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多措並舉穩就業 千方百計促增收

發布時間:2022-05-23 09:50:00來源: 西藏日報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是生產(chan) 和消費的基礎,是老百姓普遍關(guan) 心的問題。

  近年來,林芝市察隅縣始終把穩就業(ye) 擺在“六穩”之首,堅持市場化方向,依托對口援藏優(you) 勢,重點解決(jue) 高校畢業(ye) 生創業(ye) 就業(ye) 、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等問題,多措並舉(ju) 、協力推進,推動實現就業(ye) 增收。

  統籌兼顧——

  持續抓好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西藏就業(ye) 市場分析”“如何轉變就業(ye) 觀念”“如何用好就業(ye) 政策”,在察隅縣2022年第一期創客講壇上,察隅縣人社局特邀西藏他喜谘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紮西朗措,以自身創業(ye) 經曆現身說法,生動精彩的內(nei) 容吸引了一批高校畢業(ye) 生前來聽講。

  “青年人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有知識、有能力、有闖勁,是全社會(hui) 最有可能通過創新創業(ye) 走向成功的群體(ti) ,希望大家踴躍行動起來,通過創新創業(ye) 實現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紮西朗措的一番熱情陳詞,鼓舞了場下高校畢業(ye) 生們(men) ,還未等講座結束,大家便已積極主動地互換聯絡方式,熱烈討論了起來。

  除了創客講壇,察隅縣在推動高校畢業(ye) 生創業(ye) 就業(ye) 工作方麵著實下了大功夫——通過微信群、電話、微信公眾(zhong) 號等方式進行崗位信息推薦和政策宣傳(chuan) ,累計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提供招聘信息97批次,推薦就業(ye) 崗位3400餘(yu) 個(ge) ,開展高校畢業(ye) 生政策宣傳(chuan) 2次,發放宣傳(chuan) 資料400餘(yu) 份。

  同時,察隅縣還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們(men) 爭(zheng) 取100萬(wan) 元縣級創業(ye) 擔保貸款資金、10萬(wan) 元縣級創業(ye) 擔保貸款貼息和5萬(wan) 元大學生創業(ye) 孵化基地運轉經費,為(wei) 察隅籍高校畢業(ye) 生創業(ye) 擔保貸款和政策谘詢保駕護航。

  截至目前,察隅縣2022年應屆高校畢業(ye) 生已就業(ye) 13人;已有16人申領創業(ye) 啟動資金,申領資金96萬(wan) 元。

  拓寬渠道——

  全力做好轉移就業(ye) 工作

  察隅縣立足實際,充分融合縣域內(nei) 產(chan) 業(ye) 發展,堅持把轉移就業(ye) 基地作為(wei) 吸納農(nong) 牧民就業(ye) 的重要選擇之一,充分發揮人社係統在基層的宣傳(chuan) 優(you) 勢,全麵宣傳(chuan) 轉移就業(ye) 基地相關(guan) 優(you) 惠政策,廣泛動員縣域內(nei) 企業(ye) 、農(nong) 牧民經濟合作組織等用工主體(ti) 申報“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基地”。鼓勵有吸納農(nong) 牧民就業(ye) 意願和能力的基地提供更多更優(you) 質的崗位,吸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實現就近就便,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業(ye) ,融入察隅縣產(chan) 業(ye) 發展。

  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審核認定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基地9個(ge) ,其中,自治區級1個(ge) ,縣級8個(ge) ,吸納農(nong) 牧民就業(ye) 798人,實現農(nong) 牧民增收239.4萬(wan) 元。

  在拓寬就業(ye) 渠道方麵,察隅縣依托對口援藏渠道,與(yu) 深圳市人社部門簽訂勞務協作協議,在深圳市公共就業(ye) 服務中心掛牌“西藏察隅勞務協作服務站”,實施“走出去”就業(ye) 發展思路,通過“政府引導+對口援藏+勞務協作”轉移就業(ye) 模式,進一步提升察隅縣高校畢業(ye) 生和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就業(ye) 技能和轉移就業(ye) 質量,加強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此外,察隅縣還通過微信公眾(zhong) 號、微信群等平台廣泛發布就業(ye) 政策和招聘信息,讓用人單位和有就業(ye) 意願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及時了解掌握相關(guan) 政策和崗位信息等,促進用人單位與(yu) 求職者雙向高效精準對接。

  技能培訓——

  打好“組合拳”實現“四個(ge) 一批”

  察隅縣察瓦龍鄉(xiang) 羊肚菌喜獲豐(feng) 收,一筐筐新鮮的羊肚菌送往各大市場及尋常百姓家。這一切,都要歸功於(yu) 察隅縣人社局聯合察瓦龍鄉(xiang) 人民政府帶領本地種植能手到雲(yun) 南省瀘水市交流學習(xi) 並參加實地培訓,雲(yun) 南的羊肚菌種植技能幫助察瓦龍鄉(xiang) 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走向“家門口就業(ye) ”的增收致富幸福道路。

  在察隅縣上察隅鎮西巴村,察隅縣人社局為(wei) 當地珞巴族群眾(zhong) 舉(ju) 行了“珞巴宴”培訓班,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學習(xi) 珞巴特色菜、藏餐、川菜等烹飪技能,為(wei) 想學技能卻不能遠行的村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技能培訓讓西巴村村民就業(ye) 創業(ye) 能力進一步提升,為(wei) 西巴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人才資源基礎。

  為(wei) 推動農(nong) 牧民職業(ye) 技能培訓工作取得實效,察隅縣打好培訓“組合拳”,麵向用工單位推行農(nong) 牧民技能培訓“四個(ge) 一批”工程。訂單定向式培訓一批,針對緊缺職業(ye) 定向培訓上崗,讓農(nong) 牧民掌握一技之長,幫助其在培訓後穩定就業(ye) 、促進增收,在G219國道沿線村莊開展一批“藏家宴”“僜家宴”“珞巴宴”等技能培訓;以工代訓式培訓一批,支持各類企業(ye) 、農(nong) 牧民專(zhuan) 、經合組織等吸納勞動力就業(ye) ;崗前培訓一批,企業(ye) 自行開展或依托培訓機構針對新錄用人員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幫助新人盡快熟悉用工單位的發展規劃及具體(ti) 要求,聯合培訓機構開展保安、客房服務等技能培訓;送教上門培訓一批,發動各類培訓機構進村入戶,針對群眾(zhong) 需求和農(nong) 村特點,就地就近辦班,把培訓搬到家門口,既方便群眾(zhong) 學技術,又不耽誤生產(chan) 生活,幫助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走上一條就業(ye) 增收的光明大道。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