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破除“重智輕德”呼喚新德育
10月24日-25日,全國新教育實驗第二十屆研討會(hui) 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feng) 區舉(ju) 辦。此次研討會(hui) 主題為(wei) “新時代,新德育”。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shu) 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發起人朱永新在主旨報告中指出,新時代呼喚新德育,新德育的人才培養(yang) 目標,應該適應新時代的人才培養(yang) 需求,培養(yang) 具有人類關(guan) 懷精神、國際理解意識、本土文化情懷、專(zhuan) 業(ye) 知識技能的公民。
朱永新認為(wei) ,當今中國正處在經濟體(ti) 製深刻變革、社會(hui) 結構深刻轉型、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時期。我國社會(hui) 的公民道德建設在取得積極成就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如拜金主義(yi) 、享樂(le) 主義(yi) 、極端個(ge) 人主義(yi) 現象仍然比較突出。有些社會(hui) 成員的道德觀念模糊乃至缺失,是非、善惡、美醜(chou) 不分,見利忘義(yi) 、唯利是圖、損人利己、損公肥私、造假欺詐、不講信用的現象久治不絕,突破了公序良俗底線,妨害了人民幸福生活,傷(shang) 害國家尊嚴(yan) 和民族感情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在朱永新看來,我國的德育教育出現問題,究其原因,在於(yu) “人學空場”“重智輕德”“言行分離”3個(ge) 突出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jue) 。
朱永新說:“受考試評價(jia) 、社會(hui) 評價(jia) 的影響,許多學校把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智育,即提升學生統領知識的智慧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上。而且,在智育過程中,作為(wei) 媒介的知識還遠遠沒有走向智識,走向智慧。‘重智’往往停留在‘重知’甚至‘重分’上,許多學校把最重要的培養(yang) 人格的事情放在一邊,而把知識學習(xi) 放在核心,這和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馳。”
“針對這些問題,新教育人提出了自己的新德育理念,這就是以立德樹人為(wei) 根本任務,以培育具有中國精神、世界胸懷的公民為(wei) 目標,基於(yu) ‘私德、公德和大德’3個(ge) 維度,以新教育道德人格圖式為(wei) 指導,以‘十大行動’為(wei) 路徑,引領師生明德至善,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活動。”朱永新說。
朱永新指出,新德育創造性地發展了中國傳(chuan) 統德育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提出了明明德(私德)、新民(公德)和至善(大德)的三維道德結構,以及修身、齊家、為(wei) 公、治國、平天下的新修齊治平五目德育內(nei) 容。
此外,朱永新表示,新德育遵循價(jia) 值性、主體(ti) 性、實踐性、情感性的德育原則,並且通過提高研發新德育卓越課程,重建德性生活;建設新德育學校文化,描畫人生底色;開展新德育特色活動,豐(feng) 盈道德體(ti) 驗;落實“底線加榜樣”的新教育管理鐵律,促進德性生長;構建家校社政協同共育的格局,完善德育生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農耕教育不是成績表上的一個分數
近期,中國青年報社社調中心一項調查顯示:98.0%的受訪者支持學校開展農耕教育。從現實來看,當下學校開展農耕教育,至少需要跨越三重障礙。[詳細] -
技能教育在雪域高原結碩果
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20多年來,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被視為非常直接且成效明顯的扶貧方式,許多西部貧困農牧民家庭因此而改變了命運。[詳細] -
十八軍子弟代表團走進拉薩市第一小學
近日,在西藏自治區教育廳、拉薩市教育局、拉薩城關區教育局的共同組織下,拉薩市第一小學迎來了一批尊貴的客人——“十八軍子弟代表團”。[詳細] -
那曲市“七五”普法工作邁上新台階
那曲市市直各單位、各縣(區)均聘請兼職普法講師負責領導幹部、機關單位工作人員日常法治宣傳和法律知識授課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