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紮西:小學教育中安全管理探析
兒(er) 童安全教育的核心環節在於(yu) 提升兒(er) 童的自我保護意識,使他們(men) 在學習(xi) 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養(yang) 成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兒(er) 童安全教育涉及的內(nei) 容頗為(wei) 廣泛,主要內(nei) 容可概括為(wei) :校園活動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衛生安全、網絡安全以及防觸電、溺水、踩踏、跌落等方麵的安全教育。
一、小學教育中實施兒(er) 童安全教育的重大意義(yi)
實施兒(er) 童安全教育是應對當前複雜社會(hui) 治安的要求。小學生由於(yu) 心智發育尚未成熟,缺乏生活經驗等,這就使得他們(men) 在麵對社會(hui) 危機時變得束手無策,無法保護好自己。
實施兒(er) 童安全教育是提高兒(er) 童安全意識的要求。在小學階段開展兒(er) 童安全教育,其主要的目的在於(yu) 增強兒(er) 童的生命意識。小學生自身的安全意識薄弱,容易盲目行事,對於(yu) 身邊潛在危險的分辨能力嚴(yan) 重不足。這主要表現在:缺乏對社會(hui) 的全麵了解,危險意識薄弱;對用電、用水、用氣、用火等缺乏安全意識;對於(yu) 打架鬥毆、盜竊等違法行為(wei) 的危害性估計不足。因此,如果我們(men) 不及時對他們(men) 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他們(men) 的心理和行為(wei) 很可能會(hui) 出現各種問題。
實施兒(er) 童安全教育有助於(yu) 深化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目的在於(yu) 強調學生的全麵發展,要求能力和知識並重,即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而小學生的安全教育之目的在於(yu) 強調通過對兒(er) 童進行安全教育能夠提升他們(men) 自我管理和自我防範危險的意識,這也是與(yu) 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一致的,也可以說安全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
實施兒(er) 童安全教育有助於(yu) 落實兒(er) 童的全麵發展。小學教育階段是整個(ge) 教育中最為(wei) 基礎的階段,也是小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階段。因此,有意識、有組織、有目的地開展小學生安全教育將有助於(yu) 他們(men) 的終身發展,對於(yu) 家庭、學校和社會(hui) 來說意義(yi) 也非常重大。開展兒(er) 童安全教育,從(cong) 學校角度而言,有助於(yu)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wei) 他們(men) 的全麵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外部環境;從(cong) 兒(er) 童的角度而言,為(wei) 其學習(xi) 和生活所必需的外部條件及穩定的治安環境提供保障,對於(yu) 加速合格人才的培養(yang) ,落實兒(er) 童全麵發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小學教育中實施兒(er) 童安全教育的基本內(nei) 容
校園活動安全教育。中小學作為(wei) 實施義(yi) 務教育的場所,經常會(hui) 組織兒(er) 童參加校內(nei) 校外的各種活動。無論是活動的組織者還是場地的管理者,均必須嚴(yan) 格遵守有關(guan) 兒(er) 童安全衛生方麵的法規要求,防止事故的發生。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兒(er) 童食品、玩具、遊樂(le) 設施和用具,不得有害於(yu) 兒(er) 童的安全和健康。學校和幼兒(er) 園安排兒(er) 童參加文化娛樂(le) 、集會(hui) 、社會(hui) 實踐等集體(ti) 活動,應當有利於(yu) 兒(er) 童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麵對兒(er) 童活潑好動的特性,學校一定要加強兒(er) 童的安全教育,加強對課內(nei) 與(yu) 課外活動的管理,保證各種教學設施的安全。
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是兒(er) 童安全中一個(ge) 非常重要的方麵,需要全社會(hui) 在改善整個(ge) 消防安全環境的同時,加強對兒(er) 童的消防安全知識技能的宣傳(chuan) 教育和消防安全監管保護。校園的消防安全工作,不僅(jin) 關(guan) 係到校園正常的教學教育秩序,也關(guan) 係到兒(er) 童正常的學習(xi) 和生活,更重要的是關(guan) 係到小學生能否健康成長,關(guan) 係到每一個(ge) 家庭的切身利益。因此,做好校園的消防安全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
網絡安全教育。我們(men) 生活在網絡的時代,不可否認,網絡越來越早的進入到兒(er) 童的生活中。麵對網絡遊戲的誘惑,有些兒(er) 童失去了抵抗力,深陷其中,整日沉迷於(yu) 虛幻的網絡世界裏,荒廢了學業(ye) ,身體(ti) 健康也由此受到嚴(yan) 重影響。針對這些問題,學校要加強對兒(er) 童的網絡健康教育,提高兒(er) 童網絡安全意識,爭(zheng) 做網絡文明的好學生,科學用網,維護網絡安全。
