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雛鷹從這裏起飛——西藏少年先鋒隊工作走筆

發布時間:2022-06-02 10:13:00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薑昆黃小勇希望小學舉(ju) 行主題升旗儀(yi) 式暨“國旗下講話”活動。 記者 張宇 通訊員 蘭(lan) 佳琪 攝

  圖為(wei)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薑昆黃小勇希望小學少先隊開展“走進消防救援隊 零距離體(ti) 驗消防”活動。記者 張宇 通訊員 蘭(lan) 佳琪 攝

  在祖國的西南角,有一群蓬勃向上的新生力量,他們(men) 走街串巷清掃垃圾,他們(men) 結對幫扶團結集體(ti) ,他們(men) 積極向上茁壯成長,他們(men) 是活躍在雪域高原上一道亮麗(li) 風景線。

  他們(men) 就是——中國少年先鋒隊。

  近年來,西藏少年先鋒隊工作不斷推進,少先隊隊伍日益壯大,少年兒(er) 童如同雛鷹一般,翱翔藍天、快樂(le) 成長。

  入隊,意味著更大的責任

  2022年5月31日上午,羌塘草原深處班戈縣中石化小學,一項莊嚴(yan) 肅穆的儀(yi) 式正在舉(ju) 行——升國旗、隊旗,唱國歌、少先隊隊歌,宣讀入隊名單,舉(ju) 起右手、集體(ti) 宣誓,發放聘書(shu) 、接受聘任……每一個(ge) 步驟都有序進行,每一張臉上都嚴(yan) 肅認真。

  儀(yi) 式結束後,一群佩戴鮮豔紅領巾的學生在操場上歡騰起來,他們(men) 跑著、跳著、歡呼著,還紛紛合影留念,慶祝人生中的光榮時刻。“今天,我入隊啦!”二年級(1)班學生白瑪多吉難掩興(xing) 奮之情,笑著對記者說,為(wei) 了參加這次入隊儀(yi) 式,他和同伴們(men) 排演了很長時間。

  按照少年先鋒隊入隊規定,隊員入隊前要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做一件好事,才能參加入隊儀(yi) 式,成為(wei) 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

  白瑪多吉給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好人好事。白瑪多吉家附近有一位70多歲的獨居老奶奶,靠著政府的補助金維持生活,孤苦無依。在媽媽的鼓勵下,白瑪多吉經常將家裏的飯菜親(qin) 手送到老奶奶手中,“莫拉,家裏做了點好吃的,我給您送過來了。”

  白瑪多吉說,做了“紅領巾”以後,還要做更多好事,幫助更多的人。

  入隊,究竟意味著什麽(me) ?七、八歲的孩子可能不太明白,需要老師的適當引導,在潛移默化中,將學生培養(yang) 成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

  2022年5月16日,拉薩市堆龍德慶區薑昆黃小勇希望小學五年級(1)班所在少先隊中隊承擔了學校“國旗下講話”的活動。活動中,中隊長丹增央紫圍繞“防災減災”主題,向全體(ti) 師生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講,她聲情並茂的演講感染了全校師生,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丹增央紫在輔導員的協助下,參與(yu) 了活動策劃、內(nei) 容搜集和定稿、演講排練等全部環節。她說:“入隊,意味著更大的責任。”

  樂(le) 於(yu) 助人,是我們(men) 的初心

  位於(yu) 堆龍德慶區的薑昆黃小勇希望小學,是一所民族團結示範學校。在這裏,漢、藏、回、東(dong) 鄉(xiang) 等7個(ge) 民族的學生和睦相處、共同進步,民族團結之花盡情綻放。

  學校裏流傳(chuan) 著一句響亮的口號:樂(le) 於(yu) 助人是我們(men) 的初心。“遇見垃圾彎腰撿,幫助同學伸援手……”少先隊員張口就來的口頭禪,早已化為(wei) 日常的實際行動。

  “大家好!我是四年級學生張國梅,今天由我來帶領各位參觀我們(men) 的學校……”,張國梅是回族,卻能說得一口流利的藏語,還擔當該校雙語解說員,承擔著為(wei) 所有來訪者介紹學校概況的任務。

