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實踐促成長 最美課堂在路上
8月4日至5日,拉薩市青少年示範性綜合教育實踐基地聯合西藏犛牛博物館,組織25名學生開展了“喜迎二十大——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前往西藏犛牛博物館參觀學習(xi) 。
在西藏犛牛博物館,學生們(men) 通過解說員的解說了解了犛牛的起源、馴化,犛牛與(yu) 藏族人民共同創造的西藏文化以及藝術作品裏的犛牛文化。豐(feng) 富多樣的展品、生動形象的場景、引人入勝的視頻,學生們(men) 認真欣賞著每一幅展品,用筆記錄下感悟……
“講解員給我們(men) 講解了西藏犛牛與(yu) 藏族人民的密切關(guan) 係,不同種類的犛牛以及它們(men) 的生活習(xi) 慣,還帶領我們(men) 觀看了許多用犛牛製成的藝術品,讓我明白了藏民族與(yu) 犛牛相依相伴、生生不息……”學生王誌在參觀完西藏犛牛博物館後說。
此次活動也是拉薩市青少年示範性綜合教育實踐基地首次與(yu) 西藏犛牛博物館進行合作開發傳(chuan) 統文化主題的研學活動。除上述兩(liang) 個(ge) 主要項目外,在為(wei) 期兩(liang) 天的研學活動中,主辦方還組織學生聆聽了傳(chuan) 統文化專(zhuan) 題課程《遊牧文化之初識犛牛》,觀看了遊牧係列紀錄片《天邊》,體(ti) 驗了傳(chuan) 統遊戲——打牛角。
“下一步,我們(men) 將與(yu) 拉薩市青少年示範性綜合教育實踐基地進一步加大合作,為(wei) 廣大青少年帶來內(nei) 容更為(wei) 豐(feng) 富的活動,充實學生們(men) 的文化生活。”西藏犛牛博物館社會(hui) 教育部主任紮西平措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林芝市巴宜區推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雲課堂”
為進一步擴大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覆蓋麵,幫助群眾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近日,巴宜區推出能隨時隨地學習的“雲課堂”——“巴宜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線上小課堂”。[詳細] -
山南市桑日縣“青稞小課堂”傳遞黨的好聲音
山南市桑日縣在全縣範圍內啟動開展“青稞小課堂”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講身邊“小道理”“小政策”“小故事”“小變化”“小心得”,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樹好榜樣。[詳細] -
山南市廣電局著力推進智慧廣電進校園
山南市廣播電視局率先引進“智慧廣電助教”係統,在隆子、錯那、洛紮和浪卡子四縣各小學,創新實施了“智慧廣電助教”項目建設,設立空中課堂70個,惠及師生2100多名。 [詳細]