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業”扶貧,圓了紮西拉毛的大學夢
“快看,我又找出了這道題的另一種解法,這種求解方法步驟更少,用時更短。”10月13日,在西安電力專(zhuan) 科學院的一間教室內(nei) ,來自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的藏族姑娘紮西拉毛和同桌交流著一道電工基礎題的解題方法,她的言語和笑容恬淡而又自信。
紮西拉毛的家鄉(xiang) 在玉樹市一個(ge) 叫結拉的小村莊,這裏山清、水秀、天藍,但紮西拉毛的心裏卻一直籠罩著一層陰霾,她自小就失去了雙親(qin) ,由奶奶一人撫養(yang) 長大,懂事的紮西拉毛性格乖巧、品學兼優(you) ,但由於(yu) 家境困窘,她差點無緣大學夢。
18歲的紮西拉毛今年高考,成績出榜的那天,她一眼就在學校張貼的紅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心裏卻是五味雜陳。上大學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但是高昂的學費卻成了她圓夢路上的“攔路虎”。當同學們(men) 興(xing) 高采烈地討論著要填報什麽(me) 誌願的時候,紮西拉毛暗自傷(shang) 神地離開,因為(wei) 她之前已經決(jue) 定:放棄求學,賺錢養(yang) 家,照顧奶奶。
命運的改變源自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教育+就業(ye) ”的扶貧新模式。為(wei) 加大深度貧困地區就業(ye) 扶貧力度,給予貧困家庭學生更多的就業(ye) 機會(hui) ,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實現“一人就業(ye) 、全家脫貧”,國網青海電力積極爭(zheng) 取政策支持,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養(yang) 、定向就業(ye) 的“三定”培養(yang) 模式,有效解決(jue) 貧困地區生源入學及就業(ye) 問題。
根據個(ge) 人意向,經過層層選拔和嚴(yan) 格審核,今年9月,紮西拉毛和來自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區的其他56名學生如願步入大學校園,畢業(ye) 後他們(men) 將分別回到自己的家鄉(xiang) ,成為(wei) 國網青海電力的一員。不僅(jin) 圓了大學夢、就業(ye) 有著落,而且在校期間的學費、生活費全部由國網青海電力承擔。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men) 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傳(chuan) 代的重要途徑”。為(wei) 了讓“教育+就業(ye) ”扶貧更精準、更有效,國網青海電力多方爭(zheng) 取政策支持,在以往“定向”培養(yang) 模式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實踐,與(yu) 西安電力專(zhuan) 科學院等高校深化合作,2020年起將定向招生範圍聚焦到五類及以上15個(ge) 縣域,不僅(jin) 為(wei)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貧困家庭解決(jue) 了就業(ye) 脫貧問題,還為(wei) 該公司培養(yang) 紮根高原、守護光明的一線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務青海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保障。
不僅(jin) 是“教育+扶貧”,國網青海電力多舉(ju) 措擴大就業(ye) 口徑,鞏固扶貧成效。將貧困地區勞動力作為(wei) 重點關(guan) 注對象,在該單位市場化用工、物業(ye) 服務等輔助性業(ye) 務崗位優(you) 先錄用貧困勞動力453人。以“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青豫特高壓等重大工程為(wei) 契機,鼓勵參建單位采取就地招工、就地吸納的方式,累計帶動1.26萬(wan) 當地農(nong) 民工及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陽光房裏的暖陽
入冬後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著曉鄉寒風刺骨,山頂上還積著前幾日剛下的大雪。但是在新落成的著曉鄉寄宿學校的陽光房內,孩子們在這裏學習、玩鬧,每一張臉上都浸透著暖陽般的溫暖。[詳細] -
嘎瑪建才:“掛職鍛煉的經曆,讓我受益一生”
2014年初,經組織選拔、批準,時任班戈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的嘎瑪建才,作為中央三部委掛職鍛煉的中青年幹部,遠赴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擔任副縣長,協助常務副縣長分管農業、水利等工作。[詳細] -
娃娃踢足球 萌動幼兒園
安徽省淮北市第二實驗幼兒園是一所“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該園把足球列入幼兒園體育課教學內容,通過開設幼兒足球趣味練習、足球遊戲等特色課程,向孩子們傳授足球基本知識和技巧。[詳細] -
青海:把幸福故事寫進人民心中
走進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城北新區九年一貫製學校,寬敞明亮的教室、幹淨整潔的宿舍、功能完善的活動場所……所到之處都能感受到一個新校園所散發的魅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