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組合拳 做好加減法——江蘇省南京市為“雙減”落地破題
“什麽(me) 是蔬菜?”“為(wei) 什麽(me) 要吃蔬菜?”“蔬菜是怎麽(me) 種出來的?”近日,在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實驗學校,南京市蔬菜研究所的農(nong) 藝師吳旭東(dong) 正在給孩子們(men) 講解蔬菜知識……為(wei) 拓寬課後服務渠道,豐(feng) 富課後服務內(nei) 容,南京強化部門聯動,由市教育局統籌協調,市文旅、體(ti) 育等八部門共同參與(yu) ,積極推動優(you) 質社會(hui) 公共資源參與(yu) 義(yi) 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工作。
今年春季學期,南京遴選推薦了400餘(yu) 項課後服務項目進入該市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全市義(yi) 務教育學生課後服務參與(yu) 率超過96%。自2021年秋季學期南京打出落實“雙減”組合拳以來,全市義(yi) 務教育階段的教育生態已發生顯著變化,學生過重作業(ye) 負擔明顯減輕,各類社團活動廣泛開展,課後服務受到群眾(zhong) 點讚。
走向課程,服務升級新形態
從(cong) 2013年南京在全國率先提出“彈性離校”並進行試點,到2017年“彈性離校”工作在南京小學全麵實施,到落實“雙減”,南京課後服務迎來了“3.0版本”,在服務擴容、提質、保障上實現新突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6萬(wan) 名中小學生參加課後服務,參與(yu) 率達96%;5.27萬(wan) 名教師參與(yu) 課後服務,占比達95.24%。
從(cong) 彈性離校到全麵實施課後服務,如何有效滿足學生和家長的實際需求?遊府西街小學曾向家長們(men) 發放了一份問卷調查表,結果顯示,家長們(men) 需求度最高的是體(ti) 育和藝術類社團。“我們(men) 結合家長意見,對新學期的課後服務課程進行了全麵調整、編排。”該校校長萬(wan) 代紅告訴記者,學校為(wei) 此特別開設了帆船社團。
“隨著課後服務全麵開啟,學校如何‘升級’服務,讓孩子們(men) 在多出來的兩(liang) 小時內(nei) 充分享受學校生活,是南京各校麵臨(lin) 的新思考。”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戴興(xing) 海表示,如果此前大量的社團活動可以滿足彈性離校,現在的課後服務就必須走向課程。
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學校長戴守倫(lun) 告訴記者,學校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揮學科特色,在課程開發上下功夫,目前已新開發30多個(ge) 服務課程,“我們(men) 鼓勵學科教師積極探索,開展各類主題項目活動,讓課程與(yu) 課程之間有效銜接、形成體(ti) 係”。
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裏,孩子們(men) 也參與(yu) 到這一進程中。“我們(men) 在‘雙減’實施後特別增設個(ge) 性化項目——‘小主人創行社’,讓孩子們(men) 自己給自己上課。”琅琊路小學校長戚韻東(dong) 介紹,經過第一批招募,學校已順利“上崗”30名“小社長”。該校二(1)班的李坤錫成為(wei) “古法造紙”的“小社長”,每周他都帶著同學們(men) 一起體(ti) 驗傳(chuan) 統造紙工藝。
“課後服務不隻是滿足家長的托管需要,更是為(wei) 學生提供更為(wei) 充裕和豐(feng) 富的學習(xi) 機會(hui) ,為(wei) 其全麵發展提供更多可能。”南京市委教育工委書(shu) 記張生表示,南京現在的課後服務一方麵關(guan) 注需求端,通過大量的問卷和電話訪問充分了解學生及家長需求;另一方麵努力盤活供給側(ce) ,賦能學校課後服務提供力。
資源嫁接,協同激活新效益
在南京大學學生的幫助下,南京市五老村小學分校秦淮第二實驗小學的編程社團學生在課後服務中學會(hui) 了如何編程。這是“南大AI科普進校園”係列活動的一部分,根據活動計劃,南京大學的科技星火計劃公益團隊和博士生講師團將先後走進遊府西街小學、五老村小學等學校。
校外資源進校園是南京市為(wei) 解決(jue) 課後服務難題實施的一大舉(ju) 措,也為(wei) 課後服務注入新的活力。南京市積極爭(zheng) 取退休教師、學生家長、高校優(you) 秀師生以及體(ti) 育、藝術、科技等領域具備資質的社會(hui) 專(zhuan) 業(ye) 人員、誌願服務人員參與(yu) 課後服務。
