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聚焦有效投資穩增長

發布時間:2022-02-21 10:10:00來源: 經濟日報

  春節以來,一些地方重大項目陸續開工,旨在及早抓投資、上項目、穩增長。在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形勢下,各地重視發揮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的關(guan) 鍵性作用,值得肯定。

  2021年,我國外貿實現快速增長並創曆史新高。不過,隨著一些國家逐漸走出疫情影響,經濟逐步恢複,外貿訂單有可能回流,今年穩外貿麵臨(lin) 不小挑戰。近些年,消費已成為(wei) 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但是,消費是個(ge) 慢變量,與(yu) 居民收入、社保水平、發展預期等密切相關(guan) ,短時間內(nei) 難以大幅提振。相比之下,投資對於(yu) 穩增長的關(guan) 鍵性作用值得期待。

  更好發揮投資作用,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一是,投資的乘數效應大,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明顯,而且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特別是有效投資可以優(you) 化經濟結構,帶動消費市場拓展。二是,與(yu) 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仍處於(yu) 新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投資需求潛力巨大。因此,在千方百計穩外貿、促消費的同時,各地把投資作為(wei) 穩增長的重要抓手,是一個(ge) 務實之選。

  需要指出的是,抓投資必須精準有效,絕不能盲目上項目、搞低水平重複建設,要厘清“項目往哪投”“錢從(cong) 哪裏來”等關(guan) 鍵問題。

  基礎設施是有效投資的一個(ge) 方向。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近年來,我國基礎設施麵貌得到極大改觀,但仍有一些短板亟待補齊,交通、能源、水利、環保、物流等傳(chuan) 統基礎設施都有待進一步完善。

  新型基礎設施尤其是發力重點。5G、數據中心、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基建”代表著下一步經濟發展趨勢,可滿足經濟結構升級、城鎮化及消費升級等帶來的相關(guan) 需求,值得加大投入適度超前布局。從(cong) 實踐看,2022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普遍提及“新基建”,並明確發力重點和方向,給予有關(guan) 政策支持。

  此外,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城市更新與(yu) 管網改造、教育文化衛生體(ti) 育等民生領域事項,都有待加大投入力度,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上述領域投資過程中,尤其要抓好重大工程項目。這是因為(wei) ,重大項目是投資的基本盤,抓住了這個(ge) 基本盤,就有利於(yu) 完成穩投資穩增長的目標任務。當前,各地各部門須落實好中央要求,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和專(zhuan) 項規劃重點項目的落地實施,加大對關(guan) 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有效投資。各類投資主體(ti) 應緊扣國家發展戰略,立足於(yu)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選準投資領域和項目。

  發力有效投資離不開資金支持,這既需要政府投資的精準發力,也離不開社會(hui) 資本的積極參與(yu) 。一方麵,應發揮預算內(nei) 投資的引導與(yu) 撬動作用,並注意提高項目建設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率。眼下,各地尤其需要抓住提前下達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務限額1.46萬(wan) 億(yi) 元的時機,發揮好專(zhuan) 項債(zhai) 的穩增長作用。另一方麵,應充分調動社會(hui) 資本投資力量,不斷完善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機製、推進項目審批製度改革、完善投融資合作對接機製、優(you) 化營商環境等,多措並舉(ju) 提振社會(hui) 資本投資信心。

  任何投資都會(hui) 考慮回報,社會(hui) 資本投資更是如此。有關(guan) 方麵應積極完善相關(guan) 製度設計,依法依規保障社會(hui) 資本投資合理收益,穩定和增強社會(hui) 資本投資預期,形成投資的良性循環。預算內(nei) 投資也需要統籌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處理好穩投資和防風險的關(guan) 係,更好保障與(yu) 改善民生。(馬洪超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