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5名青年獲首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稱號

發布時間:2022-02-21 10:27:00來源: 西藏日報

  日前,由共青團中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聯合舉(ju) 辦的首屆“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青年先鋒”評選結果揭曉。自2021年7月啟動以來,經組織報名、資格審查、大眾(zhong) 評審、社會(hui) 公示、標兵評審等環節,西藏5名青年獲此殊榮,分別是江參、次仁明久、朱玲淑、紮西旦增和阿乃。他們(men) 中,有長期奮戰在基層一線、助力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的駐村第一書(shu) 記,有積極響應國家“治邊穩藏”號召、以實際行動詮釋擔當奉獻精神的海濱姑娘,有帶領村民致富的農(nong) 民合作社帶頭人……他們(men) 奮發圖強、自力更生,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責任擔當、青春激情和奉獻情懷,下麵讓我們(men) 一起來了解一下他們(men) 的故事。

  江參

  始終堅守鄉(xiang) 村振興(xing) 第一線

  江參是一名90後副鄉(xiang) 長,先後在山南市隆子縣列麥鄉(xiang) 玉巴村、三安曲林鄉(xiang) 邊久林村、三安曲林鄉(xiang) 格西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現任三安曲林鄉(xiang) 格西村駐村工作隊隊長,長期奮戰在基層一線。

  江參認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都必須抓住產(chan) 業(ye) 發展這個(ge) 關(guan) 鍵。”實現脫貧摘帽後,他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發展壯大特色產(chan) 業(ye) 上來,引導村“兩(liang) 委”班子理清發展思路,發揮資源優(you) 勢,增強造血功能。積極爭(zheng) 取小康產(chan) 業(ye) 項目資金290餘(yu) 萬(wan) 元擴建紫尚品糌粑加工廠,爭(zheng) 取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資金200餘(yu) 萬(wan) 元新建邊久林村第二個(ge) 藏野香豬養(yang) 殖基地,實現建檔立卡戶年均增收5000元,村集體(ti) 每年創收10萬(wan) 元。

  “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了,才能證明我的工作做到位了。”江參始終將人民群眾(zhong) 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把群眾(zhong) 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傾(qing) 心傾(qing) 情傾(qing) 力服務群眾(zhong) ,用青春和汗水踐行一名基層幹部的使命,他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見證者、參與(yu) 者、貢獻者。

  次仁明久

  抓住時代機遇,創業(ye) 追夢之路

  當代雪域青年,銳意創新創業(ye) ,建功家鄉(xiang) 建設,90後次仁明久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牧區最常見的羊牛糞,到了他這裏卻可以變廢為(wei) 寶,將牛糞製作成有機肥料和清潔能源,滋養(yang) 著家鄉(xiang) 的土壤,溫暖著家鄉(xiang) 的群眾(zhong) 。

  2017年,次仁明久先後注冊(ce) 成立那曲地區塔之緣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那曲地區塔之緣實業(ye) 有限公司和那曲地區塔之緣能源環保有限公司三家企業(ye) ,正式踏上了艱辛而又美好的追夢之路。曾經的他是優(you) 秀的創業(ye) 青年,如今的他已是肩負使命的青年企業(ye) 家,他不僅(jin) 是那曲市創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還是西藏科技代表員。

  次仁明久說:“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感黨(dang) 恩,我是趕上了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的好時代,我的成功離不開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在疫情防控期間向一線防控人員捐贈物資、每年慰問扶貧戶,這些在他看來不足掛齒的事情,卻處處體(ti) 現著他回報社會(hui) 的初心和責任。如今,他的公司在那曲市各鄉(xiang) 鎮設立了20處牛羊糞收購站,形成了牛羊糞回收利用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輻射帶動脫貧 2000人,提供就業(ye) 崗位70餘(yu) 個(ge) ,展示了當代創業(ye) 者的風采和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

  朱玲淑

  跨越千裏,情係西藏

  “我走的是與(yu) 別人不一樣的路,選擇的是不一樣的方向,身上承擔的也是不一樣的責任。”為(wei) 積極響應國家“治邊穩藏”的號召,浙江省優(you) 秀高校畢業(ye) 生朱玲淑毅然決(jue) 然放棄在大城市優(you) 越的工作。跨越5125公裏,從(cong) 浙江沿海之濱來到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日喀則市聶拉木縣。作為(wei) 一名90後年輕幹部,她以實際行動詮釋用擔當奉獻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朱玲淑堅信“人人是普通之人,人人皆可做非凡之事”。在瑣碎繁雜的基層工作之餘(yu) ,她專(zhuan) 注於(yu) 愛心公益事業(ye) 。帶頭組建“雪域支教團”,發起“心係西藏·大愛浙江”公益活動,捐贈總價(jia) 值35.13萬(wan) 元的愛心物資,受惠學生達1135名,讓民族團結之花在雪域高原常開長盛。

