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藏漢音譯的方法與技巧
從(cong) 事藏漢翻譯工作,通常會(hui) 遇到各類的音譯問題。音譯環節是翻譯過程中一項重要的翻譯方式,音譯的精準程度會(hui) 直接影響到譯文的質量。雖然藏漢音譯的時間比較長,但在實際的音譯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客觀上對藏漢音譯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本文將試著通過對藏漢音譯的方式、技巧、原則以及忌諱點等的分析,探討相應的解決(jue) 措施。
一、音譯的原則
1、忠實原文,適當增減
翻譯人員在進行藏漢互譯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盡可能地忠實原文。同時,要懂得適當地增減詞匯,這是一名翻譯人員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翻譯工作是將一種語言文字完整地轉化為(wei) 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活動,其轉化過程需要一定的精準性,可以準確表達清楚其原句的含義(yi) 。語言文字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特點,需要語言環境的支持,要求翻譯者熟悉該語言環境,隻有這樣才能將所翻譯出來的文章貼合原文的思想含義(yi) 。所以,想要完整且精準無誤地將原本的含義(yi) 展現出來,就需要適當地增減詞匯,懂得將語言詞組精準地結合在一起,並學會(hui) 使用翻譯的技巧。翻譯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將重心放置在原文當中,如果過於(yu) 關(guan) 注且忠實原文,那麽(me) 翻譯出來的文章一樣會(hui) 缺乏準確度。
2、語言環境的改譯
在翻譯時,如果需要對其語言環境進行改譯,就需要以原文為(wei) 基礎,深入了解原文所呈現出來的風格效果,並對其內(nei) 容意旨進行分析,並不是過分注重其語言的表達形態。若翻譯人員為(wei) 了達到最佳效果,滿足忠實原文的要求,就需要在具體(ti) 的翻譯過程中滿足相應的翻譯原則,不能生硬地對詞句進行翻譯,需要結合民族語言的習(xi) 慣以及規則,對原文的語言環境進行考量,針對性地選擇翻譯方式。如原文中的某些詞語不能直接翻譯,就需要對該語句的前後詞語進行改譯,選用和其字麵意思相同的詞語進行翻譯。
3、語句通順
在進行藏漢翻譯時,必須要保證語句通順,不能機械地照詞翻譯。翻譯人員需要讀懂原文,並加深對該文章的了解程度,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依據藏語表達的形式和規律等,把原文轉換成通俗易懂的現代藏語,防止翻譯出來的文章出現語言拗口等不流暢現象。
同時,翻譯時要盡可能地表達清楚原文的中心思想。在具體(ti) 語境中,要使用助詞等來修辭動詞,但如果其時態動詞對應的詞語有很多,就需要考量該語句的語境,如果翻譯出現了混淆,就會(hui) 使譯文和原文意思呈現背道而馳的狀況。所以,在進行藏漢音譯時,必須要保證其語句的通暢程度,讓文章整體(ti) 上通俗易懂。
4、保持原文的風格
藏漢翻譯中需遵循原文風格,要在保證其語言風格的同時找到相應的語言規律。保持原文風格對文章翻譯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幫助。翻譯人員不能在翻譯過程中,過於(yu) 偏向自身的語言風格,必須要對兩(liang) 種語言的理解達到一定的程度,不能讓二者之間的差異影響到翻譯工作的進行,進而改變了其原文風格。
二、音譯的方法
1、基於(yu) 規則的方式
在規則基礎上,對文章內(nei) 容進行翻譯。主要是把現階段漢藏音譯語言學的各類知識完整地結合起來,懂得運用該類知識,並適當地總結出相應的翻譯規則,按照這些規則,把漢字準確無誤地轉換為(wei) 藏文,構建出一套精準且表達準確的音譯規則。通常情況下,人工的規則會(hui) 對所需要進行翻譯的語言有所依賴,所獲得的語言複雜程度也比較高,需要對其語言進行考量,以規則為(wei) 翻譯方式的處理辦法需要考慮啟發式的信息資料,確定出原語言的內(nei) 部以及外部之間的關(guan) 係,選用更為(wei) 詳盡的方式對其語言進行處理。
2、統計
統計在自然語言的處理中是一種使用頻率較高的方式,該音譯方式在實際的語言翻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優(you) 勢,依賴程度比較小,可以對其進行移植處理。應用統計的音譯方式首先要開展語料的訓練,把原語言和目標語言完整地結合在一起,使用語言模型對其開展音譯工作。
3、省略法
