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學:全麵提升科技服務區域發展和國家戰略能力
近年來,西藏大學按照“瞄準大需求、組建大團隊、建設大平台、爭(zheng) 取大項目、多出大成果”的科研工作思路,堅持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推動學校科技創新工作邁上新台階。
據西藏大學科研處處長圖登克珠介紹,學校搶抓部區合建和“放管服”改革契機,不斷建立完善科學有效的科技成果評價(jia) 體(ti) 係、項目評審和人才評價(jia) 機製,製定完善了《西藏大學科研獎勵辦法》《西藏大學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等製度,重點解決(jue) 人才評價(jia) 、職稱評審、績效考核中的科研成果評價(jia) 問題,不僅(jin) 強化了項目過程管理和經費管理,也健全了科研平台建設、創新團隊建設各項規章製度,讓科研管理和服務工作走向科學化、規範化、製度化,形成了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科研環境。
圖登克珠說,學校統籌一流學科、一流專(zhuan) 業(ye) 、一流師資等資源,在打造重大人文社科平台、重大自然科學平台、重大智庫平台上持續發力,在原有的教育部人文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yang) 示範基地、國家發改委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重要科研平台的基礎上,建設珠峰國際高原科學野外觀測及醫療救護站、西藏麥地卡國家濕地生態係統定位觀測站、高原重大基礎設施與(yu) 環境實時在線安全監測中心、青藏高原特殊人群遺傳(chuan) 資源庫、極端環境微生物種質資源庫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成為(wei) 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
“學校聚焦前瞻性基礎研究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這一主攻方向,立足西藏獨特的高原自然資源稟賦,主動打破學科壁壘,探索學科交叉融合,力爭(zheng) 取得更多原創性、引領性的科研突破。”圖登克珠說。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西藏大學承擔了國家哲學社會(hui) 科學基金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5項、冷門絕學研究專(zhuan) 項2項、國家民委重點項目1項;獲批國家科技部重大專(zhuan) 項3項、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3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特等獎等國家級優(you) 秀科學成果獎勵達25項;發表CSSCI及中文核心論文486篇、SCI論文109篇、EI論文23篇,出版專(zhuan) 著56部。同時,積極建設以《西藏大學學報》(社會(hui) 科學版)為(wei) 龍頭的學術期刊集群。目前,《西藏大學學報》(社會(hui) 科學版)、《西藏大學學報》(藏文版)、《高原科學研究》三大學術期刊均進入國家級核心期刊序列,成為(wei) 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和對外交流的重要載體(ti) 。
同時,西藏大學緊抓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機遇,投入660萬(wan) 元設立10個(ge) 研究方向,啟動了“一江四河”科考項目。製定《優(you) 勢學科對接西藏自治區主導產(chan) 業(ye) 建設方案》,規劃19個(ge) 項目對接自治區七大主導產(chan) 業(ye) 發展,投入60萬(wan) 元啟動的“高原地區市政汙水提標排放及汙泥減量化技術項目”和“藏藥白肉靈芝規範化種植技術推廣及新產(chan) 品開發研究”兩(liang) 個(ge) 項目進入實質研究階段。依托兩(liang) 大學科群建設成立了西藏經濟文化研究中心和珠峰研究院等智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大學辦學70周年慶祝大會及文藝晚會舉行
作為新中國在雪域高原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70年來,西藏大學從帳篷學校起步,秉承“團結愛國、無私奉獻、艱苦奮鬥、勇創一流”的藏大精神。[詳細] -
西藏大學:奮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高地
近年來,西藏大學堅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前沿地位,圍繞“打造一流專業、一流課程,匯聚一流師資隊伍,培養一流創新人才,產出一流教學成果”的建設目標。[詳細] -
西藏大學:夯實發展基礎 提升辦學水平
近年來,西藏大學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西藏大學學科建設等有關工作意見》、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