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視點:推進學校體育場館開放需綜合施策
學校體(ti) 育場館也是一種社會(hui) 資源,隨著全民健身運動大力推廣,能否有效盤活學校體(ti) 育場館資源,變得至關(guan) 重要。推進學校體(ti) 育場館開放需綜合施策,要將學校體(ti) 育場館向社會(hui) 開放納入法律規範,明確各方責任和義(yi) 務;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彌補場館維護資金的不足;探索第三方運營模式,將公益化使用和社會(hui) 化運行相結合。
近日,教育部在中國政府網回複網民留言時表示,將積極會(hui) 同體(ti) 育總局等部門,做好已建體(ti) 育場地設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檔升級,進一步盤活現有存量資源,推進學校體(ti) 育場館和社會(hui) 公共體(ti) 育場館雙向開放。
據國家體(ti) 育總局2016年6月公布的數據,在全國的體(ti) 育場館中,學校體(ti) 育場館占比達66%。學校體(ti) 育場館也是一種社會(hui) 資源,隨著全民健身運動大力推廣,有效盤活學校體(ti) 育場館資源,緩解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體(ti) 育健身需求和體(ti) 育場館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已成為(wei) 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
2017年3月,教育部會(hui) 同體(ti) 育總局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學校體(ti) 育場館向社會(hui) 開放的實施意見》,確定學校體(ti) 育場館向社會(hui) 開放應堅持“政府統籌,多方參與(yu) ”“因地製宜,有序推進”“校內(nei) 優(you) 先,安全為(wei) 重”“服務公眾(zhong) ,體(ti) 現公益”原則。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麵提高義(yi) 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地方向學生免費或優(you) 惠開放公共運動場所。這些政策的出台,為(wei) 學校體(ti) 育設施向社會(hui) 開放提供了基本遵循。
2009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通過的《全民健身條例》明確規定,“學校應當在課餘(yu) 時間和節假日向學生開放體(ti) 育設施。公辦學校應當積極創造條件向公眾(zhong) 開放體(ti) 育設施;國家鼓勵民辦學校向公眾(zhong) 開放體(ti) 育設施。”為(wei) 此,國家有關(guan) 部委和地方相關(guan) 部門出台了不少政策。但多年來,由於(yu) 涉及安全、監管等一係列問題,占社會(hui) 體(ti) 育場館資源一半以上的學校體(ti) 育場館,真正向社會(hui) 開放的並不多。
在國家層麵上,學校體(ti) 育場館向社會(hui) 開放雖然有政策依據,但並非法律上的義(yi) 務。從(cong) 具體(ti) 實踐來看,學校體(ti) 育場館向社會(hui) 開放,采取什麽(me) 樣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員的設置、開放對象的範圍、開放的時間、安全標準、收費標準,以及如何對活動人員、活動場地、活動秩序進行有效管理等諸多問題缺乏具體(ti) 規定,致使許多學校不願意開放。
因此,亟須將學校體(ti) 育場館向社會(hui) 開放納入法律規範,通過法律明確各方責任和義(yi) 務,為(wei) 學校體(ti) 育場館向社會(hui) 開放提供法律支撐,相關(guan) 部門依法進行協調推進。比如群眾(zhong) 在校園內(nei) 進行體(ti) 育鍛煉出現意外事故時如何劃分責任、如何健全相關(guan) 人身安全保險、如何組織實施場地管理監控等一係列問題,都應有明確的法律規範,以消除學校的後顧之憂。
為(wei) 了讓學校以免費或更低價(jia) 格向社會(hui) 開放體(ti) 育場館,保證場館設備設施的日常運轉和定期維護,政府應當加大公共財政投入。一些地方政府在這方麵已有積極探索。杭州市政府將學校體(ti) 育設施日常更新維護納入預算,每年還補助場地開放管理經費每校5萬(wan) 元,目前杭州主城區500餘(yu) 所中小學已經實現百分百開放,健身次數達250萬(wan) 餘(yu) 人次,初步形成了市民就近運動的“10分鍾健身圈”。北京市海澱區則設立獎勵機製,給場館開放做法較好的學校提供獎金,用以彌補場館維護資金的不足。
此外,針對體(ti) 育場館公益化使用過程中,麵臨(lin) 安全責任、設施維護、運行成本過高等一些實際問題,應積極探索學校體(ti) 育場館開放的新模式。從(cong) 2019年9月起,北京市密雲(yun) 城區內(nei) 16所中小學校的田徑場、足球場、籃球館、羽毛球館等室內(nei) 外體(ti) 育場館向社會(hui) 免費開放。密雲(yun) 區在開放校內(nei) 體(ti) 育場館的過程中,聘請第三方公司進行場地開放管理,並有針對性地開發了App,讓公眾(zhong) 可以在App上預約時段、場館以及使用時長。
學校體(ti) 育場館向社會(hui) 開放,對公眾(zhong) 的體(ti) 育文化素養(yang) 和文明道德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眾(zhong) 要嚴(yan) 格遵守場館規章製度,注意保護場館設施設備,自覺維護場館衛生條件和運營秩序,維護清淨安全、積極健康的校園環境。(北京青年報特約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十次說教抵不過一次親身嚐試——有意義的寒假作業該什麽樣
寒假來了,隨著小神獸們的“紛紛歸籠”,以家庭教育為主陣地的寒假作業逐漸浮出水麵,排上重要日程。[詳細] -
改變男孩柔弱化,從抓好體育課開始
1月28日,教育部官網上一則“教育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404號(教育類410號)提案答複的函”,引起廣泛關注。[詳細] -
上海大學生藝術展:展美育成果 亮青春風采
12月15日,來自上海40多所高校的大學生藝術作品及藝術實踐工作坊項目在上海圖書館進行展示、展演。[詳細] -
教育資訊:學校教育“小三門”比重在提升
“十三五”期間,音樂、美術和體育組成的“小三門”變得越來越重要,開始逐步跟主課地位和價值以及受重視的程度有了持平傾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