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學會正確使用手機是一門必修課

發布時間:2021-02-02 14:09: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通知》明確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ge) 人手機帶入校園,為(wei) 中小學校加強學生手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yu) 指導。讓學生學會(hui) 正確使用和管理手機,是堅持“管”“教”結合教育理念的體(ti) 現。學生手機使用管理中蘊含的教育價(jia) 值,折射出學校的管理理念和育人水平,學會(hui) 正確使用手機既是一門必修課,又是當下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隻有將“管”與(yu) “教”結合,才能化“危”為(wei) “機”。

  為(wei) 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zhuan) 心學習(xi) ,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ge) 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shu) 麵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相關(guan) 報道見05版)

  隨著手機日益普及,學生使用手機對學校管理和學生發展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尤其是智能手機,不僅(jin) 具有通信功能,還具備上網、遊戲、社交等多種功能。青少年身心發展尚不全麵,自製自控能力弱,對社會(hui) 事物缺乏成熟判斷,極易沉迷網絡不能自拔,甚至受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負麵影響。學生在校園內(nei) 使用手機,直接影響集中高效的良好學習(xi) 氛圍,不利於(yu) 青少年專(zhuan) 注學業(ye) 及身心健康發展。

  此次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明確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ge) 人手機帶入校園,為(wei) 中小學校加強學生手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yu) 指導。此前,一些地方和學校針對學生使用手機出台了相關(guan) 管理規定,有的比較適度,有的比較嚴(yan) 格,也有的比較極端。目前,管控中小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已成世界共識,法、德、日等國家均已通過立法或者剛性校規加以限製。出台統一的《通知》,表明了教育部支持中小學校禁限學生在校使用手機的態度,並提供了對學生加強教育和對手機使用日常管理的工作指導。

  通過教育引導,讓學生學會(hui) 正確使用和管理手機,是堅持“管”“教”結合教育理念的體(ti) 現。手機以及將來還會(hui) 出現的更新的工具、更新的事物等,不斷考驗學生如何合理使用、正確駕馭新工具、新事物的能力。權威教育專(zhuan) 家認為(wei) ,學生手機使用管理中蘊含的教育價(jia) 值,折射出學校的管理理念和育人水平,學會(hui) 正確使用手機既是一門必修課,又是當下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隻有將“管”與(yu) “教”結合,才能化“危”為(wei) “機”。

  加強學生使用手機日常管理,製定細化規範的管理規則,有利於(yu) 避免簡單粗暴的管理行為(wei) ,幫助學生科學理性對待並合理使用手機。製定規則要廣泛聽取基層學校師生和家長的意見建議,及時解決(jue) 學校手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人們(men) 關(guan) 注的“使用手機布置作業(ye) 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ye) ”的現象,此次在《通知》中有了明令禁止。為(wei) 進一步做好管理工作,《通知》明確,教育督導部門要將學校手機管理情況納入日常監督範圍,確保有關(guan) 要求全麵落實到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落實《通知》,離不開家校配合,家長應切實履行教育職責,擔負起教育監護責任。近年來,深化教育改革重點內(nei) 容之一是做好家校溝通,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健康成長。在履行中小學生手機管理的家庭教育職責方麵,家長既要引導監督子女,避免長時間使用手機形成依賴,又要以身作則,樹立正麵榜樣,帶頭養(yang) 成非必要不看手機的好習(xi) 慣。家庭和學校之間達成手機管理共識,建立堅定有力的教育共同體(ti) ,是家長履行監護人職責的最佳體(ti) 現。

  信息化時代,手機等移動互聯網終端成為(wei) 學生了解社會(hui) 、認識世界的主要渠道和工具,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解決(jue) 好手機使用管理問題意義(yi) 重大。學校、家庭、社會(hui) 有責任協同合作,營造良好的學校環境、家庭氛圍和社會(hui) 風氣,為(wei) 促進青少年成長為(wei) 國家棟梁之才而不懈努力。)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