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以本為本 爭創一流

發布時間:2021-10-12 16:26: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9月初,山東(dong) 大學泰山學堂物理學方向畢業(ye) 生陳雪琪已經到美國斯坦福大學報到,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對原子分子光學和凝聚態實驗有著濃厚興(xing) 趣的她,立誌為(wei) 祖國的基礎研究貢獻一份力量。

  “感謝泰山學堂的培養(yang) ,讓我能夠以廣闊的學術視野、多次海外交流經曆和紮實的物理學基礎,獲得斯坦福大學的青睞。”陳雪琪說。

  本科不牢,地動山搖。“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戰略地位,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基礎。”山東(dong) 大學校長樊麗(li) 明說,“我們(men) 必須牢固樹立‘人才培養(yang) 是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基本理念,全麵提升人才培養(yang) 能力,紮實辦好一流本科教育。”

  近年來,山東(dong) 大學以本為(wei) 本,構建了“拔尖教育、通識教育、創新創業(ye) 教育”三位一體(ti) 的本科教育體(ti) 係,走出了一條山大特色的本科教育之路。

  拔尖教育鑄就成長之路

  陳雪琪用“全方位、立體(ti) 化、長鏈條”來總結泰山學堂的培養(yang) 模式。

  “全方位指的是生活、學習(xi) 、思想,學堂老師全方位的關(guan) 注;立體(ti) 化,指的是數學、物理、計算機等5個(ge) 學科交叉融合,學科結構立體(ti) 複合;長鏈條指的是不同年級之間交流互助。”陳雪琪說,這些使她感受到了學堂的傳(chuan) 承和濃厚的文化底蘊。

  本科人才培養(yang) ,是高校綜合實力最集中的表現,而拔尖創新人才教育是高校服務科教興(xing) 國、人才強國國家戰略的重要舉(ju) 措。

  2009年,在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ang) 試驗計劃”的支持下,山東(dong) 大學成立現代書(shu) 院製榮譽學院泰山學堂,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彭實戈擔任院長,采用國際一流的教材,延請來自英、美、法、德等世界各地的海外名師。

  “這些年來,泰山學堂探索形成了一流生源、一流師資、一流條件、一流氛圍、一流管理的‘五個(ge) 一流’辦學理念,構建了導師製、遊學製、住宿學院製和學生管理流動化、培養(yang) 方案的個(ge) 性化、培養(yang) 方式的國際化、學習(xi) 方式的研究化等‘三製七化’培養(yang) 模式,育人成果顯著。”彭實戈說。

  統計顯示,泰山學堂成立以來累計培養(yang) 9屆602名畢業(ye) 生,畢業(ye) 生赴國內(nei) 外名校求學深造率為(wei) 93%。

  將泰山學堂的理念和模式應用於(yu) 人文學科、醫學學科、工學學科的拔尖人才培養(yang) 當中,山東(dong) 大學先後開設尼山學堂、齊魯醫學堂、崇新學堂,同時各類基地班、實驗班、國家卓越計劃等齊頭並進,形成獨具特色的拔尖和卓越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

  本科生院院長崔立真介紹,尼山學堂堅持“繼絕學、鑄新知”,打通文史哲學科,采用“遊學+學術論文報告會(hui) ”教學,6屆141名學生撰寫(xie) 高水平論文516篇,成為(wei) 國學拔尖人才培養(yang) 搖籃;齊魯醫學堂致力於(yu) 培養(yang) 世界一流臨(lin) 床醫學家,本博貫通培養(yang) ,實行PBL教學,超半數畢業(ye) 生一年內(nei) 獲得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項目資助;崇新學堂以“領跑者”理念建立產(chan) 業(ye) 領軍(jun) 人才培養(yang) 實驗區,按照OBE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養(yang) 了一批未來工程科學家。

  高水平本科專(zhuan) 業(ye) 是高校人才培養(yang) 的基礎。近年來,山東(dong) 大學實施學科高峰計劃,強化“優(you) 特新”重點學科建設,按照學科“瘦身、長高、變強”的目標,撤銷和停招老化、碎片化專(zhuan) 業(ye) 近40個(ge) ,新增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yu) 大數據工程、密碼科學與(yu) 技術等13個(ge) 新專(zhuan) 業(ye) 。截至2020年,山東(dong) 大學已有5個(ge) 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18個(ge) 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13個(ge) 學科進入國際主流學科排名前100,為(wei) 高水平本科人才培養(yang) 打下了堅實基礎。

  通識教育鑄就立身之本

  從(cong) 懵懂無知的少年到協調各方的一多書(shu) 院學生會(hui) 負責人,山東(dong) 大學政治學與(yu) 公共管理學院2018級本科生楊浩淼特別感謝學校的書(shu) 院製特色育人模式。

  “在書(shu) 院中,每一名學子都有自己的成長導師,導師們(men) 能夠及時解答我們(men) 在學習(xi) 生活、未來規劃等方麵的困惑;在學院中,我能夠跟隨學業(ye) 導師,專(zhuan) 心鑽研學術問題,充分汲取專(zhuan) 業(ye) 養(yang) 分;在學生工作中,我同樣得益於(yu) 朋輩導師的指導與(yu) 幫助,在導師的諄諄教導中獲取更多學生工作的啟發與(yu) 感悟。”楊浩淼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努力構建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的教育體(ti) 係,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

  培養(yang) 一流的學生,立德樹人是基石。山東(dong) 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王君鬆介紹,該校強化“五育並舉(ju) ”,推進鑄魂育人:體(ti) 育教育全員化,打造全員性“體(ti) 育大課堂”品牌,推廣“四點半課堂”;美育教育普及化,建設“雅樂(le) ”教育部中華優(you) 秀文化藝術傳(chuan) 承基地,打造“藝術審美”必修特色通識課程,公共藝術課程選修本科生全覆蓋;勞動教育多元化,實施拓展培養(yang) 計劃,實現人人擁有社會(hui) 實踐經曆,倡導人人都做誌願者,建成社會(hui) 實踐一流課程3門。

