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學的種子

毛娜 發布時間:2020-11-09 08:57:00來源: 西藏日報

  “我知道了洗衣粉為(wei) 什麽(me) 能去掉汙漬。”“我知道煙花是怎麽(me) 形成的了。”“我知道恐龍化石是怎樣從(cong) 岩層裏分離出來的了。”“之前學校也舉(ju) 辦過一些科普活動,每周也有科學課,但規模都沒有這次這麽(me) 大、形式也沒這次活潑。同學們(men) 了解了很多課堂上學習(xi) 不到的知識,我真是太喜歡了。”…… 近日,拉薩市第一小學與(yu)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展了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館校合作”活動,內(nei) 容包括科普教育課程、科學實驗表演、科普話劇表演、標本講解、完成巨幅科普繪畫等。孩子們(men) 這些天討論的話題總也離不開參觀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經曆,“神奇”“有趣”是他們(men) 嘴裏的“高頻詞”。

  科學技術作為(wei) 第一生產(chan) 力,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少年兒(er) 童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隻有具備優(you) 秀的科學精神品質,才能成長為(wei) 合格的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接班人。對於(yu) 心智尚在發展期的少年兒(er) 童來說,引導他們(men) 從(cong) 小樹立講科學、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chuan) 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在他們(men) 幼小的心靈裏播撒下科學的種子,任重而道遠。

  孩子們(men) 長大以後不一定都是科學家,但未來的幸福生活離不開科學的思維、科學的方法,需要我們(men) 持續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我們(men) 點讚此次拉薩市第一小學“館校合作”活動,因為(wei) 一次探索科學奧妙的場景可能在孩子們(men) 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們(men) 心中種下熱愛科學的種子,激發他們(men) 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導他們(men) 以科學家為(wei) “偶像”、以科學探索為(wei) 新時尚,提早培育科學精神,激發他們(men) 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甚至要比灌輸具體(ti) 的知識技能更為(wei) 重要。

  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學的種子,就要弘揚“世界一定有答案”的探索精神。科學是一種探索未知的精神,擁抱科學、探索未知首先是要了解科學、認識科學,培養(yang) 對科學探索的興(xing) 趣和熱情。現代文明社會(hui) 的標誌之一,就是公眾(zhong) 普遍具有科學精神。對於(yu) 青少年來說,培養(yang) 對科學探索的興(xing) 趣尤其重要。事實證明,當一個(ge) 地區的民眾(zhong) 尤其是少年兒(er) 童群體(ti) 普遍具有科學精神時,那麽(me) 這個(ge) 地區無論是文明程度還是經濟發展水平都是很高的。當下,科學技術不斷更新迭代,未來中國科研的主力必將來自當下的孩子們(men) 。當下的孩子們(men) 要長成明日的科研大樹,當然需要今天的播種和育苗。

  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學的種子,要讓科普活動下沉。通過中小學校與(yu) 高校、科研機構、企業(ye) 等社會(hui) 機構合作,讓科普活動下沉,讓科普活動惠及更廣泛的青少年群體(ti) 。隨著科技課程的不斷深入,課堂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孩子們(men) 的求知欲望。為(wei) 了拓展科技課程範圍,我們(men) 必須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在大自然裏感受科學、在博物館裏觸摸科學、在實驗室裏了解科學。

  當然,在少年兒(er) 童心中植根科學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ge) 漫長的過程。必須在謀劃長遠之策的基礎上,立足實際,麵向廣大少年兒(er) 童做實做細科普工作,注重提升體(ti) 驗感、互動性,讓他們(men) 在實踐中享受科學探索的樂(le) 趣,促使科學精神的種子在心中一點點生根發芽。

  如果說對“70”後、“80”後而言,在信息技術遠沒有現在發達的彼時,《十萬(wan) 個(ge) 為(wei) 什麽(me) 》讓“有很多問號”的小朋友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科學啟蒙教育,那麽(me) ,今天,國家和社會(hui) 對青少年弘揚科學精神的日益重視和不斷創新的科普方式,必將會(hui) 以更加生動、更加深入人心的麵貌,讓弘揚科學精神、傳(chuan) 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的意識在今天的少年兒(er) 童心中根植。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