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雙減”進行時:接送難題如何“破”?
據首都教育報道,新學期,北京市持續發布了“雙減”係列政策,目前已經在全市中小學落地實施。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shu) 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圍繞近期家長和社會(hui) 關(guan) 注的有關(guan) “雙減”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問題一:
有不少家長反映新學期中小學上課時間問題,目前要求小學不早於(yu) 8:20,中學不早於(yu) 8:00,可能有些家長送完孩子上班就來不及了,這方麵學校有沒有一些彈性的安排,如果家長想早點送孩子到校可以嗎?
李奕:
這一次的整體(ti) “雙減”改革措施,實際上是一次係統變革的工程,校內(nei) 、校外都有相應的係統變化。盡管有前期的製度設計和整體(ti) 安排,但在運行過程中一定還會(hui) 發現新的問題,特別是對我們(men) 北京這種特大型的城市,擁有不同類型的家庭,所以確實有部分家長遇到一些困難。針對這個(ge) 問題我想強調以下兩(liang) 點:
第一,北京市按照教育部的總體(ti) 要求,適度調整上課時間,其實最終目的是要保證孩子的睡眠,盡可能讓孩子早晨別太慌忙。但部分家長仍得提前一點把孩子送到學校,否則無法兼顧送孩子和自己上班的時間。
作為(wei) 學校要盡最大可能為(wei) 孩子的成長提供服務支撐,這其中包括解決(jue) 家庭送孩子的實際困難。所以我們(men) 強調的是,嚴(yan) 格落實教育部要求的上課時間的同時,各校將按照往常的時間敞開校門,為(wei) 家長送孩子提供便利。
如果確有需要在學校開門前送孩子到校,一定要和學校、班主任及時溝通,做好交接,而不是直接把孩子送到學校門口。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時接學生,也要委托學校的其他老師或門衛做好學生入校工作,保障學生安全。
第二,在這項改革措施的過程中,我們(men) 需要多方協同努力。學校方麵,要按照原來的時間點開門,同時安排好孩子送來以後到正式上課的這段時間,為(wei) 孩子合理安排戶外運動或戶內(nei) 閱讀等任務。家長方麵,盡可能地把上班時間調整好,讓孩子晚一點起床,多睡一會(hui) 兒(er) 。社會(hui) 方麵,希望用人單位能夠理解和關(guan) 懷有接送孩子需求的職工,在管理措施上體(ti) 現彈性,讓他們(men) 早上上班時間更寬裕。
問題二:
目前中小學每天課後服務至少開展2小時,對於(yu) 學生和家長來說,參加課後服務是否必須到5:30?一周五天必須每天都要參加嗎?對於(yu) 學生和家長在課後服務方麵多元和個(ge) 性化的一些需求,學校如何去做好統籌安排,家長該如何和學校做好溝通?
