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遊戲對幼兒全方位發展的重要性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幼兒(er) 園“小學化”專(zhuan) 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對幼兒(er) 園“小學化”的問題展開專(zhuan) 項治理。當前時期,幼兒(er) 教育超前化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hui) 現象,然而對於(yu) 幼兒(er) 來講,超前教育不僅(jin) 不利於(yu) 幼兒(er) 的身心健康發展,還會(hui) 對幼兒(er) 後續學習(xi) 產(chan) 生消極影響。相比於(yu) 刻板傳(chuan) 授書(shu) 本知識,遊戲才是有效促進幼兒(er) 發展的教育手段之一。幼兒(er) 在遊戲活動時可以訓練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方方麵麵的能力,因此,在幼兒(er) 教育工作中,我們(men) 提倡的科學方法是教育教學遊戲化、兒(er) 童規則遊戲化、兒(er) 童行為(wei) 習(xi) 慣遊戲化、兒(er) 童發展能力遊戲化——把遊戲滲透到幼兒(er) 的日常生活中,充分發揮遊戲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師在遊戲教育中的介入與(yu) 指導
關(guan) 於(yu) 教師的介入。開展遊戲活動的最終目的在於(yu) 教育幼兒(er) ,但是幼兒(er) 因為(wei) 年齡小,在遊戲過程中容易出現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興(xing) 趣不穩定、遊戲目的不夠明確等情況,這些因素都將影響遊戲教育的質量。當教師觀察到幼兒(er) 已經較長時間處於(yu) 消極狀態時,應適當介入,幫助幼兒(er) 運用溝通協商、交換物品、交換角色等方式緩解矛盾;教師應幫助幼兒(er) 拓展遊戲內(nei) 容、提示遊戲台詞,幫助幼兒(er) 推進遊戲進程;在幼兒(er) 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向時,應適當引導幼兒(er) 回到遊戲。
教師對遊戲的指導。幼兒(er) 在遊戲中往往喜歡和別人承擔同樣的角色、爭(zheng) 搶同樣的物料,這與(yu) 幼兒(er) 的認知能力、交往技能和語言能力有關(guan) 。教師可以運用順水推舟式的引導方式,例如增加遊戲道具的數量,讓幼兒(er) 發現數量變化後,自發想辦法進行分配。另外可以設立一個(ge) 小導演角色,讓幼兒(er) 輪流來扮演,協調表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幼兒(er) 在自己作為(wei) 小導演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到統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紹
1、遊戲選定:表演類遊戲具備生動、有趣的特點,容易被幼兒(er) 接受,我們(men) 以“小蝌蚪找媽媽”為(wei) 例進行案例分析。一方麵,這個(ge) 案例從(cong) 選材上非常有利於(yu) 幼兒(er) 創編動作,小蝌蚪和魚、鴨子、大白鵝、青蛙等動物都是幼兒(er) 熟知的,在遊戲過程中幼兒(er) 可以模仿不同動物的動作,開展肢體(ti) 訓練;另一方麵,該故事情節簡單、易於(yu) 表演,小蝌蚪尋找媽媽的行為(wei) 也容易被幼兒(er) 理解,在了解故事內(nei) 容的基礎上,比較有利於(yu) 激發幼兒(er) 的表演興(xing) 趣。
2、遊戲流程:教師設計遊戲、講解故事情節、開展和記錄遊戲過程中各方麵的信息、有計劃地記錄遊戲中的代表情節。
3、教師簡單講解故事情節:青蛙媽媽在水草上產(chan) 了很多卵,然後去了池塘。青蛙的卵慢慢變成蝌蚪。小蝌蚪看見母鴨和小鴨子一起遊泳,就想到了找媽媽。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蝌蚪遇到了魚、烏(wu) 龜、大白鵝,但卻都不是它們(men) 的媽媽。最後,小蝌蚪們(men) 找到了青蛙媽媽,它穿著綠色的衣服,有四條腿。青蛙媽媽向小蝌蚪解釋了從(cong) 蝌蚪到青蛙的發展過程,這樣小蝌蚪就能理解為(wei) 什麽(me) 它們(men) 的媽媽看起來和它們(men) 不一樣了。
(二)案例分析
根據教師記錄的觀察資料,整理如下有代表性的矛盾問題:
1、幼兒(er) 們(men) 在挑選遊戲頭飾時,A、B、C三個(ge) 幼兒(er) 都想搶紅色的鯉魚頭飾,互不相讓;
2、有的幼兒(er) 戴上了頭飾後急切地要上台表演;有的幼兒(er) 隻是拿到了頭飾,還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麽(me) ,沒有準備好開始表演。
