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培養千萬技能人才 中國職業教育交出亮眼成績單
一個(ge) 國家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離不開人才,在人才培養(yang) 的“蓄水池”中,職業(ye) 教育起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增強職業(ye) 技術教育適應性,深化職普融通、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製,大力培養(yang) 技術技能人才。”
如今,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職業(ye) 教育體(ti) 係,我國職業(ye) 教育也培養(yang) 了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職教一人,就業(ye) 一人,脫貧一家”已成為(wei) 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見效最快的方式。對於(yu) 千千萬(wan) 萬(wan) 的年輕人來說,這個(ge) 曾經的“次要選擇”,已成為(wei) 改變家庭命運、實現個(ge) 人理想的重要渠道。
明確職業(ye) 教育是一個(ge) 教育類型
“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是兩(liang) 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ye) 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職業(ye) 教育的地位。
“職業(ye) 教育是一個(ge) 教育類型,而不是教育層次。”在2020年12月8日教育部舉(ju) 辦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教育部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這樣說。
陳子季解釋到,職業(ye) 教育要以類型教育為(wei) 基點,牢固確立職業(ye) 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中的重要位置,圍繞建設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強化類型特色,堅定服務發展、促進就業(ye) 的辦學方向,不斷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職業(ye) 教育發展道路。
“十三五”期間,我國職業(ye) 教育的“家底”如何?
據教育部的統計數據,2019年,全國共有職業(ye) 學校1.15萬(wan) 所,在校生2857.18萬(wan) 人;中職招生600.37萬(wan) ,占高中階段教育的41.70%;高職(專(zhuan) 科)招生483.61萬(wan) ,占普通本專(zhuan) 科的52.90%。累計培養(yang) 高等學曆繼續教育本專(zhuan) 科畢業(ye) 生5452萬(wan) 人,開展社區教育培訓約3.2億(yi) 人次。
陳子季介紹,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回顧近5年,職業(ye) 教育發展主要有五大亮點。其中,最大的貢獻是確立了職業(ye) 教育的類型地位;最大的突破是構建起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最大的進步是邁入了提質培優(you) 、增值賦能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最大的成就是培養(yang) 了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最大的亮點是實現了更高水平的開放。
“‘十三五’期間,我們(men) 建立健全以職業(ye) 教育和普通教育‘雙軌’運行為(wei) 標誌,以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為(wei) 核心,同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相適應的新時代的中國特色職業(ye) 教育體(ti) 係,把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的工作重心轉到提高質量上來,實現職業(ye) 教育的提質培優(you) 和增值賦能。”陳子季說。
如今,千萬(wan) 家庭通過職業(ye) 教育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在服務脫貧攻堅上,職業(ye) 院校70%以上的學生都來自農(nong) 村,“職教一人,就業(ye) 一人,脫貧一家”成為(wei) 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見效最快的方式。
“如順德職業(ye) 技術學院開展的‘一人學廚、全家脫貧’的幫扶培訓項目。”陳子季介紹,“十三五”期間,共創國家級農(nong) 村職業(ye) 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261個(ge) 。在促進教育公平上,中職免學費、助學金分別覆蓋已經超過90%和40%的學生,高職獎學金、助學金分別覆蓋近30%和25%以上的學生。
每年培養(yang) 上千萬(wan) 技能人才
據統計,當前全國職業(ye) 學校開設1200餘(yu) 個(ge) 專(zhuan) 業(ye) 和10餘(yu) 萬(wan) 個(ge) 專(zhuan) 業(ye) 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每年培養(yang) 1000萬(wan) 左右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現代製造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等領域,一線新增從(cong) 業(ye) 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ye) 院校畢業(ye) 生。
“‘十三五’期間,職業(ye) 教育最大的成就就是培養(yang) 了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在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發展、服務脫貧攻堅、促進教育公平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陳子季說。
東(dong) 西職業(ye) 院校協作全覆蓋、東(dong) 西中職招生協作兜底、職業(ye) 院校全麵參與(yu) 東(dong) 西勞務協作三大行動,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設備超過18億(yi) 元,共建專(zhuan) 業(ye) 點683個(ge) 、實訓基地338個(ge) ,崗位技能提升培訓16萬(wan) 餘(yu) 人,創業(ye) 培訓2.3萬(wan) 餘(yu) 人。
“借助國家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公司聘請了寧波職業(ye) 技術學院國家級教學名師擔任總工程師,領導企業(ye) 技術改革,一年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產(chan) 值3年翻番。”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現身說法,他表示,企業(ye) 與(yu) 學校互相依賴、互相成就,已成為(wei) 利益和命運的共同體(ti) 。
如今,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為(wei) 職業(ye) 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
