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再回應“大中小學春秋假”:完成教學任務前提下 由各地安排
央廣網北京10月3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dong) 省旅遊協會(hui) 會(hui) 長黃細花曾在去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提出關(guan) 於(yu) 落實大中小學春假、秋假的建議,她建議將春假設立在“五一”前後、秋假設立在“十一”前後,假期可以設計為(wei) 10至15天,配合推動職工帶薪休假,以便父母帶著孩子旅遊度假。
那麽(me) ,大中小學是否可以增設春秋假期?教育部近日再次回應表示,在完成教學任務前提下,由各地安排。目前,大家普遍對大中小學放春秋假持積極態度,但專(zhuan) 家也表示,在具體(ti) 落實過程中,與(yu) 之配合的職工帶薪休假是難點,大學增設春秋假最具備條件。
教育部近日通過官網公布了對於(yu) “增設大中小學春秋假期,建立錯峰休假製度促進旅遊業(ye) 均衡健康發展”的建議答複情況。教育部指出,在保證開足開齊國家規定課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學任務和教學時長的前提下,學校放假時間包括春秋假時間由各地、高等學校結合實際作出具體(ti) 安排。
黃細花曾在2019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提出關(guan) 於(yu) 落實大中小學春假、秋假的建議,她建議將春假設立在“五一”前後、秋假設立在“十一”前後,假期可以設計為(wei) 10至15天,配合推動職工帶薪休假,以便父母帶著孩子旅遊度假。教育部在2019年11月份也曾就此作出過回應表示,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在深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適時出台相關(guan) 政策規定。
記者31日下午采訪了黃細花代表,她說,提出這樣的建議,主要是考慮到季節因素。“寒假的時候,一般很多是要回老家的,因為(wei) 過年。暑假的時候,因為(wei) 天氣比較熱,然後經常會(hui) 有暴雨、台風,而秋天跟春天這兩(liang) 個(ge) 季節是特別舒服的,大中小學孩子們(men) 一定要走出房門,走向大自然,去親(qin) 近大自然,不隻是擠在寒暑假。是出於(yu) 這方麵的考慮,提出這個(ge) 建議的。”黃細花說。
教育部表示,我國基礎教育實行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體(ti) 製,中小學課程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管理,考慮到各地和學校的地域特點、辦學條件等存在一定差異,地方和學校依法享有合理而充分的教學管理自主權。
其實,我國個(ge) 別地區大中小學已有放春秋假的先例。自2004年起,杭州市中小學在全國率先進行放春、秋假試點。杭州市的具體(ti) 做法是:在每學年總教學時間不變的前提下,將傳(chuan) 統的一學年兩(liang) 學期兩(liang) 假期改為(wei) 一學年兩(liang) 學期四假期,實行春假、暑假、秋假和寒假。
春假時間為(wei) “五一”節前後兩(liang) 周;暑假時間從(cong) 7月中旬到8月底;秋假時間為(wei) 11月的第一周;寒假時間為(wei) 三周左右,即農(nong) 曆除夕前5天和除夕後15天。但今年由於(yu) 疫情原因取消了春假。
除此之外,部分高校也早已試行了春假。比如,中國人民大學、煙台大學,2019年中國人民大學公布的春假和勞動節假期安排為(wei) :4月28日至5月5日放假調休。
而高校設置春假的初衷,是為(wei) 了鼓勵全校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到社會(hui) 一線,腳踏實地考察社會(hui) 。同時,春假在“五一”假期的基礎上形成了固定的假期單元,將放假時間與(yu) “五一”假期錯開,方便師生出行。
一個(ge) 別致的春假,漾動著人心。對於(yu) 春秋假,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支持者說,國外大都是春秋假期,每年有三次假期。假期多,雖然每次放假時間比較短,但可以適當放鬆。特別是對於(yu) 高校學生,實行春秋假可以減輕大學生的學習(xi) 壓力。
也有家長表示無奈,對於(yu) 那種照看孩子有困難的家庭,沒有老人幫忙,特別是雙職工的情況下,孩子放春秋假之後,就給家長造成了困擾。
那麽(me) ,春秋假期到底該不該有?什麽(me) 情況下學校應該放春秋假?如何放假?
廣東(dong) 省人大代表、廣東(dong) 惠州市第十一小學方直分校校長譚文娟表示,從(cong) 學校的角度來說,支持增設春秋假。她認為(wei) ,春秋假放一周左右的時間比較合適。她說:“孩子們(men) 現在在暑假或者寒假,這種出行其實也是比較集中的。如果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在學習(xi) 中間放一個(ge) 星期的假期,那是挺好的。前後的周末加在一塊,實際上就已經有8天、9天了。”
譚文娟表示,增設春秋假基本不會(hui) 影響正常教學工作,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她說:“這樣中途放了假,你可以往前、往後再延一些上課時間,這個(ge) 應該沒問題。不用所有的學校全部集中在這一個(ge) 星期來休春假或者秋假,可以往前一周或往後一周,給大家一定的浮動時間。”
旅遊問題專(zhuan) 家劉思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支持大中小學增設春秋假期。他說:“我覺得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方位的成長,而不隻是依賴課堂、課本的教育,特別對我們(men) 推進素質教育是有很大幫助的。所以教育部如果持一種支持態度,各地來推行春秋假,我覺得是值得鼓勵的。”
但劉思敏也提出,中小學增設春秋假,目前來看,客觀上確實也會(hui) 給部分學生家長帶來一定的困擾,還是需要因地製宜。他說:“因為(wei) 帶薪休假是一個(ge) 艱難的過程。如果是實行春秋假,對於(yu) 那種照看孩子有困難的家庭,沒有老人幫忙,特別是雙職工的情況下,孩子放了春秋假之後,就給家長造成了困擾,這確實是一個(ge) 現實。從(cong) 因地製宜的角度,比如像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dong) 這些發達省份,可能帶薪休假相對落實得比較好的,基礎教育也做得比較好的,我覺得可以大力推進春秋假。有一些中西部地區,農(nong) 村人口占的比重比較大,孩子本身跟大自然的交流比較多,我覺得可能春秋假就沒有那麽(me) 迫切,因為(wei) 他們(men) 已經有了假期。”
教育部在回應中也指出,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年)》規定:“在放假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
據相關(guan) 報道,中國人民大學從(cong) 2004年開始設置春假製度,四川西南航空職業(ye) 學院2019年在放假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4月初放6天春假。劉思敏認為(wei) ,目前來看,大學增設春秋假是最具備條件的。他說:“因為(wei) 大學生是成年人,不需要家長的監護,相對獨立,而且大學本身現在也具備放假的自主權,所以大學是最具備這個(ge) 條件的,應該率先從(cong) 教育部和國家層麵加以鼓勵和推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積極發展職業教育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是寧夏最後一個未脫貧摘帽縣,當地職業教育發展承擔著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任。[詳細] -
職教精準扶貧的“天津之路”
職業教育緊貼時代發展的脈搏,與產業聯係最為緊密,因此職業教育的幫扶離不開區域經濟發展,更離不開行業和企業的支持。[詳細] -
武漢大學百餘新生稻田裏開啟勞動思政課
新學期伊始,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將勞動教育與專業學科相結合,組織150餘名新生來到雜交水稻實驗田,接受首堂勞動教育思政課的洗禮。[詳細] -
朱永新:破除“重智輕德”呼喚新德育
10月24日-25日,全國新教育實驗第二十屆研討會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舉辦。此次研討會主題為“新時代,新德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