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製度體係端穩能源飯碗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guan) 於(yu) 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ti) 製機製和政策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出了應對安全風險的係列政策機製。
在應對氣候變化要求下,全球能源發展正進入新階段。一方麵,供需格局深刻調整變革,地緣不穩定因素增多,能源供給可能受到多方麵因素影響和衝(chong) 擊,傳(chuan) 統能源安全風險在加劇。另一方麵,可再生能源比例加速提高,波動性、間歇性、隨機性特征導致能源電力係統安全穩定運行難度加大。2021年,全球天然氣、煤炭、石油等價(jia) 格加快上漲,我國部分區域局部時段出現煤炭、電力供需偏緊問題,凸顯了新舊能源體(ti) 係轉換期能源安全麵臨(lin) 的多重挑戰。
能源關(guan) 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需要以製度體(ti) 係保障“能源的飯碗端在自己手裏”,防範能源領域“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雙碳”目標之下,我國能源轉型發展進入關(guan) 鍵期,社會(hui) 對傳(chuan) 統化石能源投資信心不足,歐洲能源危機揭示發揮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難以完全依賴市場自發調節,還需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需要更多製度機製配套。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看,有關(guan) 部門發布《意見》,有利於(yu) 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正確發揮“兩(liang) 隻手”作用,用更有效機製為(wei) 能源轉型升級保駕護航。
以增強能源持續穩定供應能力為(wei) 目標,完善可再生能源與(yu) 化石能源協調發展製度。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等已成各界共識,可再生能源投資大幅攀升、裝機規模快速增加,這是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應有之義(yi) 。但也要看到,儲(chu) 能技術和能力等發展進步仍需時日,發揮好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是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然要求。所以,《意見》明確了促進可再生能源與(yu) 化石能源協調發展的政策方向,設立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製度,進一步完善推動化石能源清潔高效開發政策機製,是一種務實可行的思路。
以增強合理需求調控能力為(wei) 目標,健全能源消費節約高效與(yu) 低碳替代統籌發展製度。徹底改變粗放型能源消費方式、提升綠色低碳能源消費水平,需以製度建設為(wei) 抓手,強化能耗強度降低約束性指標管理,探索開展能耗產(chan) 出效益評價(jia) ,實施綠色能源消費認證機製,這有助於(yu) 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國發展階段的能源消費和碳排放控製機製。能源需求合理調控是保證能源安全的必要舉(ju) 措,需以改革創新進一步突出市場機製調節作用,加快建設電力需求響應市場等。
以增強政策機製保障能力為(wei) 目標,深化能源戰略統籌和安全責任落實製度。我國正逐步建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ti) 係,完善國家能源戰略和規劃實施的協同推進機製尤為(wei) 重要。《意見》明確在規劃編製及實施中加強各能源品種之間、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之間、區域之間的協同互濟。針對類似於(yu) 去年煤電供需偏緊問題,《意見》提出建立電力企業(ye) 與(yu) 燃料供應企業(ye) 、管輸企業(ye) 的信息共享與(yu) 應急聯動機製,確保極端情況下能源供應。同時,把能源供應保障納入考核機製,有助於(yu) 壓實有關(guan) 企業(ye) 保供責任。
以增強國際能源領域影響能力為(wei) 目標,完善促進開放合作和融合發展製度。我國已深度融入全球能源市場,開展國際競爭(zheng) 的同時也需加強國際合作,以融合發展思路構築多元化境外資源供應格局,探索建立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協同發展合作機製,積極參與(yu) 全球能源治理,構建廣泛利益共同體(ti) ,實現開放格局下的能源安全。
以增強風險預警與(yu) 應對能力為(wei) 目標,健全能源預測預警和儲(chu) 備應急體(ti) 係。應堅持底線思維、強化危機意識,以牢牢把握能源安全主動權為(wei) 目標,健全能源預測預警機製,完善極端情況下能源供應應急預案和應急狀態下的協同調控機製,健全能源供應保障和儲(chu) 備應急體(ti) 係,守住能源安全底線。
(作者田 磊 單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所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