這種翻譯方式並不是將原文中的含義(yi) 刪掉,而是將語句中一些可以忽略不計的詞語適當地進行刪減,這類詞語的增加會(hui) 使文章變得複雜,甚至還會(hui) 違反音譯語言的習(xi) 慣。使用省略法的翻譯方式需要對其結構進行考慮,適當地對代詞進行省略。在漢語的句子中,主語的代詞出現的頻率會(hui) 比較高,想要保證其譯文前後之間的意思保持高度一致,就需要調整其句子的緊湊性,防止各類詞匯出現重複用詞的現象,翻譯出來的文章前後句子的主語可以更加明顯,適當地省去人稱代詞,並將其完整地涵蓋在翻譯的文章當中。
4、增譯法
這種音譯方式,主要是在原文的基礎上適當地增添詞匯,保證其翻譯出來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讓其語法以及語言形式符合漢語習(xi) 慣,讓其文章的文化背景等可以和原文保持高度一致,達到譯文和原文之間精神統一的目的,不能隻從(cong) 表麵上對其進行考量。首先,可以就語句的結構進行分析,適當地補充其原文當中忽略的動詞等;其次,可以對原文中回答句式中所省略的部分進行增設。
三、音譯的技巧
1、多餘(yu) 音節
如果按實際的多音節字翻譯就會(hui) 使被譯名稱音節過長過多;所以某些不明顯、不自成音節的讀音如上、下加字和前、後加字的讀音等可以不譯出來。
2、不用方言字
如:barskor譯成巴廓,不譯成八角,因為(wei) 角字是根據四川方言讀著guo,而普通話讀作jiao;tshering譯成策仁,不譯成澤仁,因澤字四川方言讀ce,而普通話讀作ze;chosvphel譯成群培、或曲培、卻培、頃佩,不譯成曲批,因批字四川方言讀pei,而普通話讀作pi。
3、應避免重名
由於(yu) 藏民族文化習(xi) 俗的原因,重名現象是相當普遍的,同一個(ge) 單位、同一個(ge) 村,同一個(ge) 班級都有同名現象;特別是曆史著作中,重名現象也是很常見的。所以,在譯名前加上出生地或家族名或注上出生年代等,避免混淆不清。
4、應體(ti) 現出性別
漢族取名,在含義(yi) 上男女差異明顯,一般從(cong) 字麵上就能分辨出是男性或女性,因此,藏文人名漢譯時也要盡量體(ti) 現出這一點來。
四、音譯的忌諱
1、漢語方言文化的差異
藏漢互譯工作曆史久遠,從(cong) 事該項工作的人員,都會(hui) 受到其籍貫等的影響,其所呈現出來的方言和其所使用的漢字的習(xi) 慣各有不同。由於(yu) 其漢語方言等文化背景的影響,導致其沒有形成一個(ge) 統一的音譯標準以及習(xi) 慣。
2、藏語方言文化的差異
藏語方言多種多樣。現階段,藏語方言派係總體(ti) 被分為(wei) 三種,分別是前後藏方言、藏方言、安多方言。這三種方言流行的地域不同,每一派方言內(nei) 部也會(hui) 存在一定的差異。
藏語和漢語差異較大,而藏族的通用語又缺乏一定的標準,因此,藏漢互譯主要是以意譯為(wei) 主,並不是通過咬文嚼字等方式進行互譯。近些年,隨著藏語詞匯量的不斷增多,傳(chuan) 統的翻譯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階段的交流需求。因此,選用音譯的方式進行漢藏翻譯已經成為(wei) 現階段翻譯工作者的主要方式,其可行程度也比較大。所以,我們(men) 要盡可能地推廣音譯這種翻譯方式,從(cong) 而進一步促進藏族和漢族在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交融。
(作者單位:西藏日報社藏編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以愛之名,澆灌民族團結之花
三尺講台40載,燃燒青春發漸白。現年65歲的強俄巴•次央是西藏大學教授,是學生心目中溫文爾雅、博學多才、謙和敬業的良師益友。[詳細] -
內地西藏班:共話使命擔當 建設美麗新西藏
據了解,“觸摸家鄉變化·傾聽黨的聲音”內地西藏班民族團結教育活動自2013年啟動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7屆,覆蓋全國20個省市、20多所內地西藏班的萬餘名學生。[詳細] -
中國寶“藏” | 從3歲到18歲 學前至高中免費教育惠及西藏百萬學子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第八中學的德慶旺姆,常在下課後快樂得蹦蹦跳跳,因為西藏“三包”教育政策補助標準提高後,學校的夥食更好了。[詳細] -
數說寶“藏”丨“半邊天”!西藏高校在校生超50%是女生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西藏自治區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中女性在校生比例均超過5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