食品安全教育。眾(zhong) 所周知,兒(er) 童食品安全是攸關(guan) 兒(er) 童健康的問題,直接關(guan) 係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甚至是整個(ge) 國民的健康水平,因而成為(wei) 家長和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焦點。當下,兒(er) 童普遍存在食品消費心理急切、食品安全辨別能力弱的現象,因此,通過對兒(er) 童及家長進行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的教育,引導和鼓勵兒(er) 童形成科學飲食、均衡營養(yang) 的良好習(xi) 慣,提高兒(er) 童的生活技能和食品安全自我保護能力,提高家長正確選擇食品、合理搭配食品的能力。在學校裏,教師要特別注意兒(er) 童的食品安全教育,例如:教育兒(er) 童養(yang) 成良好的飲食習(xi) 慣、不亂(luan) 吃零食、不吃不潔淨的食物等。
防觸電、溺水、踩踏等各類生活安全教育。觸電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意外傷(shang) 害,小學要經常對兒(er) 童進行防觸電教育,告誡兒(er) 童不能隨便玩電器,不用剪刀剪電線,不用小刀刻或劃電線,不將鐵絲(si) 等插到電源插座裏等。溺水多發生在幼兒(er) 園高年級和小學生之間,他們(men) 常常背著家長去非開放水域嬉水,因各種意外而發生溺水的現象並不少見。在兒(er) 童中進行防溺水教育,一定要告訴他們(men) 不能私自到水庫等危險水域嬉水,外出遊泳須有成年人監護。
三、小學教育中實施兒(er) 童安全教育的教學方法
運用案例教學,避免空洞說教。同樣的教育內(nei) 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最後的教學效果是不一樣的。在小學教育階段,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是影響小學生學習(xi) 興(xing) 趣的重要因素。小學生之所以對兒(er) 童安全教育的學習(xi) 興(xing) 趣不高,主要是教育者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簡單落後。案例教學作為(wei) 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當充分運用到小學兒(er) 童安全教育中,增進兒(er) 童對安全知識的理解,避免空洞的概念描述以及宏大敘事式般的理論說教,真正增進教學的實效性。教師講解的安全知識隻有同生動的實際案例相結合,才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進而達到讓學生真正掌握安全知識與(yu) 技能的目的。
利用情景教學,親(qin) 身體(ti) 驗生命安全的價(jia) 值存在。情景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它沒有學科偏見,不受學科範疇的局限。成功的情景教學好比湯羹中的調味劑,能夠使課堂教學遠離枯燥,通過情景布置,使學生真正置身於(yu) 其中,把平時不理解的知識以可以觀察到的形式表現出來,在與(yu) 客觀事實進行比對後會(hui) 引起強烈的認知衝(chong) 突並進一步加以反思,最終徹底地理解客觀事實。比如,模擬地震時的逃生場景,學生麵對地震來臨(lin) 如何自保;模擬火災場景,學會(hui) 利用濕毛巾捂住鼻口匍匐逃生;帶領兒(er) 童觀察公路車輛運行情況,讓兒(er) 童親(qin) 身體(ti) 驗“紅燈停、綠燈行”等交通安全常識,讓兒(er) 童在愉快的情緒中學習(xi) 安全知識,在親(qin) 身體(ti) 驗中感受到生命安全的價(jia) 值。
充分考慮兒(er) 童接受能力,使兒(er) 童明白珍惜生命安全的意義(yi) 。兒(er) 童心理學表明,兒(er) 童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散,而目前學校關(guan) 於(yu) 安全教育問題的教學仍以傳(chuan) 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為(wei) 主,老師主動而學生則往往比較被動。針對這一情況,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兒(er) 童的接受能力,注意課堂語言的把握與(yu) 運用。如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語言平平淡淡或者枯燥無味,很難引起兒(er) 童的注意力;如果語言過於(yu) 專(zhuan) 業(ye) ,又會(hui) 使得學生難於(yu) 理解,望而生畏。相反,如果語言生動形象,或者使用貼切的兒(er) 童語言,往往能夠激發兒(er) 童發揮充分的想象力,幫助他們(men) 更好的理解和記憶。在兒(er) 童安全教育的過程中,隻有充分考慮到兒(er) 童的接受能力,才能使兒(er) 童真正明白珍惜生命安全的價(jia) 值。
作者單位:拉薩市城關(guan) 區第二小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十次說教抵不過一次親身嚐試——有意義的寒假作業該什麽樣
寒假來了,隨著小神獸們的“紛紛歸籠”,以家庭教育為主陣地的寒假作業逐漸浮出水麵,排上重要日程。[詳細] -
林芝市米林縣裏龍鄉:警營生活“零距離”體驗
近日,林芝市米林縣裏龍鄉小學師生和裏龍鄉群眾代表走進裏龍邊境派出所,“零距離”了解移民警察警營生活,體驗民警日常工作。[詳細] -
學會正確使用手機是一門必修課
隨著手機日益普及,學生使用手機對學校管理和學生發展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尤其是智能手機,不僅具有通信功能,還具備上網、遊戲、社交等多種功能。[詳細] -
教育部提醒:切實加強寒假期間校外培訓場所疫情防控和規範管理工作
近期,我國本土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加之春節、寒假將至,校外培訓場所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