3、表演開始前和表演過程中,舞台秩序比較混亂(luan) ,甚至有的幼兒(er) 被撞倒,引發幼兒(er) 之間的爭(zheng) 執,遊戲環節被迫暫停。
(三)解決(jue) 方法
根據教師的記錄,幼兒(er) 在遊戲表演中,有比較突出的兩(liang) 類問題,一是幼兒(er) 在遊戲中爭(zheng) 搶物品的行為(wei) ,二是幼兒(er) 因各種狀況無法推進遊戲。現在我們(men) 來看一下教師們(men) 的應對舉(ju) 措。
1、爭(zheng) 搶頭飾:幼兒(er) 們(men) 為(wei) 了爭(zheng) 奪小鯉魚的頭飾互不相讓,教師觀察幾分鍾後發現幼兒(er) 們(men) 無法破解僵局,並且在爭(zheng) 搶過程中即將大打出手。這時教師戴上了大白鵝的頭飾,告訴幼兒(er) 們(men) 還有大烏(wu) 龜、鴨子媽媽等各種頭飾可以選擇,這時幼兒(er) C首先對鴨子媽媽頭飾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幼兒(er) 們(men) 逐個(ge) 拿到了自己選擇的頭飾。
2、無法推進遊戲:表演即將開始時,部分幼兒(er) 們(men) 還沒有做好準備,尚未佩戴頭飾,教師選擇等待和觀察事態進展,等待幼兒(er) 們(men) 主動解決(jue) 問題。扮演小蝌蚪的幼兒(er) D開始承擔起領導角色。幼兒(er) D開始指揮並協助其他幼兒(er) 做好表演準備,並邀請觀眾(zhong) 席上的教師一起加入表演。教師接受邀請,上台表演另一隻小蝌蚪,並且幫助幼兒(er) 們(men) 開始了遊戲表演。
三、遊戲教育的缺失和過分追求“小學化”帶來的問題
伴隨著幼兒(er) 教育的“小學化”越來越嚴(yan) 重,“基礎小學教育”的教學模式偏離了幼兒(er) 園管理的正確方向,給幼兒(er) 的健康成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降低幼兒(er) 的學習(xi) 興(xing) 趣。“小學化”教育的內(nei) 容大多超出了幼兒(er) 年齡和能力所能承受的範圍。如果采用這種強製性的教育方式,勢必會(hui) 引起幼兒(er) 們(men) 的厭煩和抵觸,最終使幼兒(er) 們(men) 的學習(xi) 興(xing) 趣受到損害。
扼殺幼兒(er) 的潛能。科學的幼兒(er) 教育,教師設計的遊戲活動往往使幼兒(er) 獲得各種能力的訓練,幼兒(er) 們(men) 在這種基於(yu) 遊戲的教育活動變得越來越健康、活潑、聰明,過分追求書(shu) 本知識則會(hui) 限製幼兒(er) 的想象力、動手能力等,孩子們(men) 也容易陷入到厭煩、無所事事等消極的被動狀態。
因此,在幼兒(er) 教育中,教師應充分發揮遊戲教育的優(you) 越性,積極探索遊戲教育在幼兒(er) 教育中的應用策略,精心設置遊戲內(nei) 容、創造適宜遊戲環境,不斷提高遊戲教育在幼兒(er) 教育中的應用水平,進而促進幼兒(er) 教育又好又快地發展。
(作者單位:西藏軍(jun) 區機關(guan) 幼兒(er) 園教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快樂成長——山南市實驗幼兒園開展趣味活動
“十三五”期間,山南市大力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四化”19項工程為統領,著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麵,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快樂成長。[詳細] -
西藏自治區學前教育毛入園率超87%
來自西藏自治區教育廳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西藏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7.03%,比2011年提高了52.03個百分點。[詳細] -
淺析幼兒園教學質量評價體係的構建
由於幼兒教學具有其特殊性,在課堂上構建教學質量評價體係對於提高管理部門決策水平,推動課堂目標順利實現,培養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同樣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詳細] -
洛桑曲珍:優化管理,提升學前教育教學水平
傳統的學前教育教學方法存在一定弊端,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前教育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不適用於幼兒園教育教學未來改革發展的需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