李奕:
我們(men) 要求學校提供覆蓋周一至周五、下午3:30到5:30時段的課後服務,但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生理特點、年齡特點和家庭條件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並不是“一刀切”地要求每個(ge) 學生都必須參加到5:30或者每天都要參加課後服務。
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多元需求,學校在課後服務活動供給上也力求做到多元化。比如,學校每天會(hui) 提供包括學科類作業(ye) 輔導、體(ti) 育類、綜合素質類等豐(feng) 富的、個(ge) 性化的課後服務內(nei) 容。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自願參加,不強製要求必須參加。
當然,針對不同年齡段以及學段的學生,學校安排課後服務的側(ce) 重點也不一樣。開學兩(liang) 周後,不少學校做了充分的家校溝通甚至問卷調查,發現初中學生的家長對於(yu) 學科類輔導的要求非常迫切,促使學校打破原來的班級劃分進行分類輔導,在課後服務時間既能幫助部分學生把當日作業(ye) 完成好,也能為(wei) 學有餘(yu) 力的學生提供提高性的供給。
目前,我們(men) 看到很多學校在引進其他學校優(you) 質課程資源,包括幹部教師資源方麵做出巨大努力,特別是通過學區內(nei) 、集團內(nei) 幹部教師的交流輪崗,提高課後服務的質量和吸引力。比如作為(wei) 幹部教師交流輪崗試點的密雲(yun) 區和東(dong) 城區,他們(men) 讓孩子見到更多老師,享受到更多綜合類、學科類、體(ti) 育類的課程服務。
與(yu) 此同時,家長與(yu) 學校保持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麵,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和學校的學科老師、班主任做充分的交流,先嚐試在校內(nei) 解決(jue) 學科輔導需求。另一方麵,希望家長借著交流機會(hui) ,與(yu) 老師一同細致診斷自己孩子的優(you) 勢和劣勢。對於(yu) 哪些地方需要“揚長”,老師可以提供建議,比如該給孩子買(mai) 什麽(me) 樣的書(shu) ,參與(yu) 什麽(me) 樣的活動,或者學校有什麽(me) 適合孩子的社團;對於(yu) 哪些地方需要“補短”,老師可以推薦學校哪幾天有相應的課後服務,讓孩子按時參加。在這個(ge) 分析過程中,學校更清楚自己應該提供怎樣的有質量和有吸引力的課後服務,家長也能更清楚孩子到底怎樣學習(xi) 最有效,參加哪些活動最有益。
問題三:
新學期參與(yu) 交流輪崗的老師已經在各自的崗位上開展工作兩(liang) 周了,這些老師對於(yu) 新崗位的適應情況如何,有沒有給學校帶來一些明顯的變化?
李奕:
在北京促進“雙減”工作落地的過程當中,幹部教師“大麵積、大比例、小位移”的這種學區內(nei) 、集團內(nei) 的交流輪崗,從(cong) 一開始就備受關(guan) 注。
實際上,我們(men) 對這一輪的交流輪崗更加注重的是後期的作用和效益的發揮。雖然開學剛剛兩(liang) 周時間,但我們(men) 在追蹤的過程中已經看到,輪崗教師在教研組的活動質量和對作業(ye) 的研究質量上,已經顯現出可喜的效果。比如老師們(men) 在年級組的例會(hui) 和教研組的活動中,積極調整教學結構,注入全新的課堂教學要素和內(nei) 容。再如,老師帶來的作業(ye) 設計方案,運用了不同的作業(ye) 素材和作業(ye) 載體(ti) ,讓很多孩子明顯感覺到作業(ye) 量少了,大多在學校裏就能夠完成了。
同時,我們(men) 要求交流輪崗的老師把重點任務放在如何打通課內(nei) 教學和課後三點半的學科輔導,使其有機地融為(wei) 一體(ti) 。課內(nei) 作業(ye) 總量少了,但難度和對能力的要求尺度可能有所提升,在利用課後服務時間輔導學生完成作業(ye) 的過程中,老師必然會(hui) 發揮重要作用;還有一些變化則體(ti) 現在優(you) 質教育服務的屬性的流動上,這些變化抽象而細微,將隨著教學不斷深入讓學生更加具體(ti) 地感受到。
問題四:
新學期開始,很多中小學生作業(ye) 確實明顯“少了”,但有些家長有點“慌了”,沒有作業(ye) 真能行嗎,怎麽(me) 檢驗和掌握孩子的學習(xi) 情況?課堂質量和效率提升靠什麽(me) 來檢驗?有的家長甚至開始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一對一輔導了,這種現象您怎麽(me) 看?