為(wei) 豐(feng) 富課後服務內(nei) 容,各校引進家長資源,“家長課堂”成為(wei) 課後服務的“常規設置”。南京教育部門還會(hui) 同市婦聯等部門成立了“家長成長學院”,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加強家校協同。
“在省市區校和社會(hui) 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南京的課後服務正走向常態化與(yu) 高質量。”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孫百軍(jun) 表示,“目前,我們(men) 正在研製相關(guan) 政策,將教師參加課後服務的情況作為(wei) 考核獎懲、職稱晉升和績效工作分配的重要依據,並將不斷完善校外資源進校園的準入、退出與(yu) 評估製度,最大程度激發學校活力和社會(hui) 參與(yu) 熱情,進一步提高學生和家長的滿意度與(yu) 獲得感。”
賦能減負,作業(ye) 有了新內(nei) 涵
在中央路小學,記者看到玄武區正在試點的“作業(ye) 管理數智平台”。每天下午,該校各科教師通過平台進行作業(ye) 布置,由係統進行作業(ye) 總用時長估算,一旦總時長超過1小時,就會(hui) 進行預警。“通過信息化監控,學生的作業(ye) 量得到嚴(yan) 格監管,教師們(men) 會(hui) 對當天的作業(ye) 布置及時調整。”該校校長陸文琦說。
加強作業(ye) 管理是“雙減”工作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這學期,南京市全麵建立作業(ye) 負擔管理機製,確保負擔減下去、質量提上來。“在‘雙減’背景下,作業(ye) 的內(nei) 涵與(yu) 外延都發生了變化,要將作業(ye) 轉化為(wei) 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最大程度發揮作業(ye) 育人作用。”南京市教育局二級巡視員張利明表示。
在南京,各個(ge) 學校結合實際探索賦予作業(ye) 更多內(nei) 涵,投入更多教科研力量設計和重組“作業(ye) 環節”。岱山實驗小學是南京市岱山保障房片區配套學校,孩子們(men) 大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針對具體(ti) 學情,學校在選擇性作業(ye) 和引導激勵上進行強化,讓學有餘(yu) 力的學生挑戰自己,‘吃得飽’又‘吃得好’。”該校校長陳桂林說。
隨著孩子回家後的時間越來越寬裕,南京部分學校又往前走了一步,給學生開出非書(shu) 麵的“居家作業(ye) 單”,如進行一段時間的體(ti) 育鍛煉,完成一項家務勞動,堅持一段時間課外閱讀,培養(yang) 一項興(xing) 趣愛好等。
“通過‘居家作業(ye) ’的方式,讓孩子‘野蠻其體(ti) 魄’,真正在‘雙減’中受益。”南京市溧水區狀元坊小學校長章勇介紹,近日,該校向全校2181名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其中“放學回家後,參加體(ti) 育鍛煉的時間”這一項,“基本沒有時間鍛煉”的人數從(cong) “雙減”前的894人降到了287人,“每晚二十分鍾”的人數從(cong) 948人增加到了1187人,“能鍛煉到一小時左右”的人數則漲了近3倍。
孫百軍(jun) 表示,“雙減”是一項小切口的係統工程,不僅(jin) 僅(jin) 是做減法,更重要的是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升師資支撐條件、增強家校協同育人等方麵做好加法,實現“雙減”目標,更好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健康成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教育部:為欠發達地區培養高質量基礎教育教師
為整體提高師範教育辦學水平,為欠發達地區培養高質量基礎教育教師,近日,教育部決定實施師範教育協同提質計劃(以下簡稱提質計劃)。[詳細] -
8名經驗豐富的退休教師“組團”支教
“生活區裏,老師們彎著背,從盆子裏舀起一勺勺溫水,為低著頭的孩子們衝洗著頭發;梳洗完畢,待到頭發幹爽後,則為女孩子們編上好看的辮子……”。[詳細] -
第五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影像展啟動
“傳播校園足球好聲音,講述校園足球好故事。”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好青少年足球的重要指示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