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說:他用八個月從技術員成長為主管
新利平台訊 “願此去前程似錦,以夢為(wei) 馬,不負韶華。”短暫的休假結束了,邊巴次仁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寫(xie) 下這番話,於(yu) 日前踏上了返崗的路程。
邊巴次仁家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是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2020屆畢業(ye) 生。去年4月12日,他和學校其它41名應屆畢業(ye) 生一起前往河北等地工作。從(cong) 初去區外生活、工作上的各種不適應,到成長為(wei) 大型集約化養(yang) 豬場的產(chan) 房主管,他僅(jin) 用了8個(ge) 月時間。邊巴次仁用自己的經曆告訴大家,走出去人生絢爛多姿。
圖為(wei) 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2020屆首批區外就業(ye) 畢業(ye) 生出征儀(yi) 式上,邊巴次仁發言(資料圖)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邊巴次仁在廠房工作 圖片由采訪者提供
“一開始,我沒有去外省就業(ye) 的想法。”邊巴次仁告訴記者,隨著西藏自治區的就業(ye) 形勢不斷發生變化,加之學校老師不斷宣講就業(ye) 政策,他也產(chan) 生了區外就業(ye) 的想法。
“我想去外地工作。”邊巴次仁的家人很反對他的想法,擔心他在外麵生活不習(xi) 慣。更擔心外麵的誘惑太多,孩子容易變壞。
“我已經是大人了,我有自己的想法,會(hui) 對自己做的選擇負責。現在政府和學校很支持大學生區外就業(ye) ,希望你們(men) 也能支持我。”經過邊巴次仁的反複勸說,家人終於(yu) 同意這個(ge) 從(cong) 小到大沒出過西藏的孩子去外麵工作。
初到河北衡水工作,邊巴次仁克服了許多困難。飲食上的不習(xi) 慣、同事間的溝通不暢、實際操作不熟練……遠離家鄉(xiang) ,他才覺得家人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
好在,企業(ye) 為(wei) 藏族學生安排了專(zhuan) 門的老師,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一對一教學。“我的師父,也是我們(men) 的一個(ge) 技術主管,教得特別好。如何養(yang) 好一頭豬,怎麽(me) 看豬是否正常,如何進行簡單的治療……”在邊巴次仁看來,師父工作時特別認真,私底下就跟朋友一樣。
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工作,邊巴次仁跟同事們(men) 相處得特別融洽。他還總是解答大家對西藏的好奇。“你們(men) 那兒(er) 吃不吃米飯?”“你們(men) 有沒有這種蔬菜?”“聽說你們(men) 身上都配刀”……
他驕傲地告訴同事們(men) ,家鄉(xiang) 的變化特別大。以前交通不便,物資匱乏,吃的東(dong) 西很少。“現在,大城市有的東(dong) 西,我們(men) 家基本都能看到、買(mai) 到。”
在和同事的聊天過程中,他已經向許多人“安利”了他的家鄉(xiang) ——山南。“藏文化的發祥地,空氣特別好,水也特別好,藍天白雲(yun) 的。”
在外工作一年多,邊巴次仁覺得自己做事更加沉穩,也更加成熟了。發了工資,留下零用錢後,他總是把錢寄回家裏,讓爸爸和姐姐買(mai) 自己喜歡的東(dong) 西。
提到家,邊巴次仁興(xing) 奮地告訴記者,今年9月份他終於(yu) 能攢夠假期回家看了家人。“他們(men) 也覺得我變化特別大。我給他們(men) 看了我工作地方的照片,也給他們(men) 講了我休假去北京、廣西等一些地方的景色。”這次休假回家,他還特意準備了西藏的特產(chan) ,打算帶給同事們(men) 嚐嚐。
回到了工作崗位,家鄉(xiang) 已在千裏之外,邊巴次仁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現在不是技術員,是主管,要學會(hui) 自己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為(wei) 最終的結果負責。”對於(yu) 未來的打算,他想要再將技術學紮實點,多賺點錢,改善家裏的生活。邊巴次仁還說“這邊發展挺好的,我想留在這裏繼續發展。”(新利平台 記者/王媛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第三屆“新時代藏族文學高端論壇”暨西藏當代文學研究會2021年會在西藏林芝舉辦
近日,由西藏作家協會、西藏民族大學、西藏文藝評論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新時代藏族文學高端論壇”暨西藏當代文學研究會2021年會在西藏林芝市召開。 [詳細] -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需要全方位的兒童視角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城市建設要以兒童為中心。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22個部門印發了《關於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詳細] -
績效評價結果或涉及項目經費支持額度調整——首批“雙高計劃”校迎來期中大考
被看作是職業教育領域“雙一流”建設的“雙高計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於2019年啟動第一輪建設,按照每5年一個支持周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