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當了班主任——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試水本科生教學改革
“同學們(men) ,讀書(shu) 是最好的學習(xi) ,要學會(hui) 主動學習(xi) ,鍛煉持續學習(xi) 的能力,進而感悟生命和生命科學的真諦,這是最有趣味的一件事情。開卷有益,今天我給大家推薦幾本書(shu) ……”10月30日中午,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2020生命強基班”微信群裏彈出一條消息,末尾還列出四本書(shu) :《生物物理學:能量、信息、生命》《生命問題——現代生物學思想評價(jia) 》《追尋生命的意義(yi) 》和《拖延心理學》。
發出群消息的是正在外地出差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院長包振民。從(cong) 今年秋季學期伊始,包振民多了一個(ge) 新身份——海洋生命學院新入學的2020級生物科學(強基計劃)班班主任。
收到班主任的書(shu) 單後,耿玘琳馬上用手機在學校圖書(shu) 館服務號上檢索書(shu) 目。雖然9月中旬一開學就知道班主任是包振民院士,但此刻耿玘琳仍然喜不自禁:“我知道有院士當校長的,但我從(cong) 來沒聽說院士當班主任。恰恰我們(men) 的班主任就是院士,你說驚不驚喜?感覺自己好有福氣啊!”
耿玘琳的同班同學劉思睿來自安徽合肥,他中學時就熱愛生物學科,今年高考又慕名報考了中國海洋大學生物科學強基班。班裏第一次班會(hui) ,劉思睿就坐在包振民左手邊,他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召開班會(hui) 是在入學報到第二天,緊隨學院開學典禮。當天下午3時,包振民準時出現在學院會(hui) 議室,與(yu) 全班25名新同學見麵座談。
“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為(wei) 了同一個(ge) 目標——能成人成才走到了一起……”看到同學們(men) 有些拘謹,包振民首先打開了話匣子,樸實親(qin) 切的開場白,讓同學們(men) 立刻放鬆下來。
“包教授先給我們(men) 講了強基班選課以及日常管理的一些事情,然後詢問大家對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有哪些向往和期待,大家有哪些興(xing) 趣、想參加什麽(me) 社團。我們(men) 發言時,他就靜靜地聽著,不時插話交流幾句。”劉思睿說。
海洋生命學院生物科學(強基計劃)班是中國海洋大學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經教育部批準實施“強基計劃”後招收的第一個(ge) 班,采用“本碩博”銜接式培養(yang) 模式,對學生實行不同於(yu) 普通本科專(zhuan) 業(ye) 的培養(yang) 模式和動態管理。基於(yu) 強基班的教學背景,學院想聘請知名專(zhuan) 家學者擔任學業(ye) 導師和授課教師,將通識專(zhuan) 業(ye) 教育與(yu) 個(ge) 性化培養(yang) 相結合,對每名學生本科期間的學習(xi) 、實踐和創新創業(ye) 等進行追蹤、記錄、評價(jia) ,全方位展現學生成長軌跡及素質提升路徑。
“8月底學院為(wei) 強基班選配班主任時,我試著邀請包院士擔綱,沒想到他愉快地答應了。”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張曉燕說,“考慮到班主任經常會(hui) 麵臨(lin) 瑣碎的事務性工作,包院士比較繁忙,再加上強基班今年是首屆,就邀請學院博士生導師黃曉婷教授擔任副班主任。”
“院士給本科生當班主任會(hui) 不會(hui) 大材小用?”針對這個(ge) 疑問,張曉燕表示,強基班學生剛入學,正處於(yu) 從(cong) 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轉變。一位人生閱曆豐(feng) 富、學術造詣高的班主任,能及時給予學生學習(xi) 、生活等方麵具體(ti) 指導,引導順利轉變非常重要。院士當班主任彰顯了“以本為(wei) 本”的本科教育理念,未來會(hui) 帶動更多高級職稱教師重視本科教育教學,推動和促進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yang) 工作。
對如何當好班主任,包振民坦言,做好班主任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挑戰。要轉變傳(chuan) 統班主任的一些職責並賦予這個(ge) 崗位一些新內(nei) 涵。要通過與(yu) 學生共同研究、共同交流溝通,指導他們(men) 做好學業(ye) 計劃和人生規劃,同時,希望自己做班主任以後,能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yang) 、家國情懷的塑造等方麵產(chan) 生激勵作用。
記者采訪時,包院士正在外地出差,回到學校後,他將給強基班和學院其他大一學生講授生命科學導航第一講。這門課旨在對本科階段的生命學科體(ti) 係進行梳理,讓學生了解不同專(zhuan) 業(ye) 課程的關(guan) 係,以及它們(men) 在生命科學、海洋科學、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等方麵的作用和運用,進而了解現代生物科學學科體(ti) 係。
“希望通過第一課,能夠讓學生們(men) 樹立大格局、大情懷、大誌向,在人生最美好的光陰裏努力奮鬥,探究生命本質,勇攀科學高峰。”包振民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普及急救知識 中小學頻出招
如何讓同學們掌握在危急時刻學會自救、互救越來越成為各校關注重點,掌握“應急救護”的新技能在學生們中形成“新時尚”。[詳細] -
2020數字經濟產教融合研討會在京召開
教育部學校建設發展中心創新發展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社會正向數字化深度轉型,意味著教育必須要和數字化先行企業形成合作。[詳細] -
“家庭教育培訓公益行”在廣東正式啟動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項目負責人、北京開放大學城市管理學院院長史紅改講到:我們要整合資源,形成合力,不斷推動家庭教育的深入發展。[詳細] -
新航道與陝西教育廳啟動教育精準扶貧合作
新航道將與陝西省教育廳深度合作,在推進青少年學習“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方麵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將“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打造成陝西教育一張特色名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