李奕:
在“雙減”過程中,對作業(ye) 的要求是“減量提質”:減去那些機械、重複、無效的“繁難偏怪”的作業(ye) ,提高作業(ye) 的整體(ti) 質量,讓所留的作業(ye) 具有診斷和學情分析的功能,鞏固當天所學知識。對老師來講,可以選用新的作業(ye) 素材和載體(ti) ,並通過判作業(ye) 環節把孩子的學習(xi) 的狀態“判出來”,從(cong) 作業(ye) 中看到學生的思維過程和學習(xi) 過程。
提高作業(ye) 質量,需要提升學校整體(ti) 的教研質量。在促進幹部教師交流輪崗的過程中,我們(men) 特別注意把一些骨幹、特級教師流動到教研組的崗位上,目的就是要利用這些教師的經驗去研究高質量、少而精的作業(ye) 。目前,很多教師為(wei) 新學校帶來了新的課堂教學設計和作業(ye) 設計方案,通過與(yu) 教研組的交流研討,進一步提升課後服務學科類作業(ye) 輔導的效果。
學生作業(ye) “減量提質”,也離不開家校良好互動。作為(wei) 家長,可以通過和科任老師充分溝通,掌握孩子學習(xi) 情況,了解各科作業(ye) 結構和完成時間,針對孩子的薄弱項,請老師給出專(zhuan) 業(ye) 建議,考慮是否需要調整作業(ye) 類型,加強作業(ye) 輔導、額外增加基礎性作業(ye) 等等。
當然我們(men) 也關(guan) 注到,在這個(ge) 過程當中家長可能仍然存在焦慮情緒,想給孩子單獨找老師輔導或者利用周中時間上網課。對此,我們(men) 建議家長一定要慎重,要優(you) 先保證孩子在校學習(xi) 狀態和夜間睡眠時長。如果家長真要采用此類措施,也建議先與(yu) 老師溝通,聽聽老師的意見。我們(men) 反對“一刀切”或者簡單地把時間交給某個(ge) 培訓載體(ti) ,這樣其實效率不高,孩子也未必能夠獲得很好的效益。
因此,老師和家長基於(yu) 孩子自身特點的溝通極為(wei) 關(guan) 鍵,這也是我們(men) 給家長提供的最重要的建議。
問題五:
現在很多孩子晚上和周末不上培訓班了,前段網上還流傳(chuan) 著小區好幾個(ge) 孩子一起在樓下玩遊戲的照片,網友感慨有點童年的味道了。那對於(yu) 家庭來說,該如何做好高質量陪伴,能否請您給家長一些建議?
李奕:
過去,我們(men) 經常看到令人痛心的場景:周末,家長匆匆接送孩子從(cong) 一個(ge) 補習(xi) 班到另一個(ge) 補習(xi) 班,為(wei) 了趕時間一家人擠在車裏或者在路邊吃快餐;而新學期開學後,大家終於(yu) 看到了一些可喜的變化。其實“雙減”的重要目標,就是要把周末和寒暑假的時間還給孩子,並且要打破以往“全民上補習(xi) 班”的現象。
我們(men) 始終想強調一點: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校、社會(hui) 、家庭都是他進行教育消費的領域,盡管消費的方式不一樣,但都能提供重要的教育供給。其中,有一些寶貴的教育要素是學校給不了的,需要孩子通過豐(feng) 富的社會(hui) 實踐習(xi) 得,如果孩子將校外時間全部花費在補習(xi) 班上,而失去了學習(xi) 真正本領的機會(hui) ,無疑會(hui) 對產(chan) 生不利影響。
因此,我們(men) 建議家長合理規劃周末和寒暑假時間,有意識地構建家庭教育的供給結構,比如培養(yang) 健康的生活理念,周末和孩子一起健身、閱讀,假期一起設計旅行路線等等,讓孩子從(cong) 家庭、社會(hui) 中有所收獲,與(yu) 學校教育形成有機配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北京拉薩“心連心”藝術周開啟
為進一步增進各族人民“五個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9月至10月,北京、拉薩兩地將相繼開展2021年北京拉薩“心連心”藝術周活動。[詳細] -
新學期 新變化——秋季開學首日見聞
9月1日,全國多地中小學迎來開學第一天。這是實施“雙減”政策後的首個新學期,也是《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正式實施的首日。 [詳細] -
北京“雙減”致力重塑教育生態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北京市教育“雙減”工作第三場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過去一周全市“雙減”工作推進情況、新學期防疫和校內教育教學、升級課後服務等方麵的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