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珠海第四中學久啊:“我愛我的第二個家”
我叫久啊,出生在西藏安多縣紮仁鎮擦高貢瑪村。從(cong) 小,奶奶就告訴我,要好好讀書(shu) ,隻有好好讀書(shu) ,才能走出去,見識到更大的世麵。
2020年小學畢業(ye) ,我以安多縣第1名的成績為(wei) 自己的小學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同時,成功收到了廣東(dong) 省珠海市第四中學的錄取通知書(shu) 。收到通知書(shu) 那天,阿爸阿媽和奶奶都開心極了,得知消息的鄰裏街坊也紛紛來我家祝賀,那天,我很開心,覺得自己特別幸運。
開心過後,憂慮襲來。能去珠海上學,享受內(nei) 地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於(yu) 我而言是天大的好事,可這也意味著我必須遠離家鄉(xiang) 、親(qin) 人,獨自適應一個(ge) 新的環境。看到我憂心的樣子,奶奶和姐姐都極力安慰我、開導我。
2020年8月28日,在那曲火車站,和家人告別後,帶著他們(men) 的囑托和期望,滿臉淚珠的我坐上火車來到了 “浪漫之城”——珠海,走進了我夢寐以求的學校——廣東(dong) 省珠海市第四中學。
轉眼間,我來這裏已經快一年了。我把這座城市當做我的第二故鄉(xiang) 、第二個(ge) 家。
在我生病的時候,老師們(men) 像爸爸媽媽一樣,寸步不離地守著我,變著花樣給我做好吃的;當我學習(xi) 遇到困難時,是老師耐心地為(wei) 我講解每一道難題,舉(ju) 一反三地幫我弄明白,把我帶進了趣味無窮的學習(xi) 海洋裏;在我過生日的時候,像阿爸、阿媽一樣的結對家長會(hui) 給我買(mai) 生日蛋糕,慶祝我的生日,每每學校放假,他們(men) 會(hui) 帶我去外麵遊玩,讓我感受到在自家般的溫暖和愛。
這裏還有陪伴我、幫助我、關(guan) 心我的同學。學習(xi) 中,我們(men) 互相成長;生活中,我們(men) 互相幫助。在這裏我更加懂得了漢藏同心的意義(yi) 和道理,通過我的講述,同學們(men) 也對西藏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了解。總之,在這裏,我的學習(xi) 和生活等方麵有很多人給予幫助,雖然在班級裏我的學習(xi) 成績算不上優(you) 秀,但也沒落在最後。我嚐試著麵對每一次挑戰,學習(xi) 上也好,生活中也罷,有時成功,有時失敗。成功時,我沒有驕傲,失敗時,也沒有氣餒。我覺得,隻有這樣努力向上,不給人生留下遺憾,我的人生才會(hui) 有意義(yi) 。
雖然我們(men) 一年隻能回一次在西藏的家,可我從(cong) 未覺得孤獨和無聊,因為(wei) 在學校的生活是豐(feng) 富多彩的,每個(ge) 月,老師都會(hui) 帶我們(men) 去研學旅行,通過這些活動,我們(men) 開闊了眼界,也學會(hui) 了很多書(shu) 本上沒有的知識。藏曆新年時,阿爸阿媽或者姐姐也會(hui) 來學校看我,和我一起過年。
這就是我在外求學近一年來的生活大概。
接下來的日子,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xi) ,爭(zheng) 取進入一所好高中、好大學,成長為(wei) 一個(ge) 對社會(hui) 、對國家有用之才。
最後我想說,我愛你,我的第二個(ge) 家——廣東(dong) 省珠海市第四中學。
(久啊 口述 記者 王莉 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南通西藏民族中學開展“南通有家”係列活動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藏漢融合工作,2016年開始,南通西藏民族中學與南通田家炳中學聯合開展了“我在南通有朋友”“我在西藏有朋友”等係列活動。[詳細] -
十四名阿裏籍畢業生在河北實現就業
2021年4月初,14名阿裏籍高校畢業生全部完成報到,實現了區外就業,2020年河北省就業援阿事業崗位入職工作圓滿完成。[詳細] -
教育援藏再發力——瓊結首個“家門口的內地西藏班”開班
“家門口的內地西藏班(實驗班)”——瓊結縣中學內地西藏班(實驗班)於3月15日在山南市瓊結縣正式開設。[詳細] -
揚州支教團裏有個“老西藏” 7年三踏援藏路
7年前,袁良萍是揚州首批援藏教師團隊中唯一女教師,如今,她是團隊中援藏時間最長的女教師。她說:“選擇了援藏就是選擇了吃苦,看著這裏的孩子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一切都值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