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性教育成為每個孩子的必修課
日前,教育部印發《生命安全與(yu) 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要求性侵害預防進中小學教材,引發了輿論關(guan) 注。
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和觀念的進步,性教育的重要性漸漸被大眾(zhong) 所了解。2011年,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兒(er) 童發展綱要(2011-2020)》中就明確提出“將性與(yu) 生殖健康教育納入義(yi) 務教育課程體(ti) 係”,讓孩子明白“內(nei) 衣覆蓋的地方,不容侵犯”。
據《“女童保護”2020年性侵兒(er) 童案例統計及兒(er) 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曝光的性侵兒(er) 童案例中,熟人作案超七成,家庭成員性侵案曝光量大幅上升;性侵者多次作案比例近六成,在沒有外界力量阻止的情況下,性侵施害人往往多次作案,不會(hui) 自動終止,持續作案往往達到2至3年,2019年曝光案例中,最長時間長達22年。另有數據顯示,61.48%的青少年有過“青春期的困惑”,但高達78.24%的青少年缺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多數青少年的性健康知識靠“自學”。
在這樣的背景下,《指南》的出台,可謂正當其時。隻有將生命安全與(yu) 健康教育全麵融入中小學課程教材,才能實現生命安全與(yu) 健康教育係列化、常態化、長效化。具體(ti) 而言,生命安全與(yu) 健康教育在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ge) 學段有序鋪開:小學階段初步學習(xi) 青春期發育;初中階段學習(xi) 青春期保健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預防性騷擾與(yu) 性侵害的能力;高中階段則要深入了解婚姻和生育相關(guan) 知識及法律法規,能夠有效預防和應對性騷擾與(yu) 性侵害。
性教育成為(wei) 每個(ge) 孩子的必修課,係統了解相關(guan) 知識和掌握相關(guan) 技能之後,相信孩子們(men) 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免受性侵猥褻(xie) 的傷(shang) 害。性侵害預防進中小學教材值得欣喜,但如何開展性教育,依然會(hui) 麵臨(lin) 諸多困難。其中,觀念問題無疑是最大的“攔路虎”。
有專(zhuan) 家直言,性教育最關(guan) 鍵的還是在家庭。麵對性教育,家長們(men) 往往心有千千結。一方麵,校園性侵等事件頻有發生,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刻不容緩。另一方麵,受傳(chuan) 統觀念影響,不少家長總覺得涉及“性”就是敏感的,或者認為(wei) 無非就是男女之間的“那點事”,避而不談。這樣的分歧,導致圍繞性教材的“尺度”問題屢屢引發爭(zheng) 議。有些家長希望性教育的尺度能適當大一點,讓孩子懂一些,但依然有不少家長認為(wei) 不能太“直白”,要盡量隱晦一些,眾(zhong) 口難調之下,給性教育出了道難題。
其實,性健康教育內(nei) 涵很廣泛,不僅(jin) 包括生理、生殖解剖知識,還包括性心理發育、性倫(lun) 理道德、性法律知識、性病防治知識等等,性教育要做的不隻是簡單的知識傳(chuan) 授,而是加強價(jia) 值觀、道德觀上的引導。
性教育不可怕,可怕的是怎麽(me) 教育。對家長來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己“脫敏”,不要覺得性很羞恥,這樣才能坦然麵對孩子的問題。當然,教育部門和學校在推進這一教育時,也需要充分地考慮到這個(ge) 問題的複雜性,做好充足的論證與(yu) 準備,並對家長進行相應的教育引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推進幼小銜接 走好“雙減”第一步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既要減輕課業負擔又讓學生學到該學的知識、養成該具備的好習慣,是義務教育階段實現“雙減”目標的第一步。做好這項工作,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做好幼小銜接。 [詳細] -
兩部門:提高高等學校網絡管理和服務質量
記者17日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提高高等學校網絡管理和服務質量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各校提高高等學校網絡管理和服務質量。[詳細] -
未成年人侵害案多發在校園 積極推動法治校園建設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關係著國家未來和民族振興,僅2021年就出台了眾多涉及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法規。今年出台的各項法律法規,旨在整合各方力量,積極推動各方力量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