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年輕人需要怎樣的情感教育?

發布時間:2021-11-15 15:1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前不久,武漢大學舉(ju) 行了一場以情感教育為(wei) 主題的講座,現場氣氛熱烈。該活動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很多人認為(wei) ,這反映出當前青年人對情感教育的期盼。

  中共中央、國務院2017年印發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提出,加強青年婚戀觀、家庭觀教育和引導。近年來,國內(nei) 一些高校陸續開設《人生幸福課》《親(qin) 密關(guan) 係》等課程,幫助學生處理好親(qin) 情關(guan) 係、人際關(guan) 係及兩(liang) 性關(guan) 係等情感問題。對於(yu) 已經進入社會(hui) 的青年人,各地共青團組織、企業(ye) 工會(hui) 、社會(hui) 工作機構、婚介平台、心理谘詢機構等力量紛紛參與(yu) ,倡導青年養(yang) 成正確的婚戀觀。專(zhuan) 家表示,應進一步關(guan) 注並重視年輕人的情感教育,引導其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和價(jia) 值觀,幫助年輕人走好人生路。

  倡導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的戀愛觀

  很多人最近在網上看到過這樣幾張照片:武漢大學學生排著隊,去聽一堂關(guan) 於(yu) 戀愛心理學的講座。階梯教室裏坐得滿滿當當,連台階、過道上都是人,甚至教室外也有不少踮起腳尖、趴在窗口認真聽講的同學。

  這場講座由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係教授喻豐(feng) 主講,內(nei) 容以積極心理學中關(guan) 於(yu) 戀愛的基本理論為(wei) 主,包括斯騰伯格的愛情三元論、依戀理論、愛情的分類,以及如何分辨不良的戀愛關(guan) 係。

  講座中,喻豐(feng) 以“白璧微瑕的藝術”闡釋“適度完美但有一些‘破綻’的形象”,以“關(guan) 係的末日四騎士”隱喻婚姻關(guan) 係中批評、鄙視、辯護和冷戰這4種極具破壞性的消極相處模式,以“戀愛地圖”解釋異性之間要形成一段親(qin) 密關(guan) 係,需要雙方對彼此足夠了解……新鮮的名詞、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輔以科學有據的心理學知識,這種巧妙的混搭點燃了學生的學習(xi) 熱情。

  “希望幫助剛剛成年的大學生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的戀愛觀和價(jia) 值觀。”喻豐(feng) 這樣解釋講座的初衷。他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很多學生心理出現問題,多半與(yu) 人際交往相關(guan) ,而戀愛是其中重要一環,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利於(yu) 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同學們(men) 的熱情反映了對親(qin) 情關(guan) 係、人際關(guan) 係以及異性關(guan) 係等情感關(guan) 係知識的渴求。”

  博士生小魏是當天現場聆聽講座的學生之一。她認為(wei) :“這場講座傳(chuan) 遞出一種信息,即不是每個(ge) 人都懂得如何正確地愛別人,並理性地表達感受;愛是一種能力,可以學習(xi) 和提升。”

  在講座廣受學生歡迎的同時,也有人產(chan) 生疑問:“大學在教學生談戀愛?”“戀愛還用教嗎?”一位今年剛入學的小玄說:“講座的重點不是在給學生傳(chuan) 授戀愛技巧,而是教會(hui) 我們(men) 怎麽(me) 正確地認識戀愛這件事,怎麽(me) 用積極心理學的觀點看待周圍的事和人,怎麽(me) 愛自己、更好地愛別人進而愛整個(ge) 世界。”

  “大學生對情感教育課程的追捧,反映出他們(men) 對戀愛知識、能力和素養(yang) 提升等方麵的急迫需求;高校開展婚戀觀教育、情感教育,有助於(yu) 促進大學生在新的人生階段提升婚戀道德等價(jia) 值觀,更好地處理自身與(yu) 他人的關(guan) 係,塑造健康人格。”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鄧希泉說。

  強化對情感生活的誠信、尊重和責任意識

  現代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提升了青年個(ge) 體(ti) 的主體(ti) 性和獨立性,互聯網蓬勃發展增強了青年人在社會(hui) 生活中的話語權,也促使他們(men) 對戀愛的態度發生變化。

  有的覺得“戀愛很麻煩”。“95後”北京青年陳成從(cong) 大學畢業(ye) 後,隨即通過招考進入某企業(ye) 工作。不過,他的婚戀“進度條”一直停滯不前,讓父母十分著急。

  “平時下班後比較累,周末報了健身班,剩餘(yu) 時間和朋友約飯、玩玩遊戲,哪有時間談戀愛。”在陳成看來,剛工作的他生活過得很充實,對談戀愛抱著隨緣態度,有時甚至覺得“戀愛關(guan) 係很麻煩也很難處理”。

  在共青團中央的一項調查中,認為(wei) “單身很好、戀愛很麻煩”的青年占比高達74.8%。專(zhuan) 家表示,如果發現戀愛、婚姻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或者影響到個(ge) 人自我價(jia) 值的實現,一些青年人就不願意談戀愛或結婚。