  近年來,山東(dong) 大學“三全育人”改革成效顯著,構建了德育為(wei) 綱、文化為(wei) 本、學習(xi) 為(wei) 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體(ti) 係,實現“小思政”到“大思政”轉變——在青島校區推行書(shu) 院製,實行全員導師製,建設博雅課程和書(shu) 院榮譽學分體(ti) 係,構建“專(zhuan) 業(ye) 導師學業(ye) 指導、成長導師助力結對、朋輩導師互助幫扶”的全員育人格局。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入選“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學院,入選全國首批重點馬院,建設成仿吾英才班,健全馬克思主義(yi) 一流學科體(ti) 係。加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hui) 輔導員工作研究分會(hui) 建設,辦好期刊《高校輔導員》,建強思政教育隊伍。

  “堅持德育為(wei) 先,發揮文史見長優(you) 勢,山東(dong) 大學積極構建文化素質與(yu) 民族精神教育融會(hui) 貫通的公共課程體(ti) 係,通識教育和專(zhuan) 業(ye) 教育有序銜接,實現傳(chuan) 統文化、紅色文化與(yu) 科學教育深度融合,近年來為(wei) 國家和山東(dong) 省培養(yang) 輸送了8萬(wan) 餘(yu) 名具有家國情懷、崇實品格、擔當精神、創新素養(yang) 的時代新人。其中,學校52%的畢業(ye) 生在山東(dong) 就業(ye) ,強力支撐山東(do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山東(dong) 大學副校長吳臻說。

  創新創業(ye) 教育鑄就人才事業(ye) 之魂

  在齊魯醫院進行實地調研時,山東(dong) 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國際班2020屆畢業(ye) 生張揚發現,很多脊柱受傷(shang) 或是年老行走不便的患者,沒有合適的醫療儀(yi) 器可以使用。

  經過4個(ge) 多月的研發,畢業(ye) 前夕,基於(yu) 連杆式電動助行器的成功製造,張揚實現了從(cong) 學生到創業(ye) 者的轉變,將所學實體(ti) 化、產(chan) 品化。

  “每個(ge) 人的‘小宇宙’裏都有自己的興(xing) 趣點,都有自己渴望的事,重要的是怎樣去發現它。”山東(dong) 大學創新創業(ye) 學院執行院長邢建平在談到創新人才教學模式時說,“作為(wei) 教師,就是要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興(xing) 趣點。”

  為(wei) 了改變傳(chuan) 統課堂的教學模式,邢建平深耕創新教育10餘(yu) 年,帶領學生進行物聯網創新作品實戰,組建了全國高校第一個(ge) iCAN創新實踐基地和大學生科創社團,山東(dong) 賽區連續8年成為(wei) 全國規模最大的賽區,無數學子在創新創業(ye) 大賽中擴大視野,學到知識,親(qin) 身參與(yu) 到創新實踐中。

  創新創業(ye) 教育是推動人才培養(yang) 範式變革的重要抓手,不僅(jin) 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而且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ye) 意識和創業(ye) 就業(ye) 能力。山東(dong) 大學把學生的創新創業(ye) 能力作為(wei) 核心素養(yang) 之一,不斷營造良好的創新教育環境,完善創新實踐教育體(ti) 係,整合和拓展大學優(you) 質學術資源,給予學生係統、廣泛的創新實踐訓練機會(hui) 。

  2009年,山東(dong) 大學創新性地設置首批10個(ge) 創新教育平台,支持學生參加各種創新訓練學科競賽,將創新創業(ye) 活動的成績認定為(wei) 學分,並對成績突出的學生給予單列推薦研究生名額。2010年,首次設立創新創業(ye) 通識核心課程,明確規定每名學生必須修讀至少2個(ge) 學分方能畢業(ye) 。至此,創新創業(ye) 教育全麵納入本科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2017年,修訂新版培養(yang) 方案,打造“稷下創新講堂”“齊魯創業(ye) 講堂”等品牌課堂,開課900門次,組織培訓800餘(yu) 次,參與(yu) 學生15萬(wan) 人次,實現創新創業(ye) 教育的全覆蓋、廣受益。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ye) 訓練計劃立項3180項、各類國家級競賽一等獎102項,獲評國家“雙創”教育示範基地,創新實踐能力培養(yang) 模式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受益學生超過41萬(wan) 人。

  崔立真介紹,為(wei) 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山東(dong) 大學在國際產(chan) 學研合作上下功夫,分別與(yu) 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德國亥姆霍茲(zi) 聯合會(hui) 共建“山東(dong) 大學國際創新轉化學院”“山東(dong) 大學—哈佛國際醫學教育中心”“山東(dong) 大學德國學院”等國際創新創業(ye) 教育機構和科研合作平台,聘請國內(nei) 外著名學者和企業(ye) 家作為(wei) 創新創業(ye) 導師麵向學生進行創新創業(ye) 教育。

  為(wei) 天下儲(chu) 人才,放眼五洲;為(wei) 國家圖富強,求索萬(wan) 年。今年是山東(dong) 大學建校120周年,100多年來,該校培養(yang) 了60多萬(wan) 名各行各業(ye) 的建設者。邁進新時代,山東(dong) 大學將繼續堅持黨(dang) 建引領,全麵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五育並舉(ju) ”,將價(jia) 值塑造、能力培養(yang) 和知識傳(chuan) 授融為(wei) 一體(ti) ,用目標明確、內(nei) 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一流思政工作體(ti) 係建設引領一流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建設。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