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升級上線:助力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後服務項目
3月1日,教育部舉(ju) 辦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建設與(yu) 應用有關(guan) 工作進展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出席介紹相關(guan) 情況。
自2020年疫情爆發,為(wei) 保障“停課不停學”,“國家中小學網絡雲(yun) 平台”應運而生。據教育部統計,疫情期間“國家中小學網絡雲(yun) 平台”已服務1.8億(yi) 學生居家學習(xi) ,至今累計瀏覽次數達64億(yi) 。
經過兩(liang) 年的不斷探索與(yu) 發展,為(wei) 適應新形勢,尤其是適應實施“雙減”新要求,“雲(yun) 平台”改名為(wei)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力求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
發布會(hui) 上,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稱,升級後的教育平台進一步豐(feng) 富了專(zhuan) 題教育和課後教育資源,新增課後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實踐經驗4類資源,共6大板塊。值得一提的是,新增的課後服務以及家庭教育資源包含了科普教育、體(ti) 育鍛煉、文化藝術、經典閱讀、研學實踐、影視教育、家庭教育觀念、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指導等方麵的內(nei) 容,進一步凸顯了服務“雙減”工作的需要。
與(yu) 此同時,在教育平台已經上線的1166條課後服務資源中,還鏈接了國家博物館、數字科技館、“數字敦煌”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部分高校的線上博物館,可以對一些存在課後服務資源不足的學校開展豐(feng) 富活動提供有效幫助。
“我們(men) 相信,平台提供的這些資源,對於(yu) 學校將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我們(men) 特別希望廣大學校和師生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進一步提高學校的課後服務水平,開展更多的課後服務的項目。”呂玉剛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叫停學齡前教育APP不隻是配合“雙減”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備案及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出,“麵向學齡前兒童培訓的教育移動應用一律停止運行”。[詳細] -
中小學教科書正文用字不應小於小4號
3月1日起,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的國家標準《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標準號:GB40070-2021)正式實施。 [詳細] -
“教資”衝上熱搜榜!這屆年輕人為何熱衷當老師?
按照現行的教師資格考試辦法,該考試在多數省份分別在上下半年各組織一次。2021年下半年教資考試於去年10月30日舉行了筆試。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