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青春作伴 高原逐夢

發布時間:2022-06-27 09:14:00來源: 西藏日報

  2011年7月18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shu) 記處書(shu) 記、國家副主席的習(xi) 近平同誌,在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慶祝活動期間,率中央代表團部分成員專(zhuan) 程來到西藏大學,看望各族師生員工。

  當習(xi) 近平同誌一行步入學校公共計算機房,早已等候在這裏的師生們(men) 爆發出長時間熱烈的掌聲。他與(yu) 圍攏上來的師生親(qin) 切交談,詳細了解大家的學習(xi) 、生活以及畢業(ye) 後的工作安排等情況。教室裏的氣氛活潑熱烈,陸續趕來的同學把過道圍得水泄不通。一旁的記者按動快門,將這暖意融融的一瞬定格為(wei) 永恒。

  青年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青年強則國家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高度重視西藏工作,關(guan) 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關(guan) 懷西藏青年。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下,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引下,西藏高等教育體(ti) 係更趨完備,人才培養(yang) 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穩步提升,對社會(hui) 發展貢獻度不斷提高,為(wei) 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基礎和智力支撐。

  那些聆聽過習(xi) 近平同誌教誨的高校師生代表、青年學子,不負囑托、砥礪前行,在習(xi) 近平同誌的鼓勵下,他們(men) 將個(ge) 人成長與(yu) 國家命運、西藏發展緊密相連,滿懷赤誠,行勝於(yu) 言,展現著西藏青年昂揚向上的風貌。

  潛心科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2011年7月18日,習(xi) 近平同誌一行緩步走入西藏大學圖書(shu) 館二層大廳,來到藏學典藏室,聽取西熱桑布研究員介紹西藏大學藏文典藏情況。他仔細詢問了有關(guan) 唐代宗教典籍和世俗文獻“菩日文獻”的搶救整理情況,並叮囑要進一步做好藏文典籍研究和藏民族文化的傳(chuan) 承保護工作。

  習(xi) 近平同誌強調:“‘菩日文獻’搶救整理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非常有意義(yi) 的事情,希望你們(men) 繼續努力研究藏文古籍文獻,傳(chuan) 承保護好藏族優(you) 秀文化。”

  現場聆聽習(xi) 近平同誌的講話,西熱桑布心潮澎湃。如今,西熱桑布已是西藏大學藏文古籍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是藏文古籍發掘、搶救、整理、研究和保護。相比於(yu) 一些容易產(chan) 出豐(feng) 碩文章和成果的領域,他的研究方向文化積澱厚重、資源整理繁瑣、成果產(chan) 出慢,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西熱桑布認為(wei) ,藏文古籍文獻曆史悠久、數量龐大、內(nei) 容豐(feng) 富,是中華古籍文獻和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傳(chuan) 承好這些文獻典籍,研究好、利用好這些文明遺產(chan) ,是弘揚中國精神、傳(chuan) 播中國價(jia) 值的時代命題。做好藏文古籍文獻整理與(yu) 研究,讓藏文古籍在弘揚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方麵煥發光彩是一件意義(yi) 深遠的事。

  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西藏大學專(zhuan) 門籌集資金整理保護古籍文獻,更加深入地開展大量搶救和研究工作。2014年,學校成立藏文古籍研究所,西熱桑布帶領精英團隊繼續對藏文古籍文獻進行收集、保護、搶救整理和研究。“菩日文獻”被文化部列為(wei) 一級甲等文獻,並入選《國家珍貴古籍目錄》。

  2018年9月6日,由該研究所編纂的《〈菩日文獻〉精選本》(影印本)正式出版發行。

  西熱桑布介紹說,目前,西藏大學藏文古籍研究所收藏有6000多函藏文古籍文獻,大多為(wei) 木刻雕版的印刷品、手抄本以及古籍珍本的影印本,內(nei) 容涉及佛教典籍、哲學、醫學、文學、藝術、語言、邏輯、天文、曆算等等。主要有:德格版、拉薩版、頗喇版、北京版等版本以及苯教版《大藏經》;曆代藏族文人的《文集》和各種學科的集成書(shu) 籍;藏民族獨特的文獻載體(ti) 、被譽為(wei) 西藏的“貝葉經”的“樺皮經卷”。

  西熱桑布深知整理和搶救藏文古籍是時代賦予的重大使命,保護好優(you) 秀文化遺產(chan) 、做好藏文古籍保護工作刻不容緩,所以他願帶頭前行,影響帶動更多的人。

