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弘揚憲法精神,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

發布時間:2020-12-04 13:57: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今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ge) 國家憲法日。為(wei)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學生學習(xi) 《憲法》和法律的熱情,營造良好的校園法治教育環境和氛圍,各地學校推出形式多樣的學習(xi) 活動。如何更好做好青少年憲法教育,培養(yang) 青少年法治意識,樹立法治信仰,中國教育報特刊發係列評論,敬請關(guan) 注!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國家一切法律製定的基本依據。學習(xi) 憲法和法律,增強法治意識,提高法治素養(yang) 是我國全麵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的重要任務。

  青少年時期是人一生中的黃金時期,青少年更是祖國的未來,青少年憲法意識和法治素養(yang) 的培養(yang) 顯得尤為(wei) 關(guan) 鍵和重要。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廣大青少年學生從(cong) 小樹立法治觀念,養(yang) 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jue) 問題靠法的思維習(xi) 慣和行為(wei) 方式,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全麵發展,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合格公民的客觀要求。黨(dang) 的十八屆四中全會(hui) 明確提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ti) 係,從(cong) 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hui) 的法治教育,就是要使青少年具有法治觀念,樹立法治信仰,掌握法治知識,學會(hui) 運用法律方法維護自身權益、懂得依照法律履行自身義(yi) 務,通過法律途徑參與(yu) 國家和社會(hui) 生活。

  從(cong) 我國目前的法治教育現狀來看,各教育階段均涉及法治教育的內(nei) 容,初步形成了以學校教育為(wei) 主,協調發揮各類社會(hui) 團體(ti) 、家庭作用的多元法治教育格局。但在新時代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目前的法治教育現狀還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

  例如,一些學校的法治教育存在重法律知識傳(chuan) 授、輕法治理念教育的傾(qing) 向。這樣的教育理念容易導致實踐中學生對法治理解的偏差。例如,有學生認為(wei) 法律就是懲治壞人的,或者法律就是讓人們(men) 盡義(yi) 務的,告訴你不能做什麽(me) ,而沒有意識到法律同樣也是保護自己權益的,是可以運用法律捍衛自己權利的;一些學校的法治教育課程體(ti) 係及知識結構還不獨立、不完整,法治教育內(nei) 容缺乏針對性,容易脫離學生生活;法治教育的教學方式還多以課堂教學、書(shu) 本說教式教學為(wei) 主,缺少形象生動、互動參與(yu) 式的課堂教學形式;中小學普遍缺乏專(zhuan) 業(ye) 的教師及教師培訓,現有的師資隊伍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基礎和法律實踐經驗,無法完全解答或解決(jue) 學生們(men) 提出的具體(ti) 法律問題,使得法治教育的實效性大打折扣。

  弘揚憲法精神,開展法治教育,不僅(jin) 僅(jin) 是教會(hui) 學生懂得幾個(ge) 法律條文,更重要的是培育學生法治理念,建立起對法治的信仰。現代法治教育要求以提升法治素養(yang) 為(wei) 目標,更多地強調對學生法治理念的教育,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法治的真正目的不僅(jin) 僅(jin) 是要求人們(men) 守法,而是要建立良好的秩序,為(wei) 人們(men) 生活提供更加穩定的保障。

  具體(ti) 來說,一是要建立起科學、係統的法治教育課程體(ti) 係。學校要嚴(yan) 格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分學段、有針對性地建立起與(yu) 青少年心智發育相匹配的知識結構體(ti) 係和課程體(ti) 係,保證法治教育時間。

  二是創新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采取具有互動性、參與(yu) 性、體(ti) 驗性的教育活動,綜合采用故事教學、情境模擬(如法庭模擬)、角色扮演、案例研討、法治辯論、價(jia) 值辨析等多種教學方法。可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將真實法治案例引入課堂教學,注重學生法治思維能力的培養(yang) 。積極推動建立集實踐性、參與(yu) 性、趣味性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性校外法治教育實踐基地。

  三是建立專(zhuan) 業(ye) 穩定的師資隊伍。學校應至少配備1至2名專(zhuan) 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課教師,通過專(zhuan) 題培訓、報告會(hui) 、研討會(hui) 、參觀考察等多種方式,確保每位中小學教師每年接受一定課時的法治教育培訓。鼓勵師範院校、政法院校等高等學校設立法治教育及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學位,培育後備師資隊伍。

  四是建立健全法治教育評價(jia) 及監督製度。把學生法治教育綜合情況與(yu) 校長任期考核、教師業(ye) 績考核、學生操行評定等掛鉤。將法治素養(yang) 作為(wei) 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jia) 要全麵考察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從(cong) 有利於(yu) 激發青少年學習(xi) 法治知識、發展法治能力、提高法治素養(yang) 、參與(yu) 法治實踐的自覺性,有利於(yu) 激發學校教師開展法治教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與(yu) 內(nei) 容的不斷改進和創新出發。

  (作者係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法治與(yu) 評估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寧市城西區:憲法宣傳“課堂”開講了

    12月1日,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麵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西寧市城西區正式啟動了以“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為主題的“憲法宣傳周”活動。[詳細]
  • 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教師是新時代鑄魂育人的關鍵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教學內容要跟上時代,隻有不斷備課、常講常新才能取得較好教學效果。[詳細]
  • 西藏:法治宣傳教育走上街頭

    W020201202383402522973.jpg
    為深入推進全民法治宣傳教育,提升各族幹部群眾的法治素養,西藏自治區司法廳、西藏自治區普法辦工作人員走上街頭開展法治宣傳,在西藏全區營造出尊崇法治、信仰法治的濃厚氛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