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讓掃盲教育成為鄉村振興的“加油站”

發布時間:2021-03-02 09:28:00來源: 西藏日報

  2020年4月,拉薩市經開區德吉康薩社區掃盲文化補習(xi) 班開班,並將持續兩(liang) 年;2020年4月至12月,區司法廳駐比如縣香曲鄉(xiang) 日新村工作隊圍繞“智誌雙扶”對村“兩(liang) 委”班子和黨(dang) 員開辦掃盲班;2021年1月,那曲市索縣亞(ya) 拉鎮葉口村,一陣陣齊聲朗讀課文的聲音從(cong) 俊桑掃盲班傳(chuan) 出……

  西藏自治區不斷加大掃盲培訓力度,積極開辦掃盲班及農(nong) 牧民夜校等,數據顯示,2015年西藏自治區青壯年文盲率已降至0.52%。但在部分地區,仍然存在不識字的群眾(zhong) 以及教育質量相對較低的情況。隨著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深入推進,盡管日子越過越紅火,可文化程度低給他們(men) 帶來了諸多不便,領取惠民補貼不會(hui) 寫(xie) 名字、助農(nong) 貸款無法簽字等等,甚至許多群眾(zhong) 因文化水平較低的而錯失就業(ye) 崗位、無法就業(ye) 等。“文盲”及文化水平低成為(wei) 部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致富路上的“絆腳石”。

  幫助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脫盲,提升文化素質,是一項複雜且漫長的工程。過去,掃盲教育主要圍繞算術、藏文、漢文等基礎科目知識輔導,彌補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文化知識的空白。如今,隨著群眾(zhong) 對文化需求的日益提升,在提高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識字率的基礎上,更應注重素質教育。要著重宣傳(chuan) 民族團結、環境衛生、健康知識以及相關(guan) 法律法規,引導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轉變落後的思想觀念,培養(yang)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當然,掃盲教育關(guan) 鍵在群眾(zhong) 自身。要多措並舉(ju) 不斷調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學習(xi) 的主動性、積極性,有針對性地選取群眾(zhong) 感興(xing) 趣、與(yu) 群眾(zhong) 生活休戚相關(guan) 的學習(xi) 內(nei) 容,創新學習(xi) 方式,適當采用激勵機製,培樹典型,營造你追我趕的學習(xi) 氛圍。

  掃除文盲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續努力、久久為(wei) 功。相關(guan) 部門、婦聯、殘聯等要將新時代掃盲工作重心及時進行轉移和調整,有針對性地開展掃盲教育,加大婦女、殘疾人群體(ti) 的掃盲力度,完善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現代教育體(ti) 係,確保教育工作全覆蓋、無死角。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