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固廢生物質處置利用新技術應用顯成效
近日,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獲悉,“高原固廢生物質清潔處置與(yu) 高效利用的理論及技術”項目成果在西藏和青海應用以來,累計處理固廢75萬(wan) 噸,創造經濟效益近3億(yi) 元,環境社會(hui) 效益突出。該成果榮獲2021年度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西藏大學理學院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冠益表示,隨著西藏經濟社會(hui) 及旅遊業(ye) 快速發展,生活及旅遊垃圾、汙泥、青稞秸稈及啤酒釀造的剩餘(yu) 物等固廢生物質也隨之增長,年可獲得量近150萬(wan) 噸。解決(jue) 好高原固體(ti) 廢物環境問題,對保護高原生態環境、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義(yi) 。2015年以來,西藏大學、天津大學聯合拉薩盛運環保電力有限公司、西藏碧水源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組成產(chan) 學研團隊,在自治區科技廳的大力支持下,結合當地現實需求與(yu) 環境現狀,針對高原固廢生物質的能源與(yu) 環境雙重問題屬性,以清潔、高效為(wei) 導向,提出焚燒、氣化、發酵處理的多元技術思路,構建高原固廢生物質分布與(yu) 特征圖譜庫,提出多參數耦合優(you) 化的調控方法,形成低碳化能量利用技術體(ti) 係;提出多環芳烴、二噁英等中間(關(guan) 鍵)汙染物的追蹤、控製方法,建立麵向高原的環境效應評估策略,並進行應用評估與(yu) 驗證,使固廢處理綜合成本降低約15%,環境汙染減排大於(yu) 75%。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大學獲批“藏族鷹笛藝術”傳習基地
近日,西藏自治區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係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世界文化遺產羅布林卡內舉行。啟動儀式上,西藏大學藝術學院獲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藏族鷹笛藝術”傳習基地。[詳細] -
西藏舉行“希望工程1+1—幻方助學計劃”首批助學金發放儀式
近日,西藏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團拉薩市委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薑昆黃小勇希望小學舉行2022年“希望工程1+1—幻方助學計劃”首批助學金發放儀式。[詳細] -
林芝市建成西藏第一所公辦高級技工學校
近日,林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行林芝市高級技工學校掛牌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簽約儀式,該校成為目前西藏唯一一所公辦高級技工學校。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