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抵製“喪文化”,為青少年營造清朗的網絡文化

發布時間:2021-01-28 16:31:00來源: 工人日報

  “喪(sang) 文化”流行、不良網絡遊戲和周邊文化產(chan) 品滲透到校園、因沉迷網絡遊戲引發家庭衝(chong) 突屢見不鮮……日前,在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hui) 議上,不少委員呼籲加速淨化網絡環境,完善“青少年模式”。(見1月25日《新京報》)

  “喪(sang) 文化”是指青年群體(ti) 中帶有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和色彩的語言、文字或圖畫。目前,“00後”中學生是“喪(sang) 文化”的主要受眾(zhong) 。“悲傷(shang) 蛙”“葛優(you) 躺”等表情包,更是十分流行。

  時下,互聯網成了年輕人情緒的宣泄口,他們(men) 的各種負麵情緒、壓力、本領恐慌等狀態,都會(hui) 借網絡去釋放。

  “喪(sang) 文化”的出現,特別是青少年成為(wei) 其主要受眾(zhong) ,著實讓人憂慮。“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年的精神狀態、價(jia) 值觀、奮鬥理念,事關(guan) 國家的希望和未來。正因此,在青少年中強化“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等理念和價(jia) 值觀,無疑十分重要。

  事實上,青年人隻有朝氣蓬勃,有理想、有力量,勇於(yu) 吃苦奮鬥,正視人生苦痛,坦然麵對各種壓力,才可能遠離各種頹廢狀態,成為(wei) 富有活力和創造性的群體(ti) 。

  抵製“喪(sang) 文化”對青年的侵蝕,理當從(cong) 淨化網絡環境開始。對充斥恐怖、暴力、血腥的網遊,“喪(sang) 文化”主題的表情包、文章、視頻等,都需要從(cong) 源頭上阻隔,完善“青少年模式”和舉(ju) 報獎懲措施,建立網絡不良信息預警機製等,為(wei) 青少年營造一個(ge) 清朗向上的網絡文化空間。

  當然,網絡隻是生活的一部分。現實中,無論教育工作者還是家長,都應正視個(ge) 別青年失去目標、陷入頹廢泥沼甚至麻木生存的狀態,對其全方位“施以援手”,比如,追溯青少年“喪(sang) ”的心態根源,扭轉“物質富足而精神空虛”的失衡狀態;再如,幫助他們(men) 培養(yang) 健康的興(xing) 趣愛好,鼓勵參加夏令營、冬令營等社交活動,積極融入同學群體(ti) 、融入社會(hui) ,學會(hui) 與(yu) 周圍的人溝通、交流,共同成長;此外,還要幫助他們(men) 在努力學習(xi) 掌握知識的同時,修身養(yang) 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jia) 值觀,以此引領自己日常的行為(wei) 。

  抵製“喪(sang) 文化”,要多給年輕人一些“鎧甲”、一些力量。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