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下,“課後三點半”如何提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雙減”後的課後服務質量的熱度,從(cong) 地方兩(liang) 會(hui) 一直持續到全國兩(liang) 會(hui) 。
早在地方兩(liang) 會(hui) 召開期間,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等地的省級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也在討論這一話題。
比如江蘇省政協委員、蘇州人民商場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包曉健就發現,2021年9月以來,蘇州市課後服務教師請假現象呈增加趨勢。此外,在“課後服務中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ang) ”這一需求下,學校藝術和體(ti) 育教師滿負荷運轉,藝術、體(ti) 育教師緊缺的問題凸顯,難以滿足學生的迫切需求。
包曉健認為(wei) ,活動經費不足、課後服務質量難保證也是問題。“目前蘇州每個(ge) 學生每學期的課後服務經費是300元,如果按每學期20周、每周5天在校,人均一天隻有3元。按每班40人計算,每班一天的課後服務費用隻有120元,這樣的數據,老師的積極性不高,也很難找到優(you) 質的校外資源來豐(feng) 富學校的課後課程。”他建議,應製定學校課後服務經費保障辦法,加大財政投入與(yu) 家長適當承擔雙管齊下。
在今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不少政協委員把關(guan) 注焦點放在了“雙減”後的校內(nei) 課後服務上。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dong) 師範大學副校長戴立益把《關(guan) 於(yu) 積極應對“雙減”後教師負擔大幅增加問題的提案》帶上了全國兩(liang) 會(hui) 。他羅列3項針對教師負擔的調研報告——一是新教育研究院院長、全國優(you) 秀教師李鎮西領銜開展的調查,收集到有效的樣本數據總數為(wei) 6653份,覆蓋了全國31個(ge) 省(市、自治區);二是一家教育媒體(ti) 麵向9443名教師做的調查;三是一家教育機構麵向3000多名英語教師開展的問卷調查。
前述調查均指向一個(ge) 重要問題:“雙減”後,教師負擔大幅增加。戴立益在這份提案中指出,選擇“教師評優(you) 評先考核無變化”的受訪教師占比90.86%;選擇“教師晉升標準無變化”的受訪教師占比95.22%。全國各地的評價(jia) 製度並未隨著“雙減”政策的出台及時作出調整。
他建議,“雙減”應成為(wei) 各地、各學校的“一號工程”。第一,建議提高教師待遇或增加教師編製;第二,廣泛引入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課後服務,減輕教師額外負擔;第三,完善教師評價(jia) 標準和評價(jia) 方式。
“課後服務主要是安排學生完成作業(ye) 、自主閱讀、體(ti) 育、藝術、科普活動、勞動實踐,以及娛樂(le) 遊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xing) 趣小組活動、觀看適宜兒(er) 童的影片等。這些安排可以與(yu) 社會(hui) 資源合作,包括高校、培訓機構、圖書(shu) 館、少年宮、美術館等等,也可以包括一些培訓企業(ye) 。”戴立益說,這樣做也有利於(yu) 培訓企業(ye) 健康轉型發展,構建以學校為(wei) 主導的、各方力量協同育人的新格局。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dong) 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章義(yi) 和也關(guan) 注到了相關(guan) 問題。最近半年,他頻繁調研了上海的各大中小學校後發現,部分學校努力加強課外資源建設,為(wei) 學生提供有意義(yi) 的課後服務,減負不減“質”;但更多學校的課外服務存在形式單一、內(nei) 容單調的問題,難以促進學生的高素質發展。
“究其原因,一是長期以來校內(nei) 的課外服務不受重視,多數學校將課外服務設置為(wei) 習(xi) 題課或自習(xi) 課,‘雙減’實施時間不長,積習(xi) 一時難改;二是校本資源不足,優(you) 質社會(hui) 資源的利用渠道狹窄;三是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服務引進缺乏組織指導,服務質量難以保障;四是過度依賴本校學科教師資源,不僅(jin) 增加教師負擔,且降低了課後服務的專(zhuan) 業(ye) 化水平。”章義(yi) 和說。
為(wei) 此,他也建議組織遴選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yu) 校內(nei) 課外服務的建設工作,並製定資質標準。
章義(yi) 和認為(wei) ,從(cong) 北京、上海等試點城市來看,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yu) 課後服務是一個(ge) 重要選項。他說,“當前各地教育局與(yu) 學校引入社會(hui) 機構進校服務的比例與(yu) 速度遠超預期,課後服務社會(hui) 化即將成為(wei) 一種新模式。為(wei) 防止新模式所帶來的風險,教育行政部門應盡快製定進校課後服務機構資質標準,組織公開申報,並遴選、公示進校課後服務機構白名單。”
章義(yi) 和說,省市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還應同時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社會(hui) 機構進校課後服務的質量和滿意度進行評價(jia) ,對於(yu) 服務質量不達標或有惡性事件發生的機構,堅決(jue) 予以清退。
此外,有的民主黨(dang) 派也把關(guan) 注點放在了“雙減”後的課後服務質量上。民進中央提案建議,在安排學生集中完成作業(ye) 、自主閱讀、學習(xi) 交流,參與(yu) 體(ti) 育、藝術、科普、勞動教育等活動基礎上,滿足學生的個(ge) 性化需求,培養(yang) 學生的特長,對有天賦的學生進行英才教育。
民盟中央提案建議,訂立課後服務目錄和服務準入標準,動態遴選服務項目,不斷擴充課後服務資源庫。建立國家義(yi) 務教育線上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提供網絡課程資源;他們(men) 還建議,構建“兼職教師庫”,招募誌願者、社會(hui) 公益團體(ti) 、高質量非學科類“白名單”教育培訓機構;民建中央建議,建立學校課後服務供給調配平台,形成區域內(nei) 統一的高質量體(ti) 係化的課後服務供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