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拉薩曲水縣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綜述

發布時間:2020-12-28 09:00:00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曲水縣南木鄉(xiang) 江村全貌。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優(you) 先發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回望“十三五”,曲水縣積極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創新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綜合改革,切實破除製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障礙,激發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新活力。一個(ge)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鄉(xiang) 風文明、生態宜居、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新農(nong) 村逐步建成,農(nong) 業(ye) 成為(wei) 有奔頭的朝陽產(chan) 業(ye) ,農(nong) 村成為(wei) 安居樂(le) 業(ye) 的美麗(li) 家園,農(nong) 民幸福感滿滿。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致富忙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重點,生活富裕是根本。“十三五”以來,曲水縣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展開深入研究,以南木鄉(xiang) 江村為(wei) 試點,按照“一業(ye) 主導、多業(ye) 發展”的思路,因地製宜、突出特色,大力發展蔬菜產(chan) 業(ye) ,統籌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帶動群眾(zhong) 持續增收。

  自2005年起,曲水縣江村便開始著力打造“蔬菜村”,到2019年,全村蔬菜大棚規模已由最初的500畝(mu) 增長到1700餘(yu) 畝(mu) ,蔬菜品種達40餘(yu) 種,年產(chan) 蔬菜達2000萬(wan) 斤,預計年產(chan) 值可達4000萬(wan) 元。

  “重農(nong) 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作為(wei) 試點的江村,它的發展更是關(guan) 係著曲水縣以後的發展,我們(men) 引進曲水淨植茂騰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實施‘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經營模式,建成果蔬交易市場、成立蔬菜協會(hui) ,並發展蔬菜生產(chan) 、淨菜加工、保鮮冷藏、配送銷售等蔬菜延伸產(chan) 業(ye) ,帶動群眾(zhong) 全產(chan) 業(ye) 鏈參與(yu) 蔬菜產(chan) 業(ye) 發展。”曲水縣副縣長侯靜華說。

  從(cong) 江村出發,沿著318國道前行,穿過才納大橋,再前行一段距離,高速路旁,曲水縣才納鄉(xiang)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區就在不遠處。近年來,曲水縣立足現代農(nong) 業(ye) 縣實際,圍繞打造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升級版,分期分批打造才納園區,一期A、B園區已建設完成,二期園區正在加快打造。

  侯靜華說:“為(wei) 推動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發展,曲水縣將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園與(yu) 小城鎮發展、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起來,做大做強主導產(chan) 業(ye)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為(wei) 推進結構轉型升級,目前曲水縣已完成現代農(nong) 業(ye) 試驗觀光區、特色產(chan) 品展銷區、高標準智能溫室、科技實驗樓等建設項目,成為(wei) 全區第一個(ge) 集中引進新品種試種推廣的先行區。

  新型農(nong) 民有作為(wei)

  人才是第一生產(chan) 力。近些年,曲水縣著眼於(yu) 加大農(nong) 民教育培訓力度,努力提高農(nong) 民科技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培育造就了一支適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新型農(nong) 民隊伍。

  江村第一書(shu) 記巴桑次仁介紹說:“為(wei) 了讓農(nong) 牧民有技傍身,依托蔬菜基地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我們(men) 對村民進行了相關(guan) 培訓。此外,南木村羌嘎賓頓手工編織合作社自2012年成立以來,每年都會(hui) 對村裏的群眾(zhong) 進行不定期培訓,培訓內(nei) 容包括民族手工業(ye) 技能等。”

  來自江村的尼瑪今年在茂騰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租了70餘(yu) 畝(mu) 地種植果蔬藥材,她告訴記者,自己在參加專(zhuan) 業(ye) 技術培訓後,熟練掌握了果蔬藥材的種植技術。

  “當時我和老公投資了7萬(wan) 元,到現在已經賣出去了十幾萬(wan) 元的果蔬藥材。”育苗棚內(nei) ,綠色的牛蒡生機勃勃,給尼瑪帶來了致富奔小康的新希望。

  截至目前,曲水縣培育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200人。與(yu) 傳(chuan) 統農(nong) 民相比,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思想開放、受教育程度較高,他們(men) 能將所學的知識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主動應用於(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才納園區的阿乃便是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代表,他告訴記者,自己跟崗實訓了一年便掌握了種植技術,如今負責園區70畝(mu) 地的種植工作。

  “雖然已經掌握了全套的種植流程,但隻要有培訓機會(hui) 我還是會(hui) 積極參加。現在社會(hui) 發展這麽(me) 快,我必須緊跟時代步伐。”阿乃說。

  2019年,曲水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達45億(yi) 元,直接培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1200人次,提供就業(ye) 崗位2000餘(yu) 個(ge) ,幫助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年均增收1.5萬(wan) 元。

  生態宜居換新貌

  走進江村,入眼可見一排排整齊的樓房,道路幹淨整潔。在冬日暖陽照耀下,整個(ge) 村子宛如一幅美麗(li) 畫卷。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近年來,曲水縣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由點到麵加快推進,城鄉(xiang) 協同發展的美好畫卷緩緩鋪展。農(nong) 村生態環境的好壞決(jue) 定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生活質量。“十三五”期間,江村堅持以硬件建設為(wei) 基礎,健全環境衛生管理製度,著力改善群眾(zhong) 生活環境,打造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

  據巴桑次仁介紹,從(cong) 2019年8月起,江村開始進行“廁所革命”,到2020年8月,旱廁全部改造完畢。此外,江村還修建了汙水處理廠,每天能處理生活汙水130噸左右。

  為(wei) 了豐(feng) 富村民的業(ye) 餘(yu) 生活,村裏還修建了兩(liang) 個(ge) 廣場,分別用於(yu) 青少年運動和老年健身。閑暇時間,巴桑次仁會(hui) 和村民打打籃球,觀看老年人跳健身操,生活別提多愜意。

  對於(yu) 下一步的打算,侯靜華說:“曲水縣將在‘美麗(li) 江村’建設經驗基礎上,逐步實施好聶當鄉(xiang) 熱堆村、曲水鎮茶巴朗村、茶巴拉鄉(xiang) 茶巴拉村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工程。‘十四五’期間,曲水縣將實現更多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八有、八到村、十有、十到戶’,全麵改善農(nong) 牧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推動實現城鄉(xiang) 居民生活基本設施大體(ti) 相當,並且以組織振興(xing) 為(wei) 統領,統籌有序推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人才振興(xing) 、文化振興(xing) 、生態振興(xing) 、組織振興(xing) ,逐步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

  產(chan) 業(ye) 興(xing) 、環境美、農(nong) 民富,一幅秀美的曲水鄉(xiang) 村振興(xing) 畫卷正在逐漸鋪開。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