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優質幼兒教師撐起教育的未來
浙江麗(li) 水學院幼兒(er) 師範學院有著40多年的辦學實踐與(yu) 探索,文化底蘊豐(feng) 厚,師資培養(yang) 特色明顯。學校有教職工119人,在校學生1471人,在溫州、臨(lin) 海、龍泉、縉雲(yun) 、青田等地設有5個(ge) 教學點。經過歲月的磨礪、時間的洗禮,學校逐步形成了“尊重人才、與(yu) 時俱進、追求卓越、奉獻社會(hui) ”的辦學精神,形成了幼兒(er) 教師教育、藝術教育和女子教育等發展特色。
幼師培養(yang) 著眼優(you) 質發展
學校實施“優(you) 質幼師生培養(yang) ”工程,使人才培養(yang) 目標有效落實,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教學質量持續提升。
優(you) 化課程體(ti) 係,形成教育特色品牌。以促進學生專(zhuan) 業(ye) 核心素養(yang) 形成為(wei) 導向,統籌規劃課程體(ti) 係;重點加強教育類理論課程、教育實踐課程、思想政治課程、體(ti) 育課程建設,積極探索美育和勞動教育課程建設。打造精品校本課程,加大校本課程及校本教材的開發力度,技能課教師人人開設校本課程、人人參與(yu) 特長生培養(yang) 。重點依托幼兒(er) 園戲劇教育課程、幼兒(er) 體(ti) 育遊戲課程等,打破教研組界限,打造課程組概念,助推教學團隊建設。引進師資開設“形勢與(yu) 政策”等相關(guan) 課程予以補充,開設“百科講壇”,豐(feng) 富校園文化氛圍。
優(you) 化課堂教學,提高專(zhuan) 業(ye) 核心素養(yang) 。推動研討式課堂教學改革,加大教學信息化建設力度,加大課堂教學活動督查力度。優(you) 化幼兒(er) 教師技能訓練、達標及競賽體(ti) 係,重點圍繞學前教育職業(ye) 技能培養(yang) 設計係列競賽。突出學生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ang) ,推行“全實踐”課程建設。構建學生活動體(ti) 係,進行項目化管理;組織好校外各級各類賽事、展演活動,展示了學校的實力和良好形象。
優(you) 化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zhuan) 業(ye) 成長。在發揮團隊優(you) 勢上求突破,推行教研組“人人公開課”製度,助推學科“首席教師負責製”的實施。加大教師入園觀摩實踐力度,組織相關(guan) 教研組、專(zhuan) 業(ye) 教師、青年教師進幼兒(er) 園學習(xi) 鍛煉,並結合幼兒(er) 園教學實際改革學科課堂教學,實現自身轉型。認真落實教師“一崗雙責”責任製,完善教師學期積分製考核管理辦法,讓教學各項工作有製度可依,能依製度辦事。
深化產(chan) 教融合,建立協同育人機製。健全幼兒(er) 園在人才培養(yang) 、師資隊伍建設、專(zhuan) 業(ye) 建設、課程建設、學生實習(xi) 就業(ye) 等事宜上的反饋機製。鼓勵專(zhuan) 業(ye) 教師帶研究課題進幼兒(er) 園,實現自身教學轉型的同時,幫助實踐基地解決(jue) 發展中的焦點、難點問題;推行學校骨幹教師、專(zhuan) 業(ye) 教師擔任實習(xi) 指導師製度,與(yu) 幼兒(er) 園園長、優(you) 秀教師共同承擔指導學生的任務。與(yu) 各教學點協同育人,形成教學點學年聯考、統考機製。
經過多年積極實踐與(yu) 探索,學校積累了豐(feng) 富的教師教育經驗,構建了以初中畢業(ye) 為(wei) 起點的五年製學前教育大專(zhuan) 班的辦學格局。建校以來,共為(wei) 社會(hui) 培養(yang) 輸送了13000餘(yu) 名畢業(ye) 生,如今他們(men) 活躍在教育和經濟社會(hui) 建設的各個(ge) 領域,大多已經成為(wei) 各行各業(ye) 的骨幹。例如:在全市34位在職中小學特級教師中,學校校友占了16位,其中11位小學特級教師全部為(wei) 學校校友。學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和實訓基地曾被評為(wei) 省級示範專(zhuan) 業(ye) 、省級學前教育實訓基地。
