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教育扶貧 播撒希望的種子——“醉美海東·脫貧故事”係列報道五

發布時間:2020-12-08 08:57:00來源: 青海新聞網

  世界上有兩(liang) 種東(dong) 西永遠不會(hui) 被人奪走:一是藏在心裏的夢想,二是讀進腦子裏的書(shu) 。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men) 接受良好教育,徹底擺脫代代貧、代代窮的怪圈。海東(dong) 市不斷加大教育扶貧力度,讓廣大農(nong) 牧區的孩子享受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用自己的力量向著美好生活奮力奔跑。

  互助土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這座小縣城近年來時不時會(hui) 傳(chuan) 來高考方麵的捷報——貧困山村的孩子考上國內(nei) 數一數二的重點大學不說,高考本科率節節攀升、優(you) 生數年年增加的好消息。

  帶著驚訝和疑問,記者走進互助縣采訪,找到了教育扶貧結出的累累碩果。

  “劃片”“學區”往往都是家長們(men) 最關(guan) 注的話題,如何讓自家的孩子上一所好學校,這更關(guan) 乎著自己的切身利益。然而,在互助縣大家都希望把孩子送到建校時間隻有六年的互助三中。2015年,這所學校各項教育教學綜合考評就名列當地第一;2020年,升學率持續位居第一。

  誰又能想到,互助三中的這些奇跡,竟然是由農(nong) 村3所薄弱學校撤並新建後創造的。

  溫義(yi) 邦,互助三中校長。這位在教育戰線上已經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黃牛”,從(cong) 建校之初就帶領全體(ti) 師生開展“激情教育、生本教育”改革,“做好人、創辦好人學校”係列教育活動。辦學、教學水平都有了明顯提升,校園硬件設施全麵改善,校園生活日漸豐(feng) 富。

  新建學校有了大發展,老牌學校更是努力向前。在互助縣教育局“平衡招生”的倡議下,使薄弱學校的一部分有潛質的學生能進入重點高中就讀。新入校的學生處在同一個(ge) 起跑線,大大激發了孩子們(men) 的內(nei) 生動力,全麵提升了當地的綜合教育水平。

  與(yu) 此同時,當地以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為(wei) 契機,大力發展形式多樣的學前教育,穩步推進學前教育改革。

  互助縣教育局學前辦主任王生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呈現出了以公辦幼兒(er) 園為(wei) 骨幹和示範,以民辦幼兒(er) 園為(wei) 主體(ti) ,公辦和民辦齊頭並進,共同推動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麵。今年5月,互助縣被認定為(wei) 青海省學前教育發展先進縣,是目前海東(dong) 市唯一的省級學前教育先進縣。

  互助縣之所以能在教育發展中取得如此成果,與(yu) 教育脫貧基礎不斷夯實、“控輟保學”任務全麵落實、教育脫貧環境持續優(you) 化、貧困學生資助全麵覆蓋等政策的不斷落實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單從(cong) 培訓教育這方麵來說,這些年互助縣先後引進多名無錫市新吳區名師掛職支教,派出1000多名教師組團赴外地交流學習(xi) ,有效提升了教育人才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業(ye) 務技能。

  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為(wei) 切斷貧困的代際傳(chuan) 遞,改變一代窮世代窮的局麵,海東(dong) 市依托對口幫扶的人才、技術、資金等優(you) 勢,以教育扶貧為(wei) 抓手,製度建設“精”,師資建設“強”,控輟保學“實”,貧困資助“全”。進一步建立健全製度體(ti) 係,加大貧困地區教育扶持力度,優(you) 化教育資源配置,改善辦學條件,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發揮了教育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生力軍(jun) 作用。

  如今,海東(dong) 市實施教師教育振興(xing) 行動計劃,吸引優(you) 秀青年投身基礎教育事業(ye) ,落實省內(nei) 定向公費師範生培養(yang) 機製等一係列政策不斷惠及於(yu) 民。教育扶貧,在河湟穀地播撒了一顆又一顆希望的種子……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