  近年來,以藏文古籍研究所為(wei) 代表的西藏高校科研院所,培養(yang) 了一大批專(zhuan) 業(ye) 性強、有理想、有信念、有情懷的新人,為(wei) 做好今後藏文化的保護和傳(chuan) 承工作奠定了人才基礎。而包括西藏大學在內(nei) 的西藏各高等院校,也通過不斷加強與(yu) 政府、企業(ye) 、科研機構等的全方位多層次合作,逐步構建起了以政府引導、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ti) 係,取得了顯著的效益。

  “我們(men) 一定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為(wei) 西藏發展培育更多有誌青年,把民族文化傳(chuan) 承保護工作根植於(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中,為(wei) 祖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西熱桑布表示。

  紮根基層,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e)

  “見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那一刻,心裏特別激動,怎麽(me) 也沒想到能近距離接觸並聆聽領袖的教誨。”盡管時隔11年,拉薩市融媒體(ti) 中心主持人次央仍然清晰地記得那次會(hui) 麵的每一幕。

  “那天我們(men) 坐在學校計算機房討論暑期‘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的方案,得知中央領導要來看望我們(men) ,大家不約而同興(xing) 奮地站了起來,熱烈鼓掌。”次央回憶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前排同學一一握手之後,又向後排的同學們(men) 頻頻揮手致意,就像非常親(qin) 切的長輩來到自己麵前。”

  “那天是2011年7月18日,下了一場喜雨,我特意穿了一件紅色藏裝。”當時就讀於(yu) 西藏大學文學院新聞係藏語播音主持專(zhuan) 業(ye) 的次央驕傲地說:“當總書(shu) 記緩緩步入公共計算機機房時,在場所有人都非常激動。”“總書(shu) 記鼓勵我們(men) 努力學習(xi) ,珍惜大好時光,掌握真才實學,陶冶道德情操,做到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做祖國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設者。”

  習(xi) 近平同誌還親(qin) 切詢問次央畢業(ye) 後的打算,次央激動地回答:“我特別熱愛現在自己所學的專(zhuan) 業(ye) ,將來畢業(ye) 後,我想當一名主持人,用自己的聲音把家鄉(xiang) 的發展變化介紹給更多的人。”

  時光如梭,11年間,這段寶貴的經曆一直激勵著次央。如今,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wei) 一名媒體(ti) 主持人,實現了11年前的“約定”。

  當時與(yu) 次央一起在現場的,還有西藏大學文學院2008級本科生、時任校學生會(hui) 主席的米瑪次仁。畢業(ye) 後,米瑪次仁順利入職中國民用航空西藏自治區管理局,現在受單位委派在昌都市八宿縣吉中鄉(xiang) 卡瓊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

  “當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仔細詢問我家中有幾口人,父母都是從(cong) 事什麽(me) 工作的,黨(dang) 中央的各項惠民富農(nong) 政策得到落實沒有,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難是什麽(me) 等問題。總書(shu) 記對西藏廣大農(nong) 牧民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之情溢於(yu) 言表,使我深受感動。”米瑪次仁說,“我主動匯報了自己在西藏大學的成長曆程。還告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藏大師生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下,我曾到其他省市高校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參加學習(xi) 交流,既開闊了眼界,又增長了才幹。最後,我還代表西藏大學青年表了決(jue) 心。”

  考察當天,習(xi) 近平同誌勉勵大家,要立誌紮根西藏,踴躍到農(nong) 牧區去,到祖國和西藏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練意誌、增長才幹,建功立業(ye) 、報效祖國,作為(wei) 新時代的青年,我們(men) 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紮根基層、建設西藏是我們(men) 義(yi) 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親(qin) 切的話語,讓米瑪次仁和同學們(men) 倍受鼓舞。

  米瑪次仁說:“因為(wei) 總書(shu) 記的鼓勵和教導,2012年7月畢業(ye) 後,我放棄了留校的機會(hui) ,選擇紮根基層,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先後六次參加駐村工作。”

  在駐村的日子裏,米瑪次仁近距離同基層群眾(zhong) 溝通、交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群眾(zhong) 解決(jue) 實際困難。