女子教育涵養(yang) 文化情懷
學校利用自身優(you) 勢,把培養(yang) “優(you) 雅女子”作為(wei) 專(zhuan)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生長點,實施“優(you) 雅女子塑造工程”。這是一項集培養(yang) 學生品德錘煉、智慧提升、才藝形成、行為(wei) 訓練、實踐鍛煉為(wei) 一身的現代女子教育工程,以“倫(lun) 理關(guan) 懷”為(wei) 支撐,以“德行嫻雅”為(wei) 目標,係統設計教育體(ti) 係。
學校將品牌建設落腳在“主題教育引領人、課程開設培育人、文化活動浸潤人、基地實踐鍛煉人、身邊典型感化人、教師表率影響人”六個(ge) 板塊。從(cong) 理論架構、平台搭建等方麵進行了一係列的探索與(yu) 實踐,將全員、全程、全方位、多層次的係統工作,分解為(wei) 儀(yi) 式浸染、黨(dang) 團平台、心理健康周、典型學習(xi) 、優(you) 雅之星評比等育人實踐。
主題教育引領人。根據學生的年齡及校齡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育主題,設立不同的教育目標,分年級、分月份構建主題教育庫,做到“月月有活動,人人可參與(yu) ”。
課程開設培育人。對學前教育國家課程進行整合和補充,再結合校本課程構建“人文素養(yang) 類”“科學素養(yang) 類”“藝體(ti) 素養(yang) 類”“教育實踐類”“興(xing) 趣特長類”“生存技能類”等大類學校課程體(ti) 係,在學生社團課程中開設相關(guan) 的“優(you) 雅女子”教育課程,每周五開設百科講壇、主題班團會(hui) ,構建較為(wei) 完善的“優(you) 雅女子”課程教育體(ti) 係。
文化活動浸潤人。做精做強校園女生節、社團之夜、寢室文化節、十八歲成人禮、中華經典群誦比賽等德育品牌活動,每年定期開展校園十佳歌手大賽、十佳主持大賽、舞蹈大賽、器樂(le) 大賽等比賽活動,通過活動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內(nei) 涵提升。
基地實踐鍛煉人。學校建立10個(ge) 校外德育基地、30餘(yu) 個(ge) 校外社會(hui) 實踐基地。每年學校組織參觀地震館、禁毒館、縣消防大隊、幼兒(er) 園進行體(ti) 驗、考察、演練等相關(guan) 活動,精心設計並組織暑期社會(hui) 實踐。
身邊典型感化人。定期開展文明班級、文明寢室、最美班級、優(you) 雅之星、美德少年等評比活動,推薦優(you) 秀學生參加最美中職生、綠穀最美學生等評比,並示範感化身邊的同學,彰顯“優(you) 雅女子”教育的成果。
教師表率影響人。健全師德報告承諾製度、一票否決(jue) 製度、重點督辦製度等工作製度,發揮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引領作用。
“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學校倡導內(nei) 外兼修,引導女生自主發展、個(ge) 性發展、特長發展、全麵發展與(yu) 和諧發展,彰顯女生優(you) 雅品質,引領女生成長成才。“優(you) 雅女子塑造工程”獲浙江省中職教育德育品牌建設項目和2020年度省市“中職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建設項目。
藝術教育迎來碩果飄香
長期以來,學校注重學生藝術特長和專(zhuan) 業(ye) 技能的培養(yang) ,實行聲樂(le) 、鋼琴、舞蹈、繪畫、書(shu) 法、普通話等專(zhuan) 業(ye) 技能過關(guan) 考試製度。在狠抓專(zhuan) 業(ye) 課程教學的同時,還開設和開展了豐(feng) 富多彩的校本課和學生社團活動,為(wei) 學生拓展視野、提升素質、展示才華提供了廣闊的平台。
