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青海省啟動全省“兒童之家”示範性項目建設
8月26日,記者從(cong) 省民政廳獲悉,“十四五”期間,青海省計劃在全省開展“兒(er) 童之家”示範性項目建設,在全省範圍內(nei) 安排585個(ge) “兒(er) 童之家”示範點項目,以村(居)為(wei) 依托,以維護兒(er) 童權益和促進兒(er) 童發展為(wei) 宗旨,明確“兒(er) 童之家”管理、宣教、關(guan) 愛、保護四大功能,同時多渠道爭(zheng) 取資源培育和發展本省各村(居)兒(er) 童主任隊伍,夯實農(nong) 村牧區留守兒(er) 童和困境兒(er) 童關(guan) 愛保護工作基礎,切實打通為(wei) 兒(er) 童服務的“最後一公裏”。
省民政廳兒(er) 童福利處處長馬麗(li) 雅介紹,“十四五”期間青海省進一步補充完善相關(guan) 兒(er) 童福利製度,推動提高孤棄兒(er) 童在醫療、康複、教育等方麵的保障水平;做好兒(er) 童福利與(yu) 社會(hui) 救助政策的進一步有效銜接,確保孤兒(er) 和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補助和保障標準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相匹配;優(you) 化完善社會(hui) 散居孤兒(er) 、家庭寄養(yang) 兒(er) 童等各類困境兒(er) 童家庭走訪、監護評估、家庭培訓和監護保護製度;加強兒(er) 童福利服務人才培訓,建立健全孤殘兒(er) 童護理員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製度,提升全省兒(er) 童福利服務工作隊伍專(zhuan) 業(ye) 化水平。
同時,推動全省兒(er) 童福利機構和未成年人保護機構進一步升級轉型和融合發展,優(you) 化兒(er) 童福利機構布局和功能,發揮西寧市兒(er) 童福利院的“龍頭”作用,推進市(州)區域性兒(er) 童福利機構建設,支持兒(er) 童福利機構建造家庭式居所,推廣家庭式養(yang) 育模式;做好全省兒(er) 童福利機構內(nei) 殘疾兒(er) 童康複相關(guan) 工作,鼓勵對重度殘疾兒(er) 童進行跨地區集中養(yang) 育,鼓勵有條件的兒(er) 童福利機構向社會(hui) 殘疾兒(er) 童拓展服務並向其他兒(er) 童福利機構內(nei) 長期監護兒(er) 童提供特教、醫療、康複等服務。
此外,規範國內(nei) 收養(yang) ,進一步規範完善兒(er) 童收養(yang) 登記管理製度,建立收養(yang) 評估標準,全麵實施開展收養(yang) 評估工作;優(you) 化登記服務,規範登記管理和接待流程,提高收養(yang) 登記服務質量;探索兒(er) 童收養(yang) 工作部門協同機製,有效處理收養(yang) 疑難問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鄉村見聞:現代社會“耕讀傳家”不過時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瞿曇鎮徐家台村,綠樹掩映下的村莊稍顯靜謐,房前屋後瓜果飄香,又是一個收獲的季節。 [詳細] -
青海西寧: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描繪”人生新天地
“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一點也不累,很喜歡這份工作。”苗啟凡如今在西寧市城東區的一家名為“溜達羊”的食品公司負責給牛羊肉打包。 [詳細] -
浙江夫婦紮根青海高原半世紀:觀天測地,獻完青春獻子孫
聽著狼叫,趕赴高原氣象站;挖野菜、捋草籽墊肚子;觀測時別著手榴彈放哨;幫同事耕地,用自家種子播種……在青海南部高原,來自浙江金華的朱汝完和老伴吳江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