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德融課堂”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發布時間:2020-11-25 10:59: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德融課堂”好教師宋明在材料力學課堂上授課

  課程思政的關(guan) 鍵在於(yu) 找到與(yu) 專(zhuan) 業(ye) 課程的自然契合點,把德育元素有機地融入到能力培養(yang) 和知識傳(chuan) 授之中,做到春風化雨、沁人心田。近年來,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大力推動以“德融課堂”為(wei) 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門專(zhuan) 業(ye) 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了線下“123”課程思政工作體(ti) 係和線上“3+X”課程思政工作模式,通過評選“德融教學”好教案、“德融教學”好課堂、“德融教學”好教師,及時總結提煉課程思政建設的新成果、新經驗、新模式,打造了一批課程思政金課,使專(zhuan) 業(ye) 課教學更有溫度,大大提升了專(zhuan) 業(ye) 課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築牢頂層設計,健全激勵考評機製

  作為(wei) 山東(dong) 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牽頭建設單位,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認真落實上級相關(guan) 文件要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德育內(nei) 容與(yu) 學科專(zhuan) 業(ye) 知識融合滲透,引導教師進行課程德育。學校出台了《“德融課堂”實施方案》,成立了“德融課堂”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組織、教學、人事及學生的學校領導任組長,宣傳(chuan) 部、教務處、人事處牽頭,各教學單位教學院長為(wei) 成員,由教務處負責具體(ti) 實施。此外,還製定了《關(guan) 於(yu) 落實立德樹人要求開展“德融課堂”工作的意見》《“德融課堂”實施方案》等指導性文件,築牢頂層設計。

  對於(yu) 評選出的“德融課堂”好教案、好課堂、好教師,學校發文予以表彰,並將教師“德融課堂”情況納入教師德育業(ye) 績考核,實行師德一票否決(jue) 。對獲評“德融課堂”好課堂的課程,其教學工作量按照1.5倍係數計算予以獎勵,同時將“德融課堂”好教師作為(wei) 師德標兵評選的重要條件,並在以後的職稱評審、崗位競聘中優(you) 先考慮。

  完善評審指標,打造“德融課堂”品牌

  課堂教學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渠道”,抓好教學環節的質量管理尤為(wei) 重要。為(wei) 此,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建立了完備的“德融課堂”好教案(好課堂)評審指標體(ti) 係,先後設立教案(課程分析)質量、教學總體(ti) 設計、教學內(nei) 容、教學方法、預計教學效果等5項指標,總分為(wei) 100分。

  在教案(課程分析)質量方麵,要求教案規範、目的明確、體(ti) 係完整、重點難點突出(分值10分);在“德融教學”總體(ti) 設計方麵,要求總體(ti) 設計係統化、符合課程特點(分值20分);在“德融教學”內(nei) 容方麵,要體(ti) 現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傳(chuan) 統文化、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團隊意識、協作精神(分值40分);在教學方法上,要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將德育內(nei) 容與(yu) 課程內(nei) 容有機融合,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分值20分);在預期教學效果上,要對學生人生觀價(jia) 值觀產(chan) 生一定影響,引導學生求真向善、執著探索(分值10分)。每項指標分別設立A、B、C、D、E5個(ge) 等級,各分項按等級賦分。

  在具體(ti) 操作過程中,注重引導廣大教師將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科學精神、團隊意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等內(nei) 容融入專(zhuan) 業(ye) 課課堂教學,加強德育內(nei) 容與(yu) 學科專(zhuan) 業(ye) 課的融合滲透,以評選指標引導教師主動開展“德融課堂”,充分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堅持知識傳(chuan) 授與(yu) 價(jia) 值引領的統一,讓德育“回歸課堂,回歸生活,回歸常識”,讓課堂真正成為(wei) “傳(chuan) 道、授業(ye) 、解惑”的育人陣地。

  德育為(wei) 先,五育並舉(ju) ,將德育教學融入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

  依托“德融課堂”教學實踐,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將課程思政理念、目標、方法納入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方案及課程教學大綱,轉化為(wei) 教師豐(feng) 富生動的教學實踐和案例,構建富有感染力、說服力、生命力的教育形態。

  學校2020版本科人才培養(yang) 方案的製定,堅持“德育為(wei) 先,五育並舉(ju) ”,充分發揮思政課程主陣地作用,深入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構建“三全育人”機製。從(cong) 人才培養(yang) 目標、培養(yang) 要求、課程對應關(guan) 係矩陣、教學大綱等方麵體(ti) 現德育元素,全麵開展專(zhuan) 業(ye) 思政、課程思政建設,將德育教學融於(yu) 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中,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在課程建設上,堅持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原則,打造體(ti) 育平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ti) 魄強健;加強美育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ang) 和水平;重視勞動教育,設置勞動教育課程,培養(yang) 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推進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優(you) 化課程體(ti) 係設置,創新教學模式。

