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挽手肩並肩 共創美好明天
居住在拉薩市城關(guan) 區河壩林社區民族團結大院的伊斯麻伊和阿米乃老兩(liang) 口,雖膝下無子女,但這個(ge) 由藏族與(yu) 回族相結合組成的家庭,一直是鄰裏羨慕的恩愛夫妻典範。
今年藏曆水虎新年正值全國兩(liang) 會(hui) 召開之際,民族團結大院裏的過年氣氛異常熱鬧。作為(wei) 一名老黨(dang) 員,伊斯麻伊還是河壩林社區推選出的162名“雙聯戶”戶長之一。他說:“我們(men) 這個(ge) 社區常住居民由11個(ge) 民族組成,平時大家相互幫助、彼此尊重。生活在這樣一個(ge) 團結互助、親(qin) 如一家的社區裏,大家感覺很溫馨、很幸福。”
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這是新時代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的生動寫(xie) 照,也是新時代民族工作創新推進的鮮明特征。近年來,西藏全麵貫徹黨(dang) 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牢固樹立“三個(ge) 離不開”思想,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xi) 、相互幫助,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日喀則市政協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副主席索朗紮巴說:“要積極推進‘多元一體(ti) ’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形成民族團結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為(wei) 引領,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yi) 為(wei)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wei) 核心的時代精神,開展‘五史’教育,不斷增強各族群眾(zhong) 的‘五個(ge) 認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上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今年自治區兩(liang) 會(hui) 期間,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xi) 委員會(hui) 副主任、昌都市政協副主席圖嘎分享了發生在昌都曆史上的一些真實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他說:“麵對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充分挖掘、有效整理、大力宣傳(chuan) 西藏自古以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事實,不斷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團結與(yu) 融合,引導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來,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枝繁葉茂。”
自治區書(shu) 協副主席、拉薩市文聯編輯部主任南傑旺紮表示:“多年的藏文書(shu) 法實踐,使我深刻感受到,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多元之所以聚為(wei) 一體(ti) ,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並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qin) 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nei) 生動力。這也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根深葉茂的原因所在。通過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引導各族群眾(zhong) 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曆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不斷增進‘五個(ge) 認同’,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責任和使命,為(wei) 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貢獻智慧和力量。”
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西藏視察指導,給全區各族幹部群眾(zhong) 送來了黨(dang) 中央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囑托“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共圓偉(wei) 大複興(xing) 夢想”。對此,拉薩市民委副主任次仁拉姆表示,今後,我們(men) 將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自治區第十次黨(dang) 代會(hui) 精神和王君正書(shu) 記講話要求,創新開展城市民族工作,積極營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le) 的社區環境,用實際行動落實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絕不辜負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懷、區黨(dang) 委的厚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寧市學雷鋒宣講團舉行首場巡講活動
共青團西寧市委2022年學雷鋒宣講團首場巡講活動舉行。宣講以青春與雷鋒同行為主題,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建團100周年及第59個“學雷鋒紀念日”、第23個“中國青年誌願者服務日”。[詳細] -
“青春獻禮”百場誌願服務活動 踐行“雷鋒精神”
為進一步推進學雷鋒誌願服務製度化常態化,發揮廣大誌願服務組織和誌願者勇於擔當、敢於創新、善於作為的模範作用,“3·5”學雷鋒日來臨前夕。[詳細] -
職業教育如何從“陰影”走向“高光時刻”?
究其緣由,胡衛認為症結在於公眾對職業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職業教育往往被看作是‘失敗者的教育’,‘普職分流’被很多家長誤認為是‘普職分層’,很多家長更是充滿‘普職分流恐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