅。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昌平學校的一年級新生正在上課
這所公立校由人大附中與(yu) 昌平區教委合作建設,是一所涵蓋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十二年一貫製學校。目前啟用的是小學部,除了新入學的5個(ge) 一年級班,之前在外借址辦學的4個(ge) 二年級班也搬回來了,還有初一年級的2個(ge) 班暫時在這裏上課。每天上下班,該校初一年級組長劉璐都會(hui) 望一望對麵的工地,建成後那裏將成為(wei) 學校的中學部。她常笑著跟人介紹:“我們(men) 會(hui) 有體(ti) 育館、遊泳館,還會(hui) 有一個(ge) 標準的400米跑道,一切都會(hui) 和夢裏的一樣。”
“夢”,是在人大附中昌平學校采訪時聽到最多的一個(ge) 詞。二年級學生家長何鵬細數他心中“好學校”的標準:“老師不告狀;孩子學會(hui) 了見人主動打招呼,還會(hui) 提醒我關(guan) 注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第一次開家長會(hui) ,老師說‘好習(xi) 慣的養(yang) 成,比成績更重要’。這些學校都做到了,跟我夢想的一樣。”
走進校園,處處透著溫情。綠油油的草坪上,學生和老師三五成群地做著遊戲。教學樓裏,一層通往二層的樓梯扶手被設計成小書(shu) 架,圓形棉墊兒(er) 整齊地摞在一旁,學生可以自由享受閱讀樂(le) 趣。辦公室裏,年輕老師王爽正在備課,手邊的參考資料是人大附中資深老師“壓箱底”的經驗——“寫(xie) 字時,身正肩平腳放地”“教孩子識字寫(xie) 字,更要關(guan) 注他們(men) 握筆姿勢”。
點滴間,優(you) 質教育資源精準“灌溉”,助力教育薄弱地區快速升級。
“以前家門口可沒有這麽(me) 好的學校。每年七八月份總有鄰居拖家帶口地往城裏搬,都是為(wei) 了孩子上學。”謝冰的兩(liang) 個(ge) 孩子都在人大附中昌平學校就讀,大兒(er) 子上初一,小兒(er) 子上小學二年級。她心裏有本賬,大兒(er) 子原來在西城區上小學,擁有一個(ge) 人人豔羨的好學位。“但是小學六年,孩子每天早上6點準點出門,否則就會(hui) 遲到;下課後不能參加課外活動,否則遇到晚高峰,到家就晚上8點多了。整個(ge) 過程,我們(men) 也焦慮過,在取舍間不停徘徊。”
“聽說新學校落地回天地區,又有人大附中護航,我們(men) 下定了決(jue) 心——家門口上學。”謝冰說,“現在就是夢想照進現實。孩子步行十多分鍾到學校,放學後終於(yu) 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成績也挺好。”
和她一樣,最近5年,越來越多的回天家長敢做“夢”了,因為(wei) 一個(ge) 又一個(ge) “教育夢”正在他們(men) 眼前實現。
11所海澱區和西城區的優(you) 質學校組團結對回天地區中小學。中關(guan) 村第二小學與(yu) 昌平區天通苑小學就是其中一對。中關(guan) 村二小校長楊剛說,幫就要真幫,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天小最需要什麽(me) 。經過調研和溝通,我們(men) 發現,天小教師隊伍很年輕,急需提升教師基本功,所以達成了以“教師專(zhuan) 業(ye) 成長與(yu) 自我提升”為(wei) 核心的三年合作方案。
西城區與(yu) 昌平回龍觀地區的學校(幼兒(er) 園)開展合作辦學,將其納入“第十二學區”。西城區的執行校長、骨幹教師等優(you) 質師資送上門,該區戶籍適齡兒(er) 童都可優(you) 先免試就近入學。
天通苑南街道中心幼兒(er) 園等13所普惠幼兒(er) 園移交使用,保教費由原來的每月最高6800元,降到了每月不超過750元;清華附小成誌幼兒(er) 園開園了;清華附小昌平學校天通苑校區(北校區)投入使用……“回天三年行動計劃”涉及教育項目32個(ge) ,總投資約23.1億(yi) 元,建成後將增加學位1.9萬(wan) 個(ge) 。到今年底,該計劃涉及的17個(ge) 教育項目將完工,累計增加學位6780個(ge) 。
還有更多美好的夢想在未來等待。人大附中昌平學校校長秦金森經常去學校二期工程的工地看一看。他說:“這將是一所擁有36個(ge) 班的完全中學,提供近1500個(ge) 學位。”
更令人驚喜的是,“回天教育升級模式”正在本市很多地方推廣。市教委說,“十三五”期間,本市不斷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政府統籌,擴大優(you) 質教育資源覆蓋麵,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基礎教育城鄉(xiang) 間、區域間、校際間的發展差距不斷縮小,全市基礎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新態勢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全市集團化辦學覆蓋學校1400多所,達到全市學校的70%以上。全市有各類教育集團199個(ge) ,學區131個(ge) ,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小學校納入學區製管理。
5年間,一張教育新地圖就這樣一點點鋪陳展開。今年,本市小學、初中就近入學比例雙超99%。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這100個職業全國最缺人!快看有沒有你想幹的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詳細] -
中消協發出警示 “校園貸”又出現新騙局
“校園貸”再現新騙局,改頭換麵挖陷阱專坑大學生。今天上午,中消協發出消費警示,提醒學生“擦亮”雙眼,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詳細] -
大數據揭秘:9所中國頂尖大學畢業生都去哪了?
教育部今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曆史新高。如此龐大的畢業生群體離開校園,他們的去向越發引人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