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存高遠 腳踏實地
圖為(wei) 黃海芬在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紅色研學主題教育展覽館為(wei) 參觀者作講解。記者 陳荷花 攝
那是一個(ge) 美好的盛夏。
2021年7月21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蒞臨(lin) 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視察。
“那將來就留到這了嗎?”走進村便民服務中心,總書(shu) 記問來自廣東(dong) 省的大學生村官、駐村工作隊隊員黃海芬。
“留下!安家啦,愛人在隔壁村,也是一起來西藏的。”黃海芬靦腆地笑了。
“從(cong) 沿海到高原,這裏需要人啊,你在這邊好好幹。”總書(shu) 記勉勵黃海芬。
回想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與(yu) 自己親(qin) 切交談的難忘時刻,黃海芬眼裏泛起幸福的淚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飽含深情的話語,如春風拂過心田,激勵我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誌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林芝建設的火熱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從(cong) 來林芝的那一刻起,就準備在這裏長期幹下去”
1992年出生的黃海芬,在校期間,被評為(wei) 校優(you) 秀共青團員、優(you) 秀學生幹部,並連續兩(liang) 年獲校級獎學金,是廣東(dong) 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優(you) 秀黨(dang) 宣工作者、優(you) 秀班幹部。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e) ,是新時代有誌青年都應有的選擇。
(下轉第三版) (緊接第一版) 四年前,黃海芬從(cong) 廣東(dong) 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前,本已獲得中國銀行廣州南沙支行的錄取資格,父母也堅決(jue) 不同意她放棄銀行的工作去邊陲。但是,畢業(ye) 後,她毅然決(jue) 然遠赴林芝,成為(wei) 一名鄉(xiang) 鎮公務員。2021年4月,她到林芝鎮嘎拉村任大學生村官,並承擔駐村任務。參加工作以來,她連續三年獲林芝市巴宜區優(you) 秀公務員、“優(you) 秀強基工作者”等稱號。
比起遠赴西藏,在大城市實習(xi) 、工作可能對畢業(ye) 在即的大學生來說更具吸引力,可是對於(yu) 黃海芬來說卻並不是。一方麵,受家裏兩(liang) 位黨(dang) 員伯伯的影響,紮根基層早已是她的目標;另一方麵,她認為(wei) 年輕人應該有家國情懷和擔當意識。就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20年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ye) 生的回信中希望的一樣:廣大高校畢業(ye) 生誌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ge) 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之中,為(wei) 黨(dang) 、為(wei) 祖國、為(wei) 人民多作貢獻。
光明日報社一位記者在采訪時曾問黃海芬:“當時堅定說‘留下’,沒想留條退路嗎?”
黃海芬的回答幹脆利落:“沒有!從(cong) 來林芝的那一刻起,就準備在這裏長期幹下去!”
在林芝,黃海芬克服了“語言關(guan) ”,積極學習(xi) 藏語,努力成為(wei) 群眾(zhong) 的知心人、貼心人;克服了“飲食關(guan) ”,千方百計去適應以麻辣川菜為(wei) 主的餐飲;克服了“本領關(guan) ”,立足市場營銷專(zhuan) 業(ye) 特長,幫助嘎拉村規範農(nong) 家樂(le) 管理和紅色研學主題教育展覽館運營等,獲得了基層幹部和群眾(zhong) 的一致好評。
“雪域高原上,有我們(men) 的星辰大海”
共同的理想、相同的事業(ye) ,讓黃海芬與(yu) 鄒濟民相識相戀。
黃海芬記得,他們(men) 是在演講比賽中認識的。那天,她演講的題目是“把根紮在祖國邊陲”,鄒濟民演講的題目是“讓青春在固邊中枝繁葉茂”。是巧合,更是緣分。黃海芬開玩笑說,他們(men) 的愛情和事業(ye) ,注定都是“綠葉對根的情意”。
“身為(wei) 新時代的青年,黃海芬、鄒濟民離開都市,走出舒適區,將青春揮灑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邊疆的廣闊天地,是他們(men) 充分施展才華的舞台。這裏沒有大城市的成熟富庶,但也因此,有了無限創造的可能;這裏很多事業(ye) 剛剛起步,但也因此,有了新知識和新思路的用武之地。他們(men) 覺得,在這裏奮鬥,人生很值。”這篇黨(dang) 報短評道出了黃海芬、鄒濟民堅持理想、堅持奮鬥,人生就不再模糊、目標就更加明晰,“雪域高原上,有我們(men) 的星辰大海”。
從(cong) 任鄉(xiang) 鎮幹部,前往巴宜區委組織部學習(xi) ,再到下派嘎拉村任大學生村官,黃海芬前後經曆了三次工作變動。不同崗位意味著不同的工作要求,怎麽(me) 去克服困難與(yu) 提升自我?如何進入工作角色,做出成績?這是她不斷思考的問題。在麵臨(lin) 一次次考驗時,她用“從(cong) 零開始”的心態,不斷加強學習(xi) ,始終以兢兢業(ye) 業(ye) 的態度積極投身各項工作。她堅信,努力最終都會(hui) 見到成果,問題也會(hui) 迎刃而解。她參與(yu) 了巴宜區中學原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索朗朗傑先進事跡的挖掘。作為(wei) 巴宜區新聞采訪團一員,在有關(guan) 領導的帶領下,她連續半年走機關(guan) 、進校園、下基層,挖掘出索朗朗傑忠於(yu) 黨(dang) 的教育事業(ye) 、長期帶病堅持工作,大愛播撒校園、無私援助近百名困難學生,被學生們(men) 親(qin) 切稱為(wei) “超級阿爸”;愛護民族團結,舍小家、顧大家等一係列感人事跡。隨後,她協助巴宜區委組織召開了索朗朗傑事跡報告會(hui) ,並受林芝市委宣傳(chuan) 部邀請,赴各縣區作事跡報告,進一步把索朗朗傑感人事跡傳(chuan) 播到基層。2019 年 10 月,索朗朗傑被追授為(wei) 西藏自治區“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時代楷模”,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周年“最美奮鬥者”候選人,獲得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2018年 10 月至 2021 年 4 月,黃海芬在巴宜區委組織部跟班學習(xi) ,收獲頗豐(feng) 。期間,她撰寫(xie) 的稿件先後被《中國組織人事報》、人民網、《西藏日報》和自治區、林芝市委組織部門采用,她本人還受邀在全區作經驗分享。2020 年,她參與(yu) 撰寫(xie) 巴宜區更章門巴民族鄉(xiang) 二級科員、久巴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多布傑先進事跡。2020年 12 月,多布傑榮膺全國“最美公務員”。
“做紮根雪域高原的格桑花!”
