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從考試100分到健康“100”分,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發布時間:2021-03-11 08:54:00來源: 新華社

  正在進行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有關(guan) 中高考體(ti) 育改革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隨著推進體(ti) 教融合的步伐不斷加快,越來越多地方開始討論、探索“中考體(ti) 育100分”“體(ti) 育入高考”的可能性。考試能否成為(wei) 解決(jue) 當前體(ti) 育教育問題的良藥?推進體(ti) 育課改革、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前路在何方?

  “中高考體(ti) 育”話題背後

  作為(wei) 最早推動“體(ti) 育入中考”的專(zhuan) 家之一,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全國學校體(ti) 育聯盟(教學改革)主席毛振明表示,設計中考體(ti) 育,主要是為(wei) 了解決(jue) 當時初三體(ti) 育課大量被文化課占用,學生體(ti) 質普遍下滑嚴(yan) 重的問題。他坦言,“雖然是應試教育,但至少它能提升體(ti) 育課在學校的地位,促使孩子們(men) 增加體(ti) 育鍛煉。”

  2020年9月,國家體(ti) 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深化體(ti) 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將學校體(ti) 育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麵對刻不容緩的改革之勢,一些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用應試的辦法來解決(jue) 應試的問題,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倒逼效果。

  記者采訪發現,隨著體(ti) 育中考分值不斷提升,不僅(jin) 學校體(ti) 育課日益受到重視,“體(ti) 育老師被生病”現象日益減少。

  毛振明認為(wei) ,從(cong) 目前中考的經驗來看,中高考體(ti) 育改革一定能夠推動中學生體(ti) 質狀況的改善,而從(cong) 體(ti) 育教育改革的全局考慮,體(ti) 育考試應該是一個(ge) 階段性的策略,其目的在於(yu) 用應試教育的辦法來解決(jue) 應試教育造成的問題,而當素質教育大行其道時,這種方式也會(hui) 自動退出曆史舞台。

  體(ti) 育教育改革亟須“破冰”

  針對體(ti) 育考試存在的弊端,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表達了擔憂。“分數不是教育的全部內(nei) 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標。”全國政協委員唐江澎說,“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yang) 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jue) 者和優(you) 雅生活者。”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副院長雙少敏認為(wei) ,將原本象征快樂(le) 、自由的體(ti) 育納入考試範圍,不僅(jin) 增加了家長的負擔,而且讓一些學生對體(ti) 育產(chan) 生了抵觸情緒,這某種程度上是對體(ti) 育的“異化”。

  受訪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形成體(ti) 育愛好和運動習(xi) 慣是推進體(ti) 教融合的終極目的,僅(jin) 靠考試顯然無法達到,而要真正實現這一目標,學校體(ti) 育教育仍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jue) 。

  記者發現,體(ti) 育教師短缺問題在一些地方仍十分突出,特別是一些農(nong) 村地區地域性和結構性的缺編問題嚴(yan) 重。在山西一所掛牌“足球特色學校”的農(nong) 村小學裏記者看到,該校沒有一名專(zhuan) 職體(ti) 育教師,足球教練是由美術老師和另一位身兼多門課程的老師來擔任的。

  此外,體(ti) 育教師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不足、體(ti) 育課質量較低等情況也是有關(guan) 專(zhuan) 家普遍提及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跆拳道協會(hui) 和空手道協會(hui) 主席管健民認為(wei) ,“當前的普遍現象是青少年喜歡體(ti) 育,但不喜歡上體(ti) 育課,運動項目化發展水平不高是學校體(ti) 育工作的明顯短板。”

  對症下藥補齊短板

  體(ti) 教融合任重道遠

  麵對體(ti) 育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專(zhuan) 家表示,中高考體(ti) 育改革隻是體(ti) 育教育改革的一個(ge) 方麵,推進體(ti) 教融合不能“一考了之”,而是要多措並舉(ju) 、對症下藥。

  “加大資源投入、完善資源配置是推進體(ti) 育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礎。”雙少敏建議,各地政府應加大體(ti) 育教育投入力度,增加體(ti) 育教師編製,支持學校體(ti) 育場館建設和體(ti) 育設施購置,保障各中小學尤其是鄉(xiang) 村學校配齊體(ti) 育教師、開足體(ti) 育課程。他同時呼籲政府相關(guan) 部門加強宣傳(chuan) 引導力度,讓家庭、學校、社會(hui) 各方加快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真正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運動項目化是現代體(ti) 育的本質特征之一。”管健民建議,以運動項目為(wei) 抓手,推動學校體(ti) 育工作高質量發展,加大中小學運動項目專(zhuan) 項師資的培養(yang) 、培訓力度,同時教育部門應與(yu) 國家級體(ti) 育單項協會(hui) 加強溝通協作,就如何科學合理地在中考體(ti) 育測試內(nei) 容、方式和計分辦法中融入更多運動項目元素,如何將運動項目教學、競賽活動納入中小學體(ti) 育課程內(nei) 容與(yu) 教學體(ti) 係等展開合作與(yu) 研究。

  “高水平運動項目賽事應是未來學校體(ti) 育的重要載體(ti) 之一。”毛振明提倡中小學體(ti) 育課施行走班製教學,把全年級的體(ti) 育課安排在同一時間,打破班級,以項目分組,設置排球班、足球班、舞蹈班等,學生自行挑選感興(xing) 趣的項目進行學習(xi) ,隻要喜歡就可以堅持下去。同時每個(ge) 班都是一支運動隊,體(ti) 育課主要通過比賽的形式進行,每學期一開學賽季就開始了,讓學生在實戰競技中提高技術、獲得成就感,從(cong) 而真正愛上某項運動。(新華社太原3月10日電)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