學校逐步形成了濃厚的藝術教育氛圍,並凝練成一大特色。校園裏學音樂(le) 、練書(shu) 畫蔚然成風,藝術成果豐(feng) 碩。學校舉(ju) 辦過兩(liang) 次全國大中專(zhuan) 師範院校書(shu) 法大獎賽,至今校友中已有24人成為(wei) 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36人成為(wei) 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音樂(le) 教育成績也十分突出,曾先後兩(liang) 次獨立承辦全市“綠穀之聲”專(zhuan) 場音樂(le) 會(hui) ,社會(hui) 影響廣泛。學校天使合唱團、舞蹈隊、兒(er) 童劇社、啦啦操隊成為(wei) 一張張金色的名片。
近3年來,學校組織參加藝術實踐、藝術活動比賽、學科競賽活動200餘(yu) 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見實習(xi) 活動共計4964人次;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各級比賽,共獲41個(ge) 集體(ti) 獎項,900餘(yu) 人次獲得個(ge) 人獎,市級及以上一等獎有532人次。其中“天使合唱團”連續5年獲得麗(li) 水市合唱節特金獎,2018年、2020年代表麗(li) 水學院參加大學生藝術節獲一等獎;2016年在全國師範院校書(shu) 法大賽中榮獲11個(ge) 一等獎、30個(ge) 二等獎、7個(ge) 三等獎和優(you) 秀團體(ti) 獎;學校啦啦操隊在2019年浙江省第五屆青少年學生陽光體(ti) 育運動會(hui) 中獲大滿貫的好成績。同時,學校積極服務地方文化建設,主動參與(yu) 和支持如世界麗(li) 水人大會(hui) 、麗(li) 水國際攝影節、體(ti) 育大會(hui) 開幕式、鬆陽縣“茶商大會(hui) ”、三月三佘族歌會(hui) 等各級各類的大型活動,影響廣泛。
學校被授予“全國大中專(zhuan) 院校書(shu) 法教學示範校”“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等稱號。同時畢業(ye) 生質量明顯提升,在2019年浙江省“麵向人人”中職校職業(ye) 能力大賽中,學校語文、數學、英語成績均獲全市之冠;近3年教師資格證通過率在90%以上,大專(zhuan) 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達96%以上。
和諧校園充滿發展希望
教師教育、藝術教育、女子教育的傳(chuan) 統特色,使學校營造了高品位的育人氛圍。在此基礎上,學校全方位、多層次地推進文化建設,形成特色鮮明、內(nei) 涵豐(feng) 富、品位高雅的物質文化環境和精神文化環境。
學校與(yu) 鬆陽十大風景名勝之首的獨山隔溪相望,環境幽靜,風光秀美。結合田園鬆陽的地域特色,學校積極打造生態校園,使校園綠意盎然,四季花開。同時,不斷提升多媒體(ti) 設備、教育教學設備,擴充教育資源,完成與(yu) 麗(li) 水學院的網絡一體(ti) 化建設,逐步推行學校教育教學網絡化,實行網上管理校產(chan) 設備,實現教育現代化。推進“千萬(wan) 學生飲食放心工程”,用好課堂、黑板報、安全教育平台等主渠道,加強學生安全預警教育和校園衛生防疫工作,年年爭(zheng) 創平安校園。
秉承“服務學生發展,奉獻社會(hui) 事業(ye) ”的辦學理念,堅持“正德達理,崇真尚美”校訓和“勤勉自強,和諧進取”的校風,以人為(wei) 本,充分尊重師生的個(ge) 性與(yu) 發展需求,通過教工之家建設、學生社團建設等渠道,打造學生社團特色品牌,細化“雅德雅風”的師德標準和“雅言雅行”的具體(ti) 細則,使之內(nei) 化為(wei) 廣大師生的自覺意識、自覺行動,並不斷拓展師生的幸福維度,營造團結、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園人文氛圍。