  作為(wei) 一名年輕幹部,朱玲淑愛好廣泛、多才多藝,當代青年人的朝氣與(yu) 活力在她身上完美展現著。初到雪域高原,她也曾接受著身心上的極限挑戰,但當地的人文和各方的關(guan) 懷成為(wei) 了她渡過難關(guan) 的重要支柱。“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青年先鋒”“基層就業(ye) 大學生典型人物”“平陽縣雷鋒人物”……一個(ge) 個(ge) 榮譽背後蘊含著她對祖國的熱愛,對初心的堅守,對雪域高原群眾(zhong) 的擔當和責任,她將不悔青春,更加堅定不移地為(wei) 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奮勇前進。

  紮西旦增

  人生路漫漫,青春需奮鬥

  從(cong) 貧困戶到帕裏神女峰羊牛毛加工合作社理事長,“85後”紮西旦增用自己的創業(ye) 實踐經驗積極引導身邊群眾(zhong) 靠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被評選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青年先鋒,日喀則市亞(ya) 東(dong) 縣農(nong) 村致富帶頭人和脫貧攻堅農(nong) 牧民政策宣講員。

  紮西旦增出身貧寒,在國家全麵實施脫貧攻堅政策的大背景下,被列入貧困戶名單,享受了很多扶貧優(you) 惠政策。心懷感恩的他認為(wei) 黨(dang) 的政策雖然好,但也不能等靠要。自己要自食其力,自主創業(ye) ,依靠黨(dang) 的好政策,走向脫貧幸福路。2017年,他頂著巨大的壓力,成立了帕裏神女峰羊牛毛加工合作社,主要加工生產(chan) 經營羊毛藏被、羊毛褥子等產(chan) 品。經過兩(liang) 年的努力,合作社生產(chan) 模式實現半機械化,品牌效益初步顯現。吸納了周邊23名村民就近務工,滿足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ye) 的願望。

  創業(ye) 成功後,紮西旦增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知識改變命運”。他積極參加各類學習(xi) 考察,不斷開闊眼界、創新思路,推動合作社提高研發水平、優(you) 化產(chan) 品質量,實現規模化、專(zhuan) 業(ye) 化經營,帶動更多群眾(zhong) 增收,用實際行動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力量,回報黨(dang) 和國家的恩情。紮西旦增說:“我是國家扶貧政策受益的親(qin) 身經曆者,我們(men) 的幸福生活是共產(chan) 黨(dang) 給的,這更加堅定了我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的信心和決(jue) 心。”

  阿乃

  失敗是成功之母

  初期的創業(ye) 之路布滿荊棘和坎坷,但是阿乃堅信“勇者迎難而上,所有的付出終將有所回報”。2014年阿乃成立了拉薩曲水縣南木鄉(xiang) 江村1組藏雞養(yang) 殖場,受周轉資金局限,在後期推向市場化過程中無奈放棄運營。隨後幾年,阿乃再次嚐試創業(ye) 仍以失敗告終。

  “失敗是成功之母。”經曆了幾次傾(qing) 其所有、義(yi) 無反顧後的創業(ye) 失敗,阿乃並沒有灰心喪(sang) 氣,終在逆境中砥礪前行,走向成功。2018年,他再次帶領南木鄉(xiang) 江村群眾(zhong) ,成立了曲水縣澤迥種植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主要從(cong) 事青稞、小麥、蔬菜、瓜果等種植,同時為(wei) 當地500餘(yu) 戶提供小麥、青稞等機收、機播服務,總麵積達1000餘(yu) 畝(mu) ,每年帶動群眾(zhong) 增收8000餘(yu) 元。提供就業(ye) 崗位5個(ge) ,人均年收入達16000餘(yu) 元。合作社年收入達75萬(wan) 餘(yu) 元,淨收入達20萬(wan) 餘(yu) 元。同年,他又被曲水縣才納鄉(xiang)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區管理委員會(hui) 聘用為(wei) 園區產(chan) 業(ye) 工人及技術指導員,成為(wei) 全縣首批新型職業(ye) 化農(nong) 民。

  在不斷探索和努力中,阿乃堅持“幹一行愛一行”,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在他工作過的每一個(ge) 地方都能看到辛勤付出的成果。這幾年,他先後獲評“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青年先鋒”“全國百名傑出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拉薩市級致富帶頭人、拉薩市優(you) 秀農(nong) 牧民科技特派員等榮譽稱號。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