  2019年,在米瑪次仁接任昌都市八宿縣吉中鄉(xiang) 卡瓊村第一書(shu) 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時,卡瓊村黨(dang) 支部還戴著“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的“帽子”。為(wei) 解決(jue) 這一瓶頸問題,米瑪次仁結合卡瓊村黨(dang) 支部實際,通過“傳(chuan) 幫帶”等一係列有效措施,幫助每一位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提高履職能力,夯實了卡瓊村組織建設。同年,駐村工作隊被評為(wei) 西藏自治區級、昌都市級“優(you) 秀駐村工作隊”,卡瓊村黨(dang) 支部也被評為(wei) 昌都市級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完成了從(cong) “軟弱渙散”到“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的蝶變。

  為(wei) 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2020年,米瑪次仁帶領村“兩(liang) 委”班子、黨(dang) 員致富帶頭人、建檔立卡貧困戶開辦“扶貧林卡”,進一步使基層群眾(zhong) 體(ti) 會(hui) 到轉變思想觀念帶來的紅利。他們(men) 還組織村民開展村級實用技能培訓,幫助24人實現轉移就業(ye) ,群眾(zhong) 直接增收約25萬(wan) 元。

  米瑪次仁的六次駐村經曆中,三次駐村地點在海拔4000米以上。“每當我遇到困難,耳邊總會(hui) 回響起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便充滿了力量。”米瑪次仁說。

  十年的基層工作經曆,讓米瑪次仁少了書(shu) 生意氣,多了腳踏實地的韌勁兒(er) 。

  “紮根西藏,踴躍到農(nong) 牧區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煉意誌、增長才幹,建功立業(ye) 、報效祖國”,米瑪次仁和次央始終牢記總書(shu) 記的教誨。

  在西藏高等教育波瀾壯闊的發展曆程中,西藏各高校探索出一條在高原邊疆民族地區興(xing) 辦現代高等教育的成功之路,為(wei) 西藏和西南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撐。一代代學子,撲下身子深入基層一線,在學習(xi) 中成長,在實踐中曆練,在祖國的邊疆深處紮根,向高處成長,把個(ge) 人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與(yu) 時代同行,與(yu) 祖國同心,與(yu) 夢想同在。

  牢記囑托,奮力書(shu) 寫(xie) 新時代新篇章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與(yu) 西藏各族人民心連心。”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戰略思想,特別是親(qin) 自出席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科學分析西藏工作麵臨(lin) 的形勢,深刻闡述一係列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為(wei)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之際親(qin) 筆題寫(xie) “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li) 西藏”的賀匾,致信祝賀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啟動,給西藏隆子縣玉麥鄉(xiang) 牧民卓嘎、央宗兩(liang) 姐妹回信,致信祝賀西藏民族大學建校60周年, 2020年親(qin) 自給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回信,2021年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親(qin) 臨(lin) 西藏考察,總書(shu) 記的心始終和西藏人民緊緊連在一起。

  西藏大學教育學院書(shu) 記周娜在2011年時還是西藏大學人事處師資科科長,她回憶道:“那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大學圖書(shu) 館對大家說:‘辦好西藏大學非常有意義(yi) ,現在辦得已經很好了,中央會(hui) 高度重視,你們(men) 也要再接再厲。’他指出,西藏大學幾十年來秉承黨(dang) 的教育方針,結合西藏實際,始終與(yu) 西藏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e) 共命運,與(yu)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同進步,為(wei) 西藏培養(yang) 了大批合格的建設人才和各級幹部,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西藏大學持續深入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把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辦好西藏大學的重要指示精神與(yu) 學習(xi) 貫徹回信精神結合起來,與(yu) 立德樹人根本使命結合起來,堅持“特色立校、質量興(xing) 校、人才強校、開放辦學、持續發展”的辦學思路,培養(yang) 了一大批“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部區合建高校,已成為(wei) 西藏高等教育的一麵旗幟。

  自治區教育廳數據顯示,“十三五”末,西藏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6.14%,與(yu) 全國同步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截至2020年末,西藏高校在校生共計4169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00人、碩士研究生2938人、普通本科生27012人、普通專(zhuan) 科生11544人。

  這是黨(dang) 的治藏方略在雪域高原成功實踐的又一次印證。

  自治區教育廳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十四五”全區高等教育將深入實施“一個(ge) 繼續”“六個(ge) 提升”工程,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一流學科建設,建設一流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提升高校科技創新和社會(hui) 服務能力,為(wei) 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諄諄話語、殷殷囑托,尺素傳(chuan) 情深,片箴寄心長。

  展望未來,全區廣大師生青年必將不負盛世、不負重托,書(shu) 寫(xie) 無愧於(yu) 時代、無愧於(yu) 曆史的華彩篇章。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