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通車]讓青年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學霸”回鄉(xiang) 種田、碩士生當快遞小哥、一言不合就“閃辭”……近年來,每當這樣的新聞出現,與(yu) 年輕人擇業(ye) 、就業(ye) 的相關(guan) 話題就會(hui) 引發人們(men) 討論。
年輕人“好”的職業(ye) 選擇是什麽(me) ?年輕人應該如何實現人生價(jia) 值?社會(hui) 上各方看法不一,有不解、質疑甚至論爭(zheng) 。這種討論折射出的,是年輕人擇業(ye) 觀、就業(ye) 觀、成才觀正在發生的變化。
曾幾何時,在很多人眼裏,政府機關(guan) 、國企等穩定的職業(ye) ,是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畢業(ye) 生的首選。隨著中國經濟社會(hui) 不斷發展,職業(ye) 門類更加豐(feng) 富,年輕人的成才路徑更加多元。他們(men) 當中,有人賣米粉,用互聯網思維做營銷,成就知名的餐飲品牌;有人回鄉(xiang) 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把健康有機的生鮮送上人們(men) 餐桌;有人從(cong) 普通外賣員、快遞員做起,從(cong) 基層崗位幹起,一步步書(shu) 寫(xie) 自己的精彩人生。
如果說和以前有什麽(me) 不一樣,那就是如今的年輕人更喜歡聽從(cong) 自己內(nei) 心的召喚,勇敢追求夢想,這是青年一代充滿活力與(yu) 創造力的最好證明。他們(men) 尊重“過來人”的指導,但更希望按自己的想法闖一闖;他們(men) 羨慕父母帶來的榮光,但更青睞不斷達成自己設立的“小目標”;他們(men) 不想捧著所謂的“鐵飯碗”和“金飯碗”度日,更樂(le) 於(yu) 挑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下去……年輕,是他們(men) “折騰”的資本;環境,給予他們(men) “造夢”的勇氣。正如不少年輕人所說:“年輕氣盛,才是年輕人。”
年輕人願意“折騰”,對社會(hui) 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社會(hui) 輿論環境進步了。當經濟越發展,職業(ye) 和崗位越細分和多元,大眾(zhong) 對年輕人的新職業(ye) 選擇才會(hui) 更加開放包容,這正是激發發展活力的重要因子。當全社會(hui) 都肯定、支持創新,創業(ye) 者就有了實現人生價(jia) 值的更大空間。這也意味著,技術創新在往前走。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使傳(chuan) 統行業(ye) 和就業(ye) 崗位發生巨大變化,並創造了大量的新就業(ye) 形態。在這個(ge) 過程中,年輕人往往更能跟上技術革新的腳步。無論是農(nong) 村還是城市的年輕人,隻要勇於(yu) 鑽研新技術、發揮所長,就能創造新業(ye) 態,找到個(ge) 人發展的新方向。
不過,對於(yu) 頻繁“閃辭”等問題,還需要各方引導年輕人根據自身條件和外部就業(ye) 環境來設計規劃個(ge) 人職業(ye) 生涯。同時,也需要用人單位開動腦筋,用事業(ye) 、感情、待遇等多種方式留住優(you) 秀人才,讓年輕員工對企業(ye) 盡快產(chan) 生認同感、歸屬感和安全感。人盡其才、用當其位,方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年輕人的優(you) 勢。
應當看到,當今時代麵臨(lin) 的問題錯綜複雜,人類經曆了史上罕見的多重危機,時代命題的解答方案係於(yu) 青年一代。新時代中國開啟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新的曆史際遇呼喚青年一代有所作為(wei) ,接力投身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路上的奮鬥。
作為(wei) “過來人”,不必哀歎“一代不如一代”,因為(wei) “過來人”也曾年輕過,他們(men) 同樣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強”,都是站在“過來人”、社會(hui) 乃至時代的肩膀上成長起來的。正因如此,社會(hui) 得以進步,人類才有希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曆史際遇。不妨從(cong) 尊重年輕人的理性擇業(ye) 職業(ye) 選擇做起,相信年輕人、嗬護年輕人,多搭橋鋪路,為(wei) 他們(men) “造夢”做好保障。例如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強化因材施教,鼓勵嗬護學生的創造性,對高校畢業(ye) 生創業(ye) 就業(ye) 進行科學性、分類精準指導;製定完善有利於(yu) 大眾(zhong) 創新、萬(wan) 眾(zhong) 創業(ye) 的各項政策,並在全社會(hui) 營造尊重個(ge) 性選擇、支持理性選擇的文化環境,如此方能讓更多年輕人在實現“小我”與(yu) 為(wei) 國家和社會(hui) 獻力的“大我”中,尋求最好的結合點與(yu) 平衡點,讓每個(ge) 年輕人贏得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職通車]一線城市,怎樣讓青年“闖”得更安心
大部分信息類企業,特別是互聯網企業,知識更新快,從業者的代際更替也非常快。相比較而言,年輕人創新能力強,對於前沿科技有敏銳的感知能力,能夠承擔相對更強的工作量,因而更受青睞。[詳細] -
既要工作,也要詩和遠方——看年輕一代的職業選擇
《2019年生活服務業新職業人群報告》顯示,在新型職業從業者中,“90後”占據了“半壁江山”,“95後”的占比超過22%。[詳細] -
今年拉薩將實行縣區級招聘會常態化
近日,記者從拉薩市人社局了解到,2020年,拉薩市農牧民轉移就業8.2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7.5萬人的109.3%。其中,有組織化轉移就業3.69萬人,占轉移就業總人數的45%。[詳細] -
寧墨一家親智力援藏攜手共奮進
圍繞鄉村振興,工作組舉辦了第一期“寧墨情·共發展”墨竹工卡縣黨政幹部鄉村振興素質提升專題培訓班,來自墨竹工卡縣的36名鄉村振興工作專幹參加了為期12天的培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