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青海省博士後科研平台進入“雙位數”時代

發布時間:2020-12-07 09:30:00來源: 青海日報

  記者從(cong) 省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廳獲悉,近日,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亞(ya) 洲矽業(ye) (青海)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3家單位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至此,青海省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總數達到8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科研流動站共計11家,青海省博士後科研平台進入“雙位數”時代。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流動站是青海省引進國內(nei) 人才、培養(yang) 本土人才,破解人才短缺發展瓶頸的重要舉(ju) 措。青海省博士後工作自2003年啟動實施以來,已匯集西部礦業(ye) 、西寧特鋼、鹽湖集團等省內(nei) 大中型企業(ye) 和省地質調查院、省交通科研院、青海大學、青海師範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加盟博士後工作陣營,逐步覆蓋青海省“一優(you) 兩(liang) 高”重點領域重點產(chan) 業(ye) 和特色優(you) 勢學科。今年,黃河水電、亞(ya) 洲矽業(ye) 、互助青稞酒獲批設站,實現了青海省博士後工作向產(chan) 業(ye) 集群型央企駐青單位、特色產(chan) 業(ye) 鏈經濟屬性非公企業(ye) 的延伸拓展。

  截至目前,全省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流動站累計招收培養(yang) 博士後科研人員47名;由進站博士後研究人員主持開展科研項目累計93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2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4項、其他項目31項;申請專(zhuan) 利44件,獲批22件;在國內(nei) 外公開發表論文95篇、專(zhuan) 著6部;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4項,獲批12項;申報博士後科學基金20項,獲批18項。博士後工作優(you) 勢凸顯,博士後人員逐漸成為(wei) 推動青海省產(chan) 、學、研、用結合發展的先鋒力量。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銘記“青稞博士” 繼續勠力前行

    “我是農民的兒子,農民的兒子愛農民、農民的兒子愛農業、農民的兒子愛農業科學……”這是2019年4月8日,康巴衛視采訪尼瑪紮西時,他反複在節目中提到的一句話。[詳細]
  • 博士服務團:從象牙塔走向泥土地

    對於去不去西藏掛職,第19批赴藏博士服務團團長江祥林曾有過不小的“思想包袱”:怕自己沒有太多的高海拔公路建設管理經驗,加之患腦梗的父親尚需照顧,大女兒即將高考,小女兒才1歲多。[詳細]
  • 尼瑪紮西論文寫在大地上的“青稞博士”

    a686c9177f3e6709f7b2a953265c163af9dc550a.jpg
    1966年,尼瑪紮西出生於紮囊縣雜玉村。由於土地貧瘠,雜玉村的村民們辛苦勞作一年後仍然不能實現青稞自給。[詳細]
  • 讓青春理想在高原綻放

    盧青山,2017年第17批赴藏博士服務團成員之一,服務期滿後,他遞交了留藏申請,決心紮根阿裏,投身到建設雪域高原的偉大使命中,成為首個留在阿裏的赴藏博士服務團成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