黃海芬的成長經曆和實際表現,讓巴宜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央金深有感觸:“黃海芬同誌工作的這幾年,一直服從(cong) 組織安排,有很強的大局意識,工作也頗有成效,她是年輕幹部中的優(you) 秀代表。”
2021年底,在巴宜區和林芝鎮的高度重視下,按照村裏的工作分工,黃海芬開始參與(yu) 打造以“團結頌”為(wei) 主題的嘎拉村紅色研學主題教育展覽館。“由於(yu) 時間緊、任務重,這期間黃海芬一直加班加點,甚至是熬夜也沒有任何怨言。工作中她提出了許多創新性的意見建議,為(wei) 工作的順利推進作出了積極貢獻。”央金說。
在嘎拉村,女大學生村官爬山尋訪嘎拉村舊址和主動與(yu) 雙目失明的退休老幹部白楊結對子傳(chuan) 為(wei) 佳話。“嘎拉村”藏語意為(wei) “白色岩石下的村莊”。在打造展覽館的過程中,黃海芬了解到嘎拉村舊址在半山腰上。為(wei) 進一步了解嘎拉村曆史,她爬山7個(ge) 小時,尋訪嘎拉村舊址。通過尋訪,進一步理清了嘎拉村曆史沿革,挖掘出嘎拉村以前靠螺號傳(chuan) 聲等情況。任嘎拉村大學生村官以來,她立足嘎拉村作為(wei) “旅遊村”的實際,充分發揮市場營銷專(zhuan) 業(ye) 特長,幫助嘎拉村推出了文創產(chan) 品桃花口罩,規範桃花源景區農(nong) 家樂(le) 管理和嘎拉村紅色研學主題教育展覽館打造運營等,使嘎拉村展覽館成為(wei) 巴宜區首個(ge) 村級展覽館和繼桃花源景區、觀光采摘園、農(nong) 牧民運輸隊後的又一增長點。
與(yu) 此同時,隨著巴宜區“紅旗頌”紅色研學主題教育展館各項工作的推進,黃海芬先後跟隨領導和同事們(men) 走訪四路進藏老戰士後代、老幹部、老黨(dang) 員400餘(yu) 人次,搜集到老照片、老物件等珍貴史料600餘(yu) 件。當她了解到雙目失明的退休老幹部白楊患帕金森疾病多年,其孫女身體(ti) 存在缺陷,家中也存在困難後,主動與(yu) 白楊結對子、認親(qin) 戚,多次走訪慰問,為(wei) 其孫女購置衣物,並在巴宜區委的安排下,同有關(guan) 領導前往其他省市協調對接治療事宜。目前,白楊老人一家已在接受治療。
就這樣,黃海芬紮根基層,在基層一線激揚奮鬥之誌、砥礪奮鬥之行,讓人生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這是青春最美的模樣!她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深情囑托,使我深深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紮根基層、服務人民,是我來時的初心,也是今後奮鬥的使命。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牢記總書(shu) 記教誨,立足崗位、多作貢獻,做一朵紮根雪域高原的格桑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雛鷹從這裏起飛——西藏少年先鋒隊工作走筆
在祖國的西南角,有一群蓬勃向上的新生力量,他們走街串巷清掃垃圾,他們結對幫扶團結集體,他們積極向上茁壯成長,他們是活躍在雪域高原上一道亮麗風景線。 [詳細] -
林芝市金達鎮加龍村群眾在農家書屋讀書
林芝市金達鎮加龍村以農家書屋為載體,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在閑暇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培養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讓農家書屋真正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好幫手”。[詳細] -
西藏林芝邊境管理支隊南伊邊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走進學校宣傳安全防護知識
西藏林芝邊境管理支隊南伊邊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走進學校宣傳安全防護知識,開展安全隱患排查,與學生一起開展防災減災演練,進一步增強了全體師生安全防護知識和技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