著眼提升師德師風與(yu) 學生綜合素質潛能,大力開展校外實踐活動和誌願服務活動。注重儀(yi) 式教育,加強榜樣教育,廣泛開展各類評優(you) 評先等宣傳(chuan) 活動,樹立先進典型;以校報、黑板報、廣播台、校園電視台、團刊《千帆》、微信公眾(zhong) 號、宣傳(chuan) 畫廊、網站等校園文化宣傳(chuan) 陣地為(wei) 依托,擴大各類學習(xi) 宣傳(chuan) ,形成較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40多年來,學校從(cong) 初創時僅(jin) 一樓數間平房,到如今群樓林立,從(cong) 當初230名新生入學到如今一萬(wan) 多名學子走出校園、走上工作崗位,其間凝聚著一代又一代老校長、老教師及老員工的艱辛與(yu) 心血,承載著上級領導、社會(hui) 各界和廣大校友的關(guan) 懷和支持。目前,在廣大校友中,不乏勤政為(wei) 民的黨(dang) 政部門的領導;不乏獨有建樹的書(shu) 法家、畫家和優(you) 秀的音樂(le) 藝術人才;不乏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線的中小學校長、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和優(you) 秀班主任;更有許多默默無聞、埋頭苦幹、無私奉獻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他們(men) 勤奮工作、拚搏進取,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ye) ,為(wei) 社會(hui) 進步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wei) 母校贏得了榮譽,使人們(men) 為(wei) 之驕傲和自豪。
未來,學校將繼續堅持立足地方、貼近社會(hui) 、服務基層,遵循“依托特色辦學校,依托市場設專(zhuan) 業(ye) ,依托基地訓技能”的理念,努力培養(yang) 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打造成麗(li) 水高等教育創新實踐“兩(liang) 山理念”的特戰隊,麗(li) 水學院服務區域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排頭兵,“遂昌—鬆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聚落區建設的主力軍(jun) ,成為(wei) “本地離不開、業(ye) 內(nei) 都認同”的地方應用型高等教育機構,為(wei) 服務美麗(li) 幸福新麗(li) 水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四十年耕耘不輟,四十年春華秋實。蔥鬱巍峨的獨山、淙淙不絕的鬆蔭溪水見證了麗(li) 水學院幼兒(er) 師範學院一路走來的滄桑與(yu) 輝煌。全體(ti) 師生將初衷不改,情懷依舊,秉承傳(chuan) 統,發揮優(you) 勢,繼往開來,與(yu) 時俱進,再譜學校未來發展的新華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小故事解讀大道理 小切口反映大主題
廣西師範大學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生宣講團到桂林資源實驗中學開展了“擘畫教育新藍圖,開啟青春新征程”宣講活動。[詳細] -
融合教育突圍 讓特殊兒童看得見曙光,摸得著未來
“他們缺的就是一個平等交流的機會。”甘肅省聽力語言康複中心幼兒園負責人王元芬說,融合教育正是教育公平真正落地的地方,會幫助特殊兒童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自信,覺得社會是包容自己的。[詳細] -
青島援藏工作組助力桑珠孜區學前教育實現“三個100%”
自山東省第九批青島援藏工作組進駐桑珠孜區以來,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發揚“老西藏精神”,助力實現鄉村幼兒園兒童入園率、大學生教師配備率、園所建設標準化率“三個100%”。[詳細] -
洛桑卓嘎:淺析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而且也將逐漸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在幼兒教學方麵也不例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