  有的對談戀愛有些顧慮。在上海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王英今年25歲,十分向往談一場浪漫的戀愛,但又有點害怕:“經常在新聞裏看到有些人打著談戀愛的幌子進行精神控製,擔心自己也遇到這種人。”

  一名婚戀機構負責人表示,互聯網時代的青年容易接受到一些關(guan) 於(yu) 婚戀的碎片化負麵信息,加之一些地方在婚戀、婚房、彩禮等方麵存在陋習(xi) ,容易使青年人形成對婚戀的刻板印象和錯誤觀念,出現“恐戀”“恐婚”。

  中國礦業(ye) 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段鑫星曾在全國數百所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講座及調查,並開設《戀愛心理學》線上課程。她發現,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最大的是情感關(guan) 係,他們(men) 在戀愛中遇到的問題多與(yu) 溝通有關(guan) ,比如不知如何表白,戀愛過程中不知如何處理產(chan) 生的矛盾、衝(chong) 突、分歧以及異地戀困擾等。

  “應該通過情感教育,強化青年對情感生活的誠信意識、尊重意識和責任意識。”在喻豐(feng) 看來,這些意識最終會(hui) 形成青年人麵對愛情、婚姻時的價(jia) 值觀。這種價(jia) 值觀首先是理性的。根據心理學理論,愛情是由激情到親(qin) 密、由親(qin) 密到承諾的過程。戀愛意味著兩(liang) 人的親(qin) 密關(guan) 係向前發展,需要相互理解、相互磨合,並共同承擔由此產(chan) 生的道德責任。這種價(jia) 值觀還應是文明的,反對操弄對方自尊和感情、產(chan) 生極強的不平等、男女對立等戀愛關(guan) 係。

  為(wei) 青年情感教育提供有效保障

  “戀愛課的內(nei) 容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樣。”天津一所高校的大三學生呂薇上學期選修了段鑫星教授的《戀愛心理學》課程。她本以為(wei) 老師會(hui) 講授戀愛技巧,但事實上,這門課主要教青年人如何正確和對方相處、怎樣調節心態。

  據介紹,課程內(nei) 容包括戀愛心理學理論知識、穩固愛情的心理規律、愛情挫折心理及調適等。授課形式以慕課為(wei) 主,還會(hui) 舉(ju) 行一些線下活動和直播活動,為(wei) 校內(nei) 外青年答疑解惑。記者在一個(ge) 慕課平台上看到,該課程累計選課人數近2萬(wan) 。

  段鑫星表示,課程主要目的是幫助青年人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和價(jia) 值觀人生觀,認識兩(liang) 性差異,同時了解戀愛的本質。“戀愛的本質是親(qin) 密關(guan) 係,屬於(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的範疇,但並不局限於(yu) 兩(liang) 個(ge) 人的關(guan) 係。情感觸發是一個(ge) 複雜的問題,它滲透著我們(men) 的價(jia) 值觀、背景、當前狀態等多方麵因素。”

  《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提出,加強青年婚戀觀、家庭觀教育和引導,將婚戀教育納入高校教育體(ti) 係。近年來,國內(nei) 一些高校陸續開設如《人生幸福課》《親(qin) 密關(guan) 係》《戀愛與(yu) 人生幸福》等情感教育課程,並設立心理健康教育與(yu) 谘詢中心。一些共青團組織、企業(ye) 工會(hui) 、婚介平台、心理谘詢機構等通過舉(ju) 辦針對青年的戀愛講座、交友交流聯誼等活動,積極加強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建設。

  如何在充分尊重青年一代戀愛態度和選擇的同時,讓年輕人自身感受到戀愛和婚姻的美好?這需要學校、家庭、社會(hui) 在加強情感教育方麵共同發力。

  喻豐(feng) 建議更多高校開設青年婚戀教育相關(guan) 的課程、講座。他認為(wei) ,作為(wei) 積極心理學的一部分,這些課程、講座有益於(yu) 幫助學生在麵對情感時建立一個(ge) 樂(le) 觀平和的心理基礎,在思想上得到成長。鄧希泉也認為(wei) ,高校、教師和相關(guan) 研究人員要深入研究青年在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指導下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積極融入情感教育的內(nei) 容。

  家庭是情感的港灣。小魏表示,原生家庭中父母親(qin) 屬的婚戀觀會(hui) 直接影響子女未來找對象時的心理狀態,“父母本身是榜樣,如果父母相濡以沫,孩子也會(hui) 期待這樣一種關(guan) 係”。她認為(wei) ,父母要增強對孩子的情感教育,讓孩子學會(hui) 表達、學會(hui) 關(guan) 懷,培養(yang) 家庭責任感。

  專(zhuan) 家建議,相關(guan) 部門應將婚嫁、生育、養(yang) 育、教育一體(ti) 考慮,同時在全社會(hui) 大力倡導文明簡約的“新婚俗”,讓戀愛婚姻擺脫功利化色彩和不良習(xi) 俗的裹挾,形成積極健康的輿論導向和社會(hui) 環境,為(wei) 青年情感教育提供有效保障。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