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春風化雨潤無聲——江蘇省組團式教育援藏故事一二

發布時間:2022-06-10 09:31:00來源: 西藏日報

  春風化雨潤無聲,桃李芬芳總關(guan) 情。2019年以來,江蘇省組團式教育援藏團隊緊緊圍繞“支援一所學校、示範一個(ge) 地區”工作要求,不斷創新幫扶方式、豐(feng) 富援藏內(nei) 涵,聚焦師資隊伍建設和教育質量提升兩(liang) 大任務精準發力,推動21所受援學校各項事業(ye) 取得明顯進步,以“組團”模式輻射帶動全區基礎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一直以來,援藏團隊有“三問”:援藏為(wei) 什麽(me) ?援藏幹什麽(me) ?援藏留什麽(me) ?江蘇省“組團式”教育援藏團隊在進藏的第2天,就圍繞著“三問”,確定了每位援藏人的目標任務,找準工作切入點,快速融入到援藏工作中去。

  走進以“河柳”為(wei) 主題校園文化的拉薩市第一中學,從(cong) 教27年,來自鎮江丹陽市實驗學校的管青至今都記得第一天上課時的情景。

  “剛來時,我還有些高反,學生們(men) 看到我講課時有些吃力,搬著板凳讓我坐著上課,還懂事地說‘您坐著講課,我們(men) 會(hui) 好好聽課’,剛遠離家鄉(xiang) 親(qin) 人的我,看著淳樸、體(ti) 貼、好學的孩子們(men) ,一股暖流瞬間沁入心田。”管青回憶道。

  援藏時間有限,為(wei) 了讓孩子們(men) 在自己有限的援藏時間裏,學到更多的地理知識,備課時,管青收集大量教學材料,為(wei) 了讓孩子們(men) 喜歡上地理課,她將建築風格、人文曆史、風土人情、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圖片帶著柔性的情感緩緩輸出。

  “我很喜歡管青老師,也很喜歡地理課,每節地理課上,老師都會(hui) 講一些關(guan) 於(yu) 地理中的有趣故事,給我們(men) 帶來了今後想要一睹祖國大好山河的願望。”8年級(13)班學生白瑪曲珍說道。

  在拉薩市第一中學,像管青這般傾(qing) 囊相授的援藏教師還有19名,他們(men) 與(yu) 37名本地教師在3年間,早已結成師徒對子,傳(chuan) 理念、幫業(ye) 務、帶路子。援藏教師執教示範課123節,聽課2148節,組織評課246次,開設講座43場,參加城關(guan) 區、拉薩市“名師鏈接”“空中課堂”等活動37次。

  為(wei) 響應“支援一所學校、輻射一片區域”的號召,該校還與(yu) 那曲市第二中學、拉薩阿裏河北完全中學等7所學校結成發展共同體(ti) 。與(yu) 拉薩市柳梧初中教師結成一對一“影子”互助小組,6名援藏教師成為(wei) “影子導師”。自2019年以來,盟校間開展大型“同課異構”教科研活動2次,學校牽頭了盟校間5次期末、期中考試聯考和連續兩(liang) 年的初三複習(xi) 模擬考試,邀請盟校老師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所有“蘇拉”教學活動。

  2020年、2021年的11月份,援藏團隊教師四批次18人次,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yan) 寒,前往海拔超過4600米的那曲市申紮縣、聶榮縣和色尼區送教,開設公開課15節,講座25場,輻射當地教師1200多人次。

  今年50歲、從(cong) 教27年的湯英來到學校後,心裏一直想著此行援教能帶給孩子們(men) 什麽(me) ?留給學校什麽(me) ?

  帶著這樣的思考,湯英將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帶入了拉薩市第一中學。工作中,他強化年級部管理、優(you) 化教育教學環節、規範考試流程,使日常監測更科學、精準、快捷,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數據顯示,2020年中考,307名學生成績達到西藏班最低控製線,達線率為(wei) 40.5%;2021年中考,293名學生成績達到西藏班最低控製線,達線率為(wei) 40.1%,穩居拉薩市同類學校之首。

  對於(yu) 自己3年援藏教育,湯英沒有一句豪言壯語,但每天太陽還未升起時、夜晚漫天繁星時,大家一定會(hui) 在拉薩市第一中學分校的校門口看到年過半百的湯英站立在風中。

  為(wei) 了陶冶學生情操,開闊視野,拓展知識,增強愛黨(dang) 、愛國情懷,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該校先後組織183名師生開展了兩(liang) 季“走出西藏,放飛夢想”的研學遊曆活動,師生們(men) 遊曆了南京、鎮江、泰州、揚州、常州、無錫、蘇州和上海,該項目獲得了2020年度江蘇援藏創新創優(you) 項目提名獎。

  今年43歲、從(cong) 教22年的拉薩市第一中學分校體(ti) 育老師盧德林來到學校後,發現學生對足球、籃球體(ti) 育項目非常熱愛,於(yu) 是他將江蘇省泰州市校園足球冠軍(jun) 的教學經驗帶進了學校,在2019年,拉薩市第一中學就獲得了拉薩市校園足球男子、女子前三名的好成績。

  平日裏,盧德林除了對學生傳(chuan) 授腳法、射門、戰術等技藝外,更多的是將友誼與(yu) 團結、和平與(yu) 公平、關(guan) 愛與(yu) 尊重等體(ti) 育精神內(nei) 涵傳(chuan) 授給學生。

  今年,經常被學生親(qin) 昵稱呼的“老盧”即將結束援藏工作,滿眼不舍的他說:“能有機會(hui) 來援藏,是我一生中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

  桃李不言,蠟炬成灰。一批批援藏教育人才立心鑄魂,在三尺講台傾(qing) 盡所能傳(chuan) 道授業(ye) ,在教書(shu) 育人中詮釋師德師風,在堅韌奉獻中踐行家國情懷,以使命擔當奮力書(shu) 寫(xie) 雪域高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