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格桑嘉措愛心接力站小記
11月16下午3時多,150名受助學生沐浴著初冬的暖陽,列隊在黃南藏族自治州逸夫民族中學的操場上,接受格桑嘉措愛心接力站的捐助。他們(men) 臉上洋溢著青春燦爛的笑容,從(cong) 青海省一級民間工藝師格桑嘉措手中,接過禦冬的棉衣,並且迫不及待地穿在身上,細細打量這身新衣是否合身,偷偷觀望著身旁帥氣了許多的同學們(men) 。
這是格桑嘉措愛心接力站的第35站。其實,格桑嘉措也並不富裕,他隻是一個(ge) 靠手藝吃飯的民間藝人,但他的愛心捐助之路已走過了整整7年。他從(cong) 尖紮縣的3所學校和4個(ge) 貧困村落出發,為(wei) 家庭困難的孩子們(men) 和孤寡老人送去冬衣,捐贈現金,帶去牛羊肉,背去了米麵油。每一次捐助的現場,一條紅色的橫幅總是分外醒目,上麵寫(xie) 著“格桑熱貢藝術傳(chuan) 播中心愛心接力站”。格桑嘉措告訴我們(men) ,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wei) 了炫耀自己的善舉(ju) ,而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把這份愛心接力堅持做下去,達到100站,或者200站,隻要自己力所能及,他就一定會(hui) 在這條扶貧助困之路上走下去。
和我們(men) 一起聊天,談及受助的人數時,他拿出紙和筆,仔細地計算著,從(cong) 郭麻日村開始,到紮毛鄉(xiang) ,再到尕麻堂村,直至吉隆村,他的足跡從(cong) 尖紮縣一路延伸到同仁、澤庫。迄今為(wei) 止,黃南州的這三個(ge) 縣(市)中,已經有近2600名貧困生和孤寡老人接受過他的捐助,捐助總金額達60多萬(wan) 元。
7年來,格桑嘉措恪守著人生必須做好一件事這個(ge) 信條,他希望自己在困難人群中播撒的愛心,能像一棵願望樹一樣,生根發芽,枝繁葉茂。他堅信,隻要能幫助受助者擺脫貧困的境遇,他們(men) 就會(hui) 像自己一樣,傳(chuan) 遞這支愛心的接力棒,在每個(ge) 人心中播撒下一粒希望的種子。
格桑嘉措常常向我們(men) 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年幼時,父親(qin) 過早地去世,讓他深深體(ti) 會(hui) 到貧困的家境如同一座大山壓在心頭的滋味,從(cong) 小習(xi) 畫的他,甚至為(wei) 買(mai) 不起一支畫筆而發愁,當父親(qin) 送給他人生第一支屬於(yu) 自己的畫筆時,他興(xing) 奮得一個(ge) 晚上都沒睡著覺。
到11月19日,格桑嘉措的愛心接力站將抵達第36站——瓜什則鄉(xiang) 。在每一站的受助現場,你都會(hui) 發現,格桑嘉措十分享受幫助他人帶來的幸福,當看到捐助現場的每一張笑臉,都會(hui) 讓他感受到擁有人生第一支畫筆時的那份溫暖。曾經有兩(liang) 次,他帶著自己14歲的孩子紮西多傑去完成愛心接力,讓孩子也去感受“贈人玫瑰,手有餘(yu) 香”的幸福和溫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無限極助力山區孩子擁有自己的“星辰大海”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且注定是一項長期性工程。這就意味著在書本成績和課堂之外,村小老師們的工作依然要繼續,要讓“教育能夠改善貧困”觀念融入家長和學生的內心。[詳細] -
一對教師夫妻和1568個兒女
47歲的李友生和45歲的張彥傑都沒想到,自己的前半生會與這麽多孩子的命運緊密相連。2004年,兩人都在巴中市農村學校當代課教師,班級裏大多數都是跟著隔代長輩生活的留守兒童。 [詳細] -
大山深處播種“希望之花”
牟定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自國家實施“滇西扶貧”計劃以來,接到幫扶任務的華中師範大學與當地政府合作創辦了華中師範大學牟定附屬中學。[詳細] -
教育部部署“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教育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就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並形成常態、形成機製、形成氛圍,促進青年學生身心健康作出部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