  具體(ti) 課程設置方麵,將“創業(ye) 教育與(yu) 就業(ye) 指導”“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概論”“文學修養(yang) ”“勞動教育”等課程列入公共基礎必修課程。以勞動教育課程為(wei) 例,培養(yang) 方案規定勞動課程安排不少於(yu) 一學年,每個(ge) 學期連續一周的下午集體(ti) 勞動課,連續兩(liang) 個(ge) 學期共兩(liang) 個(ge) 學分。設立勤工助學崗位、高年級優(you) 秀學生助教崗位,保證每個(ge) 學生4年內(nei) 至少有10周參與(yu) 勞動課程,讓學生動手實踐,接受鍛煉,磨煉意誌。

  因事而化,因時而進,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能力

  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落地見效,教師能力是關(guan) 鍵。課程思政設計,應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時事動態,貼近生活實踐,與(yu) 時俱進。疫情防控期間,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將專(zhuan) 業(ye) 知識學習(xi) 與(yu) 疫情防控有效結合起來,通過線上培訓、教學督導、典型示範三方麵引導教師進行個(ge) 性化探索,形成多效融合的“3+X”線上課程思政工作模式,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正確認識疫情,勇擔時代使命,全力保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為(wei) 提高教師線上教學能力,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注重化疫情危機為(wei) 教學契機,通過直播視頻進行課程思政專(zhuan) 項培訓,幫助教師全麵挖掘、係統梳理蘊含在每一門專(zhuan) 業(ye) 課中的思政元素,提高教師將價(jia) 值引領、人文精神、職業(ye) 素養(yang) 等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能力。線上培訓為(wei) 教師提供了方法支撐,指導教師從(cong) 不同學科專(zhuan) 業(ye) 視角解讀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優(you) 化課程思政設計,調整課程思政內(nei) 容,共同講好雲(yun) 端戰“疫”思政課。

  為(wei) 全麵加強課程思政線上教學質量監督與(yu) 管理,確保線上教學平穩運行,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成立線上教學督導檢查小組,製定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督導工作方案。在認真研究梳理原有評價(jia) 體(ti) 係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線上教學督導內(nei) 容,將課程思政建設指標體(ti) 係納入督導考核,構建以校院兩(liang) 級教學督導專(zhuan) 家評價(jia) 、本科教學工作委員會(hui) 督導、校院兩(liang) 級教學管理人員巡課為(wei) 主的多維度、多角度、多層次的線上教學督導與(yu) 監控體(ti) 係,努力做到“教學穩運行,質量不打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還開展了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wei) 主題的優(you) 秀線上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征集和評選活動,以此深化雲(yun) 端課程思政,確保線上教學實效性,充分發掘課程育人功能,打造抗疫金課,構建“線上”“線下”同步推進的雙軌育人模式。通過示範課堂和典型案例評選,形成輻射引領作用,引導教師對“德融課堂”進行符合課程特點的係統設計,將德育內(nei) 容與(yu) 課程內(nei) 容進行有機融合,積極構建“三全育人”體(ti) 係,努力提升育人質量。

  多措並舉(ju) ,精準發力,構建典型示範引領機製

  課程思政能否順利鋪開,典型示範和氛圍營造很重要。為(wei) 此,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建立了課程思政優(you) 質資源共享和示範引領機製,經常性開展典型經驗交流、現場教學觀摩、教師教學培訓等活動,在校內(nei) 營造課程思政“人人參與(yu) 、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依托“德融課堂”及線上課程思政工作,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深入開展課程思政優(you) 秀論文征集、優(you) 秀課程設計案例項目評選、思政課程“金課”評選等係列活動,分類建設、全科育人、百花齊放,提升教師參與(yu) 熱情。依托於(yu) 山東(dong) 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建設了課程思政專(zhuan) 題網站,集中展示課程思政成果,鼓勵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改革與(yu) 研究。學校官網、校報、官微等宣傳(chuan) 陣地也積極推送關(guan) 於(yu) 德融好教師、德融好課堂、德融好教案等相關(guan) 推文,介紹德融課程設計的經驗做法,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同時,還通過召開課程思政工作教師座談會(hui) 、設立課程思政宣講台、開展線上線下工作坊等形式,實現“比”有對象、“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超”有方向,讓“三全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2020年8月,由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課程思政:我們(men) 這樣設計》一書(shu) 正式出版發行。該書(shu) 從(cong) 教學設計視角出發,按照課程理念創變、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yu) 內(nei) 容重構、課堂教學方法與(yu) 手段實施、教學效果評估等不同方向,將學校自2015年始實施的“德融課堂”教學工作進行整理總結,用科學的方式、充實的內(nei) 容展示了“德融課堂”課程思政特色實踐的建設成果。

  下一步,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將依托山東(dong) 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對山東(dong) 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體(ti) 製機製、模式、內(nei) 容、方法等進行現狀調查,研究不同類別課程的德育體(ti) 係、方案、實現路徑及運行機製,引導高校課程思政實踐,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課程思政“山東(dong) 經驗”“山東(dong) 樣板”“山東(dong) 模式”,打造課程思政新高地。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