  而她還有另外一個(ge) 身份:四年級(3)班少先隊中隊長。每天早晨8時30分,張國梅都要執行一項特殊任務:檢查班級同學的著裝。“如果看到有同學的紅領巾戴歪了,我就會(hui) 走過去幫他整理好。”在張國梅心中,紅領巾就是團結互助的象征。

  如何培養(yang) 少先隊員樂(le) 於(yu) 助人的品質?拉薩市堆龍德慶區薑昆黃小勇希望小學少先隊結合實際,開展“手拉手”分享會(hui) ,讓不同民族的少先隊員介紹家鄉(xiang) 的特色美食,並邀請其他隊員賞鑒、品嚐;組織“兄弟班”聯誼會(hui) ,把不同班級或年級的中隊聚集起來,一起玩遊戲、講故事,增進友誼;舉(ju) 行“感恩有你、與(yu) 愛同行”等主題係列活動,讓少先隊員在活動中與(yu) 人為(wei) 善、互助協作……

  “在各項活動中,少先隊員充當組織者、策劃人、參與(yu) 者,不僅(jin) 能充分調動他們(men) 的積極性,還能在合作中激發他們(men) 的互助意識。”拉薩市堆龍德慶區薑昆黃小勇希望小學德育老師蘭(lan) 佳琪介紹說,學校幾乎所有的德育活動都是團隊性質的,意在讓各族學生養(yang) 成互幫互助的好習(xi) 慣,“把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

  “爭(zheng) 章”,讓童年更有意義(yi)

  在享有“西藏江南”美譽的林芝市,一群紅領巾正忙得不亦樂(le) 乎,隻見他們(men) 有的在準備民族團結宣講的文案,有的組織同伴開展體(ti) 育訓練,有的把與(yu) 父母參加公益活動的影像製成影集……

  一打聽才知道,他們(men) 是林芝市第一小學、第二小學和巴宜區小學等學校的少先隊員,為(wei) 了爭(zheng) 取“紅領巾獎章”四星章而努力忙碌著。

  “紅領巾獎章”是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印發的《關(guan) 於(yu) 構建階梯式成長激勵體(ti) 係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的指導意見》六個(ge) 階梯式成長激勵體(ti) 係架構中多種載體(ti) 的核心載體(ti) ,也是少先隊員的最高榮譽。

  “要拿獎,先得摸清自身實力。”林芝市第一小學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劉丹告訴記者,“林芝市第一小學曾獲得全國紅旗大隊、自治區少先隊員素質教育示範學校、自治區紅領巾示範學校等多項榮譽。作為(wei) 西藏首批開展‘雛鷹爭(zheng) 章’(‘紅領巾爭(zheng) 章’前身)活動的學校,我們(men) 對這次‘紅領巾獎章’四星章誌在必得。”

  近年來,林芝市第一小學少先隊大隊始終堅持以“紅領巾爭(zheng) 章”活動為(wei) 載體(ti) ,在課堂中引入“爭(zheng) 章”基因,使教學與(yu) 少先隊一體(ti) 化,全麵提高少年兒(er) 童整體(ti) 素質,將學校“紅領巾獎章”實施工作不斷做實、落細。

  同時,林芝市第一小學充分發揮“紅領巾獎章”在少先隊員成長中的激勵作用,通過優(you) 中選優(you) ,推選出旦增曲桑、楊婉藝等幾位同學作為(wei) 典型代表,參加此次“紅領巾獎章”個(ge) 人四星章評選活動。

  楊婉藝今年10歲,是林芝市第一小學五年級(6)班學生。從(cong) 戴上紅領巾的那一刻起,她就肩負著時刻為(wei) 紅領巾、為(wei) 少先隊爭(zheng) 光的使命感,踴躍參加“雛鷹行動”、校園電視台主持人、校園監督崗、公益環保宣講等各類少先隊活動,並多次獲得“優(you) 秀大隊委”“優(you) 秀班幹部”稱號。

  “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力爭(zheng) 獲得‘紅領巾獎章’個(ge) 人四星章榮譽,為(wei) 學校增光添彩,也讓童年更有意義(yi) 。”楊婉藝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