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更名十年首師大附小為“高參小”提供範本

劉佳 發布時間:2020-11-03 09:59:00來源: 中國網

  2010年,“高參小”還是“首都教育詞典”上的生僻詞,不為(wei) 人所熟知。彼時,海澱區四季青中心小學卻已經先人一步,搭上高校支持辦學的快車,開啟了自己的“B麵人生”——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從(cong) 此,承辦柳明校區、承辦玉泉校區、建立九年一貫製學校……兩(liang) 校三址的集團陣容逐步形成,海澱教育的新名片、“高參小”項目的成功經驗,成為(wei) 首師大附小的新晉關(guan) 鍵詞。10月31日,“十年征程 真心育人”——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建設十年、首都師範大學附屬玉泉學校建設五年研討活動舉(ju) 行,業(ye) 內(nei) 教育專(zhuan) 家、同行齊聚一堂,共享成功心得。

  研討會(hui) 由四部分組成,分別為(wei) 《親(qin) 密十年》《真心育人》《專(zhuan) 家點評》和《領導講話》。首師大附小分享10年辦學經驗,並以德育展演的方式向與(yu) 會(hui) 嘉賓展示了學校的立德樹人成果。首師大校長孟繁華指出:附小的跨越式發展主要得益於(yu) “大學、小學協同發展機製”的創新,源於(yu) “多重攜手 敢為(wei) 人先”的魄力和“高參小項目”的驅動引領。附小今後的發展,要在總結以往成功合作經驗的基礎上,樹立“教育供給新思維”,大膽改變傳(chuan) 統的以學科為(wei) 主的供給模式,代之以基於(yu) “立德樹人”為(wei) 統領的全方位的教育資源供給模式,滿足學生動態變化的需求,從(cong) 而形成更高層次、更優(you) 水平的教育供給。


首師大附小校長宋繼東(dong)

  首師大附小更名十年,為(wei) 區域教育發展的貢獻也不可小覷。海澱區教委副主任吳謹代表兩(liang) 委進行發言。她在發言中肯定了首師大附小集團為(wei) 地區教育、海澱教育作出重大貢獻,並以“童心教育”的構建和實施,為(wei) 孩子們(men) 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教育生活,為(wei) 學生全麵而有個(ge) 性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童心教育”這個(ge) 平台,使大學和小學找到了合作辦學的文化認同,成為(wei) 大小攜手、共同建設一所好學校的重要基礎。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陳東(dong) 升、首都師範大學校長孟繁華、首都師範大學副校長楊誌成、海澱區教委副主任吳謹、四季青鎮鎮長薛飛飛,以及海澱區兩(liang) 委主要領導及科室領導、首師大主要領導及初教院、教師教育學院等領導和專(zhuan) 家,學校周邊部隊、社區領導,部分中小學、幼兒(er) 園校長、園長,學校家長代表等近200人現場參會(hui) 。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