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唯”後,怎麽評價高校教師
一段時間以來,在高校教師的職稱評價(jia) 當中,唯論文、唯“帽子”、唯學曆、唯獎項、唯項目的不良傾(qing) 向,讓大家反響強烈。近日,教育部會(hui) 同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出台《關(guan) 於(yu) 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強調要設置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jia) 指標,持續激發高校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1月27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hui) 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指出,文件把細化落實教師評價(jia) 改革作為(wei) 關(guan) 鍵路徑,明確4項舉(ju) 措。這四項舉(ju) 措,也是“破”“立”並舉(ju) :破“五唯”,破“SCI至上”;建立考核評價(jia) 結果分級反饋機製,完善教學質量評價(jia) 製度。
“評價(jia) 標準問題可以說是我們(men) 職稱評價(jia) 的一個(ge) 非常核心的問題。”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劉冬梅說,這次改革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圍繞教師職稱評審當中的重點難點提出舉(ju) 措。接下來,兩(liang) 部將指導各地、各高校密切協作,盡快製定具體(ti) 措施。
劉冬梅表示,這次改革中明確,不以SCI等論文相關(guan) 指標作為(wei) 職稱評價(jia) 的前置條件和判斷的直接依據,論文發表數量、引用情況、期刊影響因子等僅(jin) 作為(wei) 評價(jia) 的一個(ge) 參考,核心是要評價(jia) 研究本身的創新水平和科學價(jia) 值。還提出,不得在職稱評審中簡單規定獲得科研項目的數量和經費規模等條件,不得將出國(境)的學習(xi) 經曆、獲得人才稱號情況等作為(wei) 限製性條件。目的就是要避免將某一個(ge) 條件或者指標作為(wei) 評價(jia) 人才的“唯一”標準。
破“五唯”後,評什麽(me) ,怎麽(me) 評?劉冬梅介紹,改革提出了四個(ge) 方麵的舉(ju) 措。
首先,是強化師德和教育教學的要求。把好思想政治關(guan) ,強化教師思想政治要求,將師德表現作為(wei) 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突出教書(shu) 育人實績,把教育教學職責作為(wei) 評價(jia) 教師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學業(ye) 績和教學研究在職稱評審中所占的比重。二是突出質量導向。探索將項目報告、技術報告、學術會(hui) 議報告、教學成果著作、論文、標準規範、創造的作品等高水平成果作為(wei) 代表性成果,突出評價(jia) 成果質量、原創價(jia) 值、社會(hui) 發展的實際貢獻以及支撐人才培養(yang) 的貢獻等。“對作出重大貢獻或高校招聘引進的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我們(men) 在堅持嚴(yan) 把質量和遵循程序的前提下,還可以製定較為(wei) 靈活的評價(jia) 標準。”劉冬梅說。
還有很重要的兩(liang) 點,是分類評價(jia) 和同行評議。按照教學為(wei) 主型、教學科研型等崗位類型,根據不同的學科領域、不同的研究類型、不同的專(zhuan) 業(ye) 門類,建立對高校教師的分類評價(jia) 標準,有針對性地評價(jia) 不同類別教師的實績、貢獻和能力。尊重人才個(ge) 性化和多樣化的特點,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同行評議方麵,改革強調完善同行專(zhuan) 家評議機製,鼓勵采取個(ge) 人述職、麵試答辯、同行評議、實踐操作、業(ye) 績展示等多種靈活評價(jia) 的方式,鼓勵探索引入外部專(zhuan) 家和第三方機構,並且強調要給評審專(zhuan) 家預留充足的時間進行評鑒,引導評審專(zhuan) 家負責任地提供客觀公正的專(zhuan) 業(ye) 評議意見。“在規範評審專(zhuan) 家的評審行為(wei) 方麵,我們(men) 也提出,要建立評審專(zhuan) 家的誠信記錄、履職盡責評價(jia) 責任追究等相關(guan) 製度,盡可能地提高我們(men) 職稱評價(jia) 的科學性、專(zhuan) 業(ye) 性和針對性。”劉冬梅強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防範中小學生欺淩專項治理行動啟動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日前印發《防範中小學生欺淩專項治理行動工作方案》,啟動開展防範中小學生欺淩專項治理行動,要求各地於3月底前完成排查摸底,6月底前完成集中整治。[詳細] -
六部門出台意見 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教育部等6部門發布《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針對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提出20條重點舉措。[詳細] -
心中是學生、身旁是家長,西藏政協委員宋吉辰的基層教育路
作為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貢覺縣相皮鄉第二小學副校長,多年來,宋吉辰一直工作在基層教育一線。[詳細] -
教育部門提醒:家長應增強校外培訓消費維權意識
麵向中小學生從事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類培訓的機構,須持有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而從事藝術、體育、科技、研學等非學科類培訓的機構須持有營業執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