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聘機製帶來“鯰魚效應”
“競聘上崗,自己簽了責任狀,就要對這個(ge) 崗位負責。”近日,廣西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中心小學校長黃小娟告訴記者,學校從(cong) 班子成員到普通教師,都通過“縣管校聘”競聘上崗,教師隊伍的活力大大提高。
今年秋季學期起,賀州市在自治區率先整市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由市長彭代元任組長,努力破解“幹多幹少一個(ge) 樣、幹好幹壞一個(ge) 樣”“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等問題。“推進這項改革,就像‘鯰魚效應’一樣,給教師隊伍注入活力。”賀州市委教育工委書(shu) 記,市教育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潘順康說。
落實學校用人自主權
劉昭端是一名“95後”,2016年到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最偏遠的獅東(dong) 小學工作,成為(wei) 該教學點的普通教師。今年秋季學期,他通過“縣管校聘”成功競聘擔任沙田鎮中心小學教導副主任。“趕上了好政策。”劉昭端說。
“年輕,有活力、有幹勁。”黃小娟這樣評價(jia) 這位跨校競聘來的得力幹將。實施“縣管校聘”後,該校兩(liang) 名中層幹部是從(cong) 村小競聘而來。
賀州實施“縣管校聘”後,這樣的現象較為(wei) 普遍。按照政策設計,賀州采取校內(nei) 競聘、片區競聘、跨片區競聘等多種形式競爭(zheng) 上崗,促進各校形成競爭(zheng) 擇優(you) 、能上能下、協調平衡的用人機製。
有了上升通道,還得有相應的能力。根據改革方案,賀州市中小學校級領導競聘上崗由縣區有關(guan) 部門負責考核,學校中層領導、普通教師競聘考核由學校負責實施,而無論哪個(ge) 層麵的考核,品德與(yu) 能力都擺在第一位。
這種靈活的機製還能讓教師根據自身意願選擇教學崗位。鍾山縣實驗小學教師盧偉(wei) 2020年任教五年級,今年她想教六年級。按照“縣管校聘”實施方案,她成功競聘擔任六年級科任教師,如願以償(chang) 實現了跟班升級任教。
賀州市教育局人事科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通過“縣管校聘”改革,能夠進一步落實學校用人自主權,有利於(yu) 學校根據自身實際擇優(you) 聘任崗位人員,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競爭(zheng) 性用人機製。
增強中小學校長崗位吸引力
實施“縣管校聘”後,賀州各縣區出現了有意思的現象:縣城學校的校長、副校長願意到鄉(xiang) 鎮學校任職,而鄉(xiang) 鎮學校的校長通過競聘可以到城區學校任職。
現任鍾山縣實驗小學校長鍾昌情以前是該縣公安鎮中心小學校長。現任昭平縣鞏橋中學校長黎鋼過去是該縣黃姚中學副校長。鍾昌情說:“從(cong) 鄉(xiang) 鎮學校到縣城學校,壓力當然更大,但動力更足了。”黎鋼表示,實施“縣管校聘”,給予校長崗位津貼,體(ti) 現對校長工作的重視,是從(cong) 製度層麵確定校長的職業(ye) 尊嚴(yan) 感和價(jia) 值感。
賀州市以“縣管校聘”改革為(wei) 契機,要求各縣區加強基礎保障,通過設置崗位補貼、實行校長職級製等方式,讓校長“勞有所得”,進一步激發校長參與(yu) 競聘的積極性,增強校長崗位吸引力。改革後,賀州市參與(yu) 競聘的校級領導有1068人,經過競聘考核,共聘任校級領導882人,競聘上崗率超過80%。
通過競聘,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有6個(ge) 校長崗位更換人選,換崗率為(wei) 22.2%;28個(ge) 副校長崗位更換人選,換崗率達46.7%;還有3名普通教師成功競聘副校長崗位。
優(you) 化製度設計和監督管理
“改革的一個(ge) 突出特點是給予教育部門更大的用人自主權。”賀州市委教育工委副書(shu) 記、市教育局黨(dang) 組成員馮(feng) 義(yi) 中說。改革後,全市中小學編製3年核定一次,一年可以進行一次微調,教育部門對核定後的編製總量和微調後的編製增量進行統籌使用,有關(guan) 方案報機構編製部門備案後就可執行,確保學校能夠及時足額配備教師。
賀州市在推進“縣管校聘”改革中,深入推動落實鄉(xiang) 村教師職稱評聘傾(qing) 斜政策,在鄉(xiang) 村學校任教累計滿5年、10年的教師,符合職稱申報條件的可不受崗位結構比例限製直接對應申報中級、副高級職稱,有利於(yu) 鄉(xiang) 村教師“留得住”,還能吸引城區教師競聘到鄉(xiang) 村學校任教。
鍾山縣公安鎮中心小學音樂(le) 教師周翊,原本可以競聘到城區學校任教,但她最終決(jue) 定留在本校。“現在的校長是從(cong) 城區學校競聘來的,學校各方麵工作大有起色,大家更有幹勁,我願意留在本校工作。”周翊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新課堂達標”行動助“雙減”落地見效
“短短一個月,市、區兩級已在學校舉辦4次教研活動,學校今年承辦的教研活動趕上了前幾年的總和。”近日,山東省棗莊市第四十中學校長陸繁偉告訴記者,這源於全市深入開展的中小學“新課堂達標”行動。 [詳細] -
河北成安:無證學校擠垮合法學校?
中央財政投資100多萬元修建的小學綜合樓,用了3年就已廢棄。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采訪時,發現了這一蹊蹺的現象。 [詳細] -
把社會實踐融入時代的春風裏
“暑假裏,同學們通過社會實踐講好中國故事。今天,我把他們的故事帶到這裏。”12月9日,南京大學拉貝日記與和平城市團隊帶隊教師陳民,向數十所高校的教師展示了一則團隊活動的短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