在深圳職業(ye) 技術學院,曆年畢業(ye) 生中超過10%的專(zhuan) 科生進入到華為(wei) 、騰訊、比亞(ya) 迪等知名企業(ye) 就業(ye) ,2020屆專(zhuan) 科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達96.97%。
“學校對接區域產(chan) 業(ye) 鏈,鼓勵重點專(zhuan) 業(ye) 群聯合世界500強或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組建特色產(chan) 業(ye) 學院,將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做深做實。目前,我校已聯合華為(wei) 、平安等一批行業(ye) 龍頭和領軍(jun) 企業(ye) 建成11個(ge) 特色產(chan) 業(ye) 學院。”深圳職業(ye) 技術學院副校長馬曉明介紹說,“我們(men) 把企業(ye) 麵向在崗工程師的培訓認證和高職教育結合起來,解決(jue) 了職業(ye) 教育和行業(ye) 企業(ye) 發展脫節、教育標準滯後於(yu) 企業(ye) 標準、教學內(nei) 容落後於(yu) 技術發展的問題。”
通過這樣的合作,深圳職業(ye) 技術學院形成了一個(ge) 開放的、能夠緊跟技術發展的教育教學標準體(ti) 係。“學生在校期間既有學生身份,同時通過到企業(ye) 深入實踐,有了工程經驗和認證工程師的身份。對企業(ye) 來說,減少了企業(ye) 對學生職後培訓的時間成本、資金成本等問題。”馬曉明說。
“向產(chan) 業(ye) 開放、向企業(ye) 開放、向世界開放。”陳子季表示,這是“十三五”期間職業(ye) 教育的最大亮點。
據了解,職業(ye) 教育配合國家發改委培育800多家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試點建設21個(ge) 產(chan) 教融合型城市,成立1500個(ge) 職業(ye) 教育集團,3萬(wan) 多家企業(ye) 參與(yu) 職業(ye) 教育,組建56個(ge) 行業(ye) 職業(ye) 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hui) ,現代學徒製試點參與(yu) 企業(ye) 2200多家。與(yu) 7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穩定聯係,400餘(yu) 所高職院校與(yu) 國外辦學機構合作辦學,打造了中國職業(ye) 教育的國際品牌。
止步於(yu) 專(zhuan) 科的“天花板”已打破
一直以來,職業(ye) 教育止步於(yu) 專(zhuan) 科一直被人們(men) 認為(wei) 是職業(ye) 教育的最大限製。如何跨過學曆的“天花板”,成為(wei) 不少職校學生和家長們(men) 一直關(guan) 心的問題。陳子季在回答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提問時表示,2019年以來,教育部批準22所學校開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試點,打破了職業(ye) 教育止步於(yu) 專(zhuan) 科層次的“天花板”。
“構建起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在縱向貫通上,鞏固中等職業(ye) 教育的基礎地位,強化高等職業(ye) 教育的主體(ti) 地位,穩步推進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試點。在橫向融通上,加強職業(ye) 教育、繼續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機銜接、協調發展,暢通各類人才的成長通道。”陳子季說。
職教高考本科錄取比例由6∶1提升至4∶1;中職學生升學深造比例超過70%;全省中職招生錄取44.4萬(wan) 人,比上年增加10.8%,2.5萬(wan) 人超過普通高中分數線;高職錄取36.8萬(wan) 人,2.4萬(wan) 人達到本科錄取分數線……2020年年初,全國首個(ge) 部省共建職教高地啟動,山東(dong) 省教育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鄧雲(yun) 鋒提供的以上數據凸顯改革力度。
就如何破解“職業(ye) 教育隻能招收低分生”難題,鄧雲(yun) 鋒表示,這些超過普通高中和普通本科錄取線的學生為(wei) 何選擇職業(ye) 學校?是因為(wei) 職業(ye) 教育讓學生們(men) 在就業(ye) 上有了更大的優(you) 勢。
鄧雲(yun) 鋒介紹,在教育部指導下,山東(dong) 建立了12項製度機製,出台20個(ge) 改革文件,啟動實施495個(ge) 項目,其中之一是建立“文化素質+職業(ye) 技能”職教高考製度。“職業(ye) 院校招收低分生的難題,逐步得到破解。職教高考製度吸引了更多青少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原來的職業(ye) 教育發展不受重視,很大程度上是發展有‘天花板’,到高職就結束了。現在教育部大力推動、穩步發展職教本科,構建起了中職、高職、職教本科相銜接的培養(yang) 體(ti) 係,包括下一步還有專(zhuan) 業(ye) 碩士、專(zhuan) 業(ye) 博士這樣的路徑,職業(ye) 教育吸引力大為(wei) 增強。”鄧雲(yun) 鋒說。
陳子季說:“關(guan) 於(yu) 職教本科的問題,之前已經有兩(liang) 所獨立學院轉設成職業(ye) 大學,現在獨立學院轉設工作正在推進。我們(men) 正在研究下一步將在高水平的高職院校中選擇一部分專(zhuan) 業(ye) ,經過一定的程序審批後舉(ju) 辦本科層次的職業(ye) 教育。”
對於(yu) 未來職業(ye) 教育發展,陳子季表示:“要建立職教高考製度,我們(men) 依托這一製度,把中等職業(ye) 教育和職業(ye) 專(zhuan) 科教育、職業(ye) 本科教育在內(nei) 容上、培養(yang) 上銜接起來,任何職業(ye) 院校的學生都可以通過職教高考製度進入任何一個(ge) 職業(ye) 院校的任何專(zhuan) 業(ye) 學習(xi) 。”
此外,陳子季指出,要健全普職融通製度,主要在課程共享與(yu) 學生流動兩(liang) 個(ge) 層麵來進行,促進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的資源共享和理念的相互借鑒。健全國家資曆框架製度,規定職業(ye) 教育的學生和普通教育的學生學習(xi) 成果等級互換關(guan) 係,進而規定在特定領域兩(liang) 個(ge) 教育係列的學生都享有同等權利的製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六部門出台意見 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教育部等6部門發布《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針對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提出20條重點舉措。[詳細] -
防範中小學生欺淩專項治理行動啟動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日前印發《防範中小學生欺淩專項治理行動工作方案》,啟動開展防範中小學生欺淩專項治理行動,要求各地於3月底前完成排查摸底,6月底前完成集中整治。[詳細] -
破“五唯”後,怎麽評價高校教師
近日,教育部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出台《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強調要設置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持續激發高校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詳細] -
教育部門提醒:家長應增強校外培訓消費維權意識
麵向中小學生從事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類培訓的機構,須持有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而從事藝術、體育、科技、研學等非學科類培訓的機構須持有營業執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