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教會學生調和多樣情緒應對“學習的煩惱”
如何應對“學習(xi) 的煩惱”?首都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羅勁近日指出,受到一定的負麵刺激,人的發射思維成績甚至比積極情緒(成績)表現更好,因此,教師要教會(hui) 學生調和多種多樣的情緒,以應對“學習(xi) 的煩惱”。
羅勁11日在2020年首都教育論壇上提出上述看法。
他在《中國智慧的腦認知科學研究及其對教育的啟示》主旨報告中,借用生動的腦科學實驗,圍繞“‘得意’與(yu) ‘忘形’”“相生與(yu) 相克”兩(liang) 個(ge) 辯證思維方式揭示了腦認知科學研究對教育的啟示。
羅勁說,在學習(xi) 過程當中,要思考一個(ge) 問題:我們(men) 到底學到了什麽(me) 。從(cong) 這一問題入手,他認為(wei) 通過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動物編碼的是精確的知識,而人類則能編碼高階知識。羅勁認為(wei) ,人類的情緒調節機製存在“相生相克”與(yu) “怒克思”的現象,“怒克思”可以用在創造性思維途徑上,將主體(ti) 激怒後我們(men) 會(hui) 發現其發射思維成績甚至比積極情緒(成績)表現更好,因此,教師要教會(hui) 學生調和多種多樣的情緒,以應對“學習(xi) 的煩惱”。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圍繞新發展階段基礎教育發展麵臨(lin) 的新需求新要求、從(cong) 結果的質量觀轉向過程的質量觀、基礎教育質量建設“內(nei) 部裝修”的客觀要求等三個(ge) 方麵探討了“為(wei) 什麽(me) 基礎教育要實現活力轉型”,並提出通過構建辦學自主權的基準式框架、優(you) 化學校教育空間等三個(ge) 路徑來提升基礎教育質量。
12月11日,以“聚焦基礎教育,推進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的2020年首都教育論壇舉(ju) 行,這是首都師範大學連續舉(ju) 辦的第十一屆首都教育論壇。論壇由首都師範大學主辦,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北京基礎教育研究基地、省部共建首都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首都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承辦。來自相關(guan) 院校的專(zhuan) 家學者,北京市名校長工程、名校長工作室的校長,首師大附屬學校共同體(ti) 的幹部、老師150餘(yu) 人參與(yu) 論壇,共1.4萬(wan) 多人在線觀看直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教育部召開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會議
12月9日,教育部組織召開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會議,邀請參加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的5所法學院校和5所高校法學院負責人參加,研討法學院校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思路、方案和舉措。[詳細] -
“十三五”基教整體水平邁入世界中上行列
截至2019年底,全國30.9萬所義務教育學校(含教學點)辦學條件達到基本要求,占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99.8%;全國95.3%的縣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驗收。[詳細] -
完善教育創新體係服務國家戰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詳細] -
義務教育發展重點在公平提質
近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複》(以下簡稱《答複》),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將九年製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製義務教育”予以答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