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一本孕育著藏族文化藝術的“百科全書”

發布時間:2022-06-27 09:42:00來源: 西藏商報

  盛夏的高原,天高雲(yun) 淡,拉薩市林周縣唐古鄉(xiang) 唐古村裏遙遙地傳(chuan) 來了婉轉悠長的笛聲,高亢嘹亮的歌聲與(yu) 之相合,草地上身著耀眼服飾的卓舞舞者,正以豪邁的舞姿向遠道而來的客人展示著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林周熱振曲卓。

  雪域高原被人們(men) 譽為(wei) “歌舞的海洋”,歌舞與(yu) 自然風景交相輝映,美妙絕倫(lun) 。極富特色的悠久民族曆史傳(chuan) 統風俗文化——林周熱振曲卓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孕育而生。這具有獨特藝術風格和韻致的舞蹈,無論是音樂(le) 唱腔還是表演形式都保持了原生態,以清脆音律、寬宏嘹亮與(yu) 氣勢恢宏的伴唱相得益彰,劇情連珠韻白,著重寫(xie) 意抒情,舞蹈形式更是豐(feng) 富多彩。

  熱振曲卓綜合了藏族文化藝術的精髓,從(cong) 劇目到藝術整體(ti) ,都具有探究西藏古代特殊社會(hui) 、曆史、民族等價(jia) 值,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百科全書(shu) ”。熱振曲卓在表演形式上、藝術風格上糅合了藏族文化的美學特點,把原始、粗獷而又雄勁,剛健豪放的藝術表演得淋漓盡致,給予了民眾(zhong) 精神生活上極大的充實。

  “很小的時候,我看見大人們(men) 在草地上跳卓舞,舞姿太漂亮了,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我不想我的後代們(men) 隻能在書(shu) 本資料裏才能看見這個(ge) 舞蹈的記載,所以,我要把它傳(chuan) 承下去。”如今女兒(er) 已是豆蔻年華的林周熱振曲卓文化藝術傳(chuan) 播公司負責人宗巴女士這樣說道。雖然現在公司大部分是靠宗巴女士在拉薩開店賺錢補貼維持,但是宗巴女士卻一點也不氣餒,她表示,現在是以文化保護為(wei) 主,並不看重經濟效益,而且政府對熱振曲卓是重視的,林周熱振曲卓文化藝術傳(chuan) 播公司是2015年成立的,這幾年在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推動下,最終於(yu) 2021年,熱振曲卓正式成為(wei) 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邁進。宗巴女士還向記者勾勒著卓舞的未來,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卓舞以後,在進行熱振曲卓演出的同時,她的傳(chuan) 媒公司還會(hui) 逐步發展衍生產(chan) 品,以文化經濟的形式,為(wei) 林周縣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花一樣的舞蹈,花一樣的年紀,少女央吉卓瑪正伴隨著笛聲翩翩起舞,乘著休息的間隙,央吉卓瑪眉眼彎彎地告訴記者:“我從(cong) 小就很喜歡舞蹈,而且每逢節日的時候都會(hui) 看見舞者們(men) 在跳卓舞,後來聽阿佳說,以前咱們(men) 的卓舞有17種,但現在隻剩下13種了,這麽(me) 好看的舞蹈就這樣失傳(chuan) 未免也太可惜了。我要努力學會(hui) 卓舞,之後教給更多的人,把它傳(chuan) 承下去。”

  文化代代相傳(chuan) ,會(hui) 在時光的衝(chong) 刷下釀出更香醇的美感。正值美麗(li) 幸福新林周的建設當口,林周熱振曲卓也一定會(hui) 以其濃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散發出屬於(